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中新能源技术的应用与思考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yig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人们的节能意识也是逐渐提高,开始更多地关注住宅建设的能耗问题。绿色能源的应用已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绿色建筑也被称可持续建筑、环保建筑、生态建筑。绿色能源的使用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绿色建筑;新能源;应用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得到迅速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伴随建筑行业发展而来的是建筑材料的高消耗。建筑材料的高消耗,易造成大气污染等多种环境问题,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在这样的背景下,绿色建筑理念应运而生,绿色建筑充分运用了新型的节能技术,不仅有效节约建筑能源,而且大大提高了房屋建筑的性能,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1.绿色建筑概念
  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又称为生态建筑,其要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地节约各种资源,包括水资源、能源资源、材料资源以及土地资源等,减少建筑施工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使建筑能够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人们提高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依据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绿色建筑需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①运用新型的节能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充分运用多种新型的节能技术,有效减少能源消耗。②保护生态环境。绿色建筑采用的是新型的节能技术,其可降低能源的消耗,降低建筑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施工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③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绿色建筑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而且要满足人们舒适及高效的需求,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居住环境。
  2.太阳能利用技术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在我国已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沿革。利用太阳能可节省大量电力、煤炭等能源。太阳能资源一般以全年总辐射量和全年日照总时数表示。我国西藏、青海、新疆、甘肃等地的总辐射量和日照时数均为全国最高,属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
  1) 太阳能热水器作为太阳能热水系统较为低端的产品,在国内发展成熟,普及率高,最具代表性,按结构可分为闷晒式、管板式、聚光式、真空管式、热管式等,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可提供日常生活用热水,节约用电,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2) 太阳能空调系统是利用太阳能进行光热转换,以热能制冷,方法有多种,如压缩式制冷、蒸汽喷射式制冷、吸收式制冷等。
  3) 太阳房是利用太阳能采暖、降温的设计方法,使房屋内活动主体空间与外界环境之间形成温度缓冲区实现采暖、降温需求。无需安装特殊动力设备的被动式太阳房应用最为广泛,尤其在气候寒冷或炎热的地区。我国被动太阳房采暖可节能60% ~ 70% ,平均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每年可节约标煤 20 ~40kg,发挥着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在技术水平上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4)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半导体器件的光伏效应原理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目前,我国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政府主管部门在相应太阳能推广政策中明确提出了应大力推广“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模式,优先支持一体化项目,在济南、烟台等地出台了建筑强制安装太阳能利用设备的政策规定,为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3.地热利用技术
  1) 地热发电是地热利用的最重要方式。地热发电的过程是: 首先将地下热能转变为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通过“载热体”把地下的热能带到地面上来进行利用,目前能够被地热电站利用的载热体主要为地下天然蒸汽、热水。
  2) 地热供暖是通过换热将地热能直接用于采暖、供热和供热水,是仅次于地热发电的利用方式。其利用方式简单、经济性好。
  4.风能利用技术
  风能资源取决于风能密度和可利用的风能年累积小时数。风能的利用主要以风力发电为主。我国风力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约为10 亿 kW。对于我国沿海岛屿、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地广人稀的草原牧场及远离电网的农村、边疆,利用风能可解决生产、生活能源需求。风能资源受地形的影响较大,我国东南沿海、内蒙古、新疆、甘肃一带风能资源很丰富,这些地区适于发展风力发电。但是,风能利用技术也会因风速不稳定、风能利用受地理位置限制严重、风能的转换效率低、相应设备不成熟等因素制约。
  5.绿色建筑能源利用技术的评价
  绿色建筑能源利用技术的评价大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对生态建筑能源利用技术进行评价。
  1)建筑节能状况
  重点应放在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及其相应的自动控制上,使建筑节能满足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具体实施与评价严格按照建设部发布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規定》(建设部第76号令)执行。节能指标对于北方采暖地区为50%,其它节能措施要达到节能5%。
  2)常规能源系统的优化
  在使用常规能源时,应对能源系统进行优化,应合理地选择确定整个系统中各设备系统的能源供应方案,优化设备系统的设计与运行,避免因多种能源结构形式的重复建设而造成浪费,在满足功能与健康要求的基础上,减少对常规能源的需求量和因使用常规能源对环境造成污染。
  3)新能源的利用
  新能源的利用程度是绿色建筑能源利用技术评价中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是绿色建筑是否符合“绿色”原则的直接体现与标志。其重点应放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废热资源等绿色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上。新能源的利用要因地制宜,宜选择适合本地特点、性能价格比优良的技术与产品。
  4)环境效益
  环境效益作为绿色建筑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其是否生态的直接体现,是评判建筑是否生态的主要指标,而能源利用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对环境的影响。因此,绿色建筑中应尽量使用绿色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6.新能源技术应用的思考
  目前,在大力倡导应用新能源技术的同时,更应重视当前基础、常规的建筑技术。例如,不可忽视围护结构保温技术,而一味追求通过新能源实现采暖需求。有人将围护结构保温比喻为建筑物的外衣,把新能源视为建筑节能的“补药”,那么我们必须避免不给建筑穿外衣就开始大力补充新能源,不可“吃着补药裸奔”。对此,清华大学的张寅平教授曾表示“新能源的应用是趋势,但高新技术在某些清况下未必是适宜技术。所谓可再生能源及高新技术的应用一定不要用概念说话,一定要用科学数据说话。技术是否适宜一定要以应用中的实测数据来佐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太阳能电池为例,生产太阳能电池的材料制备过程需要用能,如果太阳能电池的总体产能低于其生产期间耗能,那么其大规模应用必须慎重。此外,虽然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且使用时不污染环境,但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过程会污染环境。在寻求绿色建筑发展的道路上,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合理使用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不可盲目跟风。我国正处于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着建筑能耗与环境压力。城市是一个复杂庞大的有机系统,建设低碳城市规划设计先行。规划设计在节能减排和低碳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从源头控制建筑能耗、降低碳排放。
  7.结语
  当前,我国建筑节能的重点领域为北方地区城镇供热计量的改造