庄仕华:留在天山大漠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一生的追求
  
  11年前初秋,帕塔木汗的丈夫乌拉孜放羊不慎掉入50多米深的废矿井里,造成颅骨、脊椎、大腿等10多处骨折。乌拉孜的妻子帕塔木汗卖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送到几家医院救治都说没救了。最后,经人介绍才转到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庄仕华院长组织医务人员经过6天6夜抢救手术,把乌拉孜从死神手里拉了回来。
  十几天后,庄仕华又来为乌拉孜检查病情,发现他身体越来越瘦弱。作为医生的庄仕华心里清楚:这样受重伤手术的病人需要加强营养。庄仕华找到当地的畜牧市场,用200元钱买下一头黑底白花的奶牛,牵着送给乌拉孜的妻子说:“你每天给大叔煮些牛奶喝,身体就会好得快一些。”
  乌拉孜卧床大小便失禁,一天要换洗数十次尿布。时常尿布换洗不及时,身上起了脓疮。那天,庄仕华为乌拉孜清洗上药后,从商店买了一台雪花牌洗衣机,同医护人员一起送到他的家里。
  五年后,乌拉孜的妻子帕塔木汗又患上胆结石病,女儿古丽也得了乳腺纤维瘤……帕塔木汗在病痛中,看着床上不能自理的丈夫,想想女儿得病无钱医治,对生活顿时感到绝望了,含泪给女儿写了一封遗书……
  乌拉孜家的生活困难如影随形,庄仕华的赤子真情与日情深。就在帕塔木汗感到无望之时,庄仕华带领医护人员巡诊又来到他家里。几天后,庄仕华先后把帕塔木汗母女接到医院,义务给她们做了手术。乌拉孜全家没有经济来源。去年初,庄仕华和医护人员帮助他想办法,又资助开办了一个小卖部……
  11个春秋,天山脚下的草木绿了又黄,黄了又绿,昔日庄仕华送给乌拉孜家的那头奶牛,现在生下了5头小牛犊;乌拉孜喝着甘甜的牛奶,身体也奇迹般出现了好转,如今能下地行走干些活了,全家生活一天比一天地好起来了。
  乌拉孜说起小纸片、小纸条、烟盒纸上记录的桩桩往事,满眼泪水地说:“我们家有3个民族,我是哈萨克族,妻子是维吾尔族,我们还有个儿子——庄仕华。他是汉族!”
  庄仕华的心中总是装着群众的疾苦。早在2003年初,上任伊始的庄仕华就建议医院提出了服务惠及边疆各族患者的46项承诺。
  去年底,新疆自治区医保局检查统计显示,庄仕华领导的医院就诊患者的费用,与当地同级医院的费用相比低50%,被自治区评为执行国家医保政策最佳单位,评为“国家A级守信医院”、“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全国百姓诚信医院”。“医生是为病人而存在的,患者的病痛就是医生的责任。各族群众找我们看病是对子弟兵的信任,我们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给医治”
  “庄医生,求您一定要给我治治病啊……”这是乌鲁木齐市建材陶瓷厂李修竹老人写给庄仕华的求治信。
  “你的病我一定帮助治。”庄仕华看完这封信,拨通了李修竹家的电话。
  2005年1月,庄仕华带领专家会诊发现,李修竹不仅胆结石病已严重恶化,而且患有严重的心脏病。给这样的病人做胆囊手术,一旦手术发生意外,医生将要承担全部责任。
  李修竹患胆结石病多年,去过多家医院都因此拒绝手术。
  庄仕华看着李修竹被病魔折磨得骨瘦如柴的神态,想起她写给自己的4封摆脱病痛的求治信,心想:病人这么相信我,不能让病人失望。
  从此,庄仕华每天早中晚跟踪检查,详细记录病情变化的数据。李修竹老人身体极度虚弱,庄仕华给她制定出营养食谱。经过半年的调养和观察,李修竹做手术条件仍不成熟。这些年,庄仕华先后做胆囊和肝包虫摘除手术5.8万多例,从没出现过差错。医护人员对庄仕华说:“你做手术从没出现过失误,这个病人观察这么长时间,手术如果失败了,会影响你的名声。”
  “遇到困难就不救治,不会有好名声。病人只要有一分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庄仕华态度坚决。
  李修竹住在普通病房时常感冒,对身体调养有影响。为防止被病毒感染,庄仕华把她安置在重症监护室,指定两名护士全天护理……
  又经过半年的观察调养,庄仕华先后9次召集肝胆科、麻醉科和心内科有关专家会诊,围绕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制定出应急抢救措施。
  在确定12月31日进行手术时,庄仕华面临晋升专业技术五级和参加“中国医师奖”评选。同事们劝把这手术干脆往后推一推。庄仕华心想:“现在李修竹的身体状态,是做手术的最佳时期,如果错过了,就少一次希望。”
  手术那天,庄仕华把全院技术骨干召集到手术室,将呼吸机、心电图等20多种抢救医疗器械也搬到了手术室。平时,庄仕华一台手术不过10分钟,肝胆剥离取出结石最快时只47秒。这次,庄仕华经过两个多小时紧张手术,才从她辨认不清的腹腔内取出结石。
  就在大家稍松一口气的刹那,李修竹左心衰突然发作,顿时出现呼吸骤停、心脏停跳……庄仕华又经过3个多小时的抢救,成功地完成了这台手术。
  翻开记录庄仕华手术的档案,经他手术救治的病人上有耄耋之年的老者,下至5岁的幼童,无论手术风险有多大,庄仕华总是挺身相救。
  许多患者都说:庄仕华为患者解除病痛,不仅靠的是精湛的技术,更是那颗拳拳为民之心。“每个病人连着家庭的和睦,每个家庭连着社会的和谐。我们为各族患者解除病痛多一分爱心,边疆就增添一分团结稳定,”
  “共产党亚克西!你就是我心中的胡达(维吾尔语:上帝)!”
  2005年8月26日,78岁的维吾尔族老人阿黑娅颤抖地紧紧抓住庄仕华的双手,用维吾尔族最高贵的礼节亲吻着,滚落的泪水润湿了庄仕华的双手。
  多年来,庄仕华经常到缺医少药的地方进行义诊。那次,他到距医院40公里的水西沟镇义诊快要结束时,村长拉着庄仕华说:“后山沟阿黑娅老人家里很穷,多年病卧在床无人照料。”
  月光洒在崎岖的山路上,庄仕华带领李健、于晓萍医务人员深一脚浅一脚,一公里多的山路走了半个多小时。
  庄仕华走进阿黑娅家用黄泥垒起的两间破旧房屋的门口,一股刺鼻的霉味从屋里迎面而来。屋里唯一的摆设是一个炕头,最值钱的东西是一个热水瓶,老人蜷缩在一张黑乎乎的毛毯里,蓬乱的头发下露出—张蜡黄的脸一……
  “大娘,别动!我们是武警医院的医生,给你看病来了。”庄仕华边说边向前一步将阿黑娅扶坐起来,立即对老身体进行检查。老人高烧40°,血压180/130……患有重感冒、哮喘、高血压等病症。庄仕华马上给老人配药打针;医护人员为她梳理着零乱的头发……阿黑娅老人看着这些素不相识、胜似亲人的武警医生,不禁潸然泪下诉说起家中的苦难。
  原来,阿黑娅28岁时丈夫就因车祸去世,靠捡破烂把三个孩子拉扯成人。后来,有两个儿子又先后不幸死亡,两个媳妇也都改嫁了。现在,阿黑娅和小儿子艾孜哈领着3个孙子一起生活。因阿黑娅老人常年多病,小儿子艾孜哈抱怨社会不公,经常借酒消愁,对母亲也很少照看……
  阿黑娅家的困境让庄仕华心情十分沉重,他想:“这样因疾病给家庭带来的困难,如果我们不去关爱帮助解决,积累起来就会影响边疆的稳定,甚至影响人民群众对党的信赖。”
  连续7天里,庄仕华组织医护人员轮流上门为老人打针送药……
  老人看不起病,根子在贫困。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涌上庄仕华的心头:“没有边疆这些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就不能有边疆社会的和谐。”他给艾孜哈买来《农村实用技术手册》、《绵羊养殖防病知识》等书籍……
  如今,艾孜哈承包起后山村里的50多亩的牧场……看着阿黑娅全家开始走出贫困,看着艾孜哈走上勤劳致富的道路,庄仕华欣慰地笑了。“边疆就增添一分团结稳定。”庄仕华在边疆为各族群众看病治病,始终带着这种责任把温暖送给各族群众。
其他文献
1983年,也就是我当兵的第二年,领导派我去20公里外的防火塔上和一名新兵一起执行嘹望任务,我受领任务时就想,有自在日子过了。站在13米高的塔顶上,迎着煦暖的春风,望着莽莽林海,心情豁然开朗。可只过了几天,这种“幸福”的感觉就荡然无存,森林里杳无人烟,甚至连每天鸟叫的声音都一样,眼前的景色熟视无睹,孤独寂寞“悄然上心头”。当我们俩把各自的故事翻箱倒柜地讲完以后,每天只剩下三句话:“起床!”“做饭!
期刊
那是2000年7月31日晚上21点左右,因为部队正处在营建时期,白天活很多,战士们根本没有太多的休息时间,所以到了晚上,战士们早早地带着疲惫进入了梦乡。宿舍里非常安静。突然一声急促的紧急集合号把战士们从熟睡状态惊醒,只听见排长林海一边喘着粗气——边大声喊着:“快起!快起!着火了!”正常来说,春季森林防火期已经结束了,进入夏季后,林内湿度大了,着火的可能性很小,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还会着火呢?也不容战士
期刊
并不时读出来的危机    在美国曼哈顿人学读书的口子里,刘小午越读越觉得危机四伏:世界军事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未来的仗怎么打?  几年寒窗苦读,几经探寻思索,《而向信息化战争的思考——论我军指挥于段决速发展》一气呵成。既是毕业论文,又是刘小午的胸中之志。他在文中深入探讨了部队现行指挥于段中信息化运用存在的短板,并就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度思考。  2003年,刘小午由副师长提拔为师长。命令下达后,不少人
期刊
高考落败,带着汪国真那首《倘若才华得不到承认》中的“既然今天\不能成为星星一颗\那么明日\何妨做\皓月一轮”的倔强,我毅然决然应征入伍,来到北国边陲的一个小镇上开始我那鲲鹏击水的战斗生涯,在这里的每一天都是激情燃烧的岁月。  颖是我高中同桌,自封为“人见人爱,车见车载,啤酒见了会开盖,宇宙超级无敌大美女”,我还给她加上了“花见花开,鸟见鸟呆”,让她乐不可支。大眼睛,长睫毛,眸子如暴风雨后蓝色花萼里
期刊
我是江西人,从小就在“八一”起义纪念碑下比量自己的身高,一天天慢慢长大。我当然知道军旗就是在这个地方第一次升起。但那时的我,却怎么也不会想到,从故乡升起的这面旗帜,将点燃我生命中最灿烂青春的一段时光,或许是一生。而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已是数年戎装。  我这个来自“英雄城”的子弟,对每一个“八一”都有着别一番的敏感和眷恋。但我最为难忘的“八一”,却还是那个在长沙的夜晚。  那是我在军校度过的第一个“
期刊
1979年8月1日,吃过早饭,班长潘忠禄对副班长说:“我带安华、大个李和小邓,去把那点活儿干完,你们几个在家休息吧。”  班副说:“排长不在,得跟连里打个招呼吧?”  “不用,连里要是问,就说我们修车去了。”班长边说边背上工具箱,带我们出了门。  班长做好人好事从不张扬。我这个被称为“小秀才”的新兵,多次想写他都被拒绝了。有次我在黑板报上登了豆腐块那么大的表扬稿,还被班长叫到一边教育了一番:“小邓
期刊
我在部队度过的第一个“八一”,是在云南迪庆藏区国防光缆施工线上。  那是一片美得让人窒息的土地。高原辽远而苍凉,藏人质朴而热忱。每天,我们借着梅里雪山上的晨星出工,踏着东竹林寺的暮钟回营。路上,我们总要经过成片成片的果林。高原秋来早,果树上挂满了成熟的桃子、苹果和梨。那阵阵甜香,在顿顿大锅菜、日日夹生饭的艰苦环境里,平添了多少诱惑!  指导员总是很了解大家在想什么。每每路过果林,他便领我们唱着《三
期刊
1981年,我从一个偏远的中队调到大队当文书,心里是说不出的高兴。  我的得意很快就被满脸严肃的司务长扫得荡然无存,“陶谦,把这几项工作和老文书交接,记着,要认真清点!”我心想,不就是查数吗,这还不容易。当天下午我就把填好的表格送到司务长办公室。“乐器有几种?”“45个。”“我问你几种?”“不知道。”“图书有多少本?”司务长又问,“1200本。”“分几类?”“不知道。”“去!重查!”司务长头也不抬
期刊
3月16日上午,首都新闻激射一行二十余人到兰空临洮机场采访。兰州空军某部飞行员李剑英驾驶某型歼击机,在训练结束归场途中,飞机撞鸟造成发动机停机。为避免飞机失控坠入村庄,他毅然放弃跳伞求生决定迫降。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幸殉难。事故发生后,空军党委给李剑英追记一等功,并追授他功勋飞行人员金质奖章。这是记者在李剑英殉职地点采访大队长曹长福。  (舜 尧 摄影报道)    沈阳驻军抵抗雪灾   
期刊
主持人语:四月,你的生活在训练场上。一年一度的开训动员大会是兵生活的分水岭,从开训那天开始,我们就进入紧张的训练生活。从“养兵”状态到“练兵”状态,虽然开训动员大会年年有,军人的工作就是训练,但从“静”到“动”的转变还是需要心理调适过程。训练有苦有累,训练也有不为人知的独属于自己的训练乐趣。来自六个单位的基层官兵讲述他们的“开训第一天”,讲述他们的训练生活。  今年第一季度一开始,我就得了个团嘉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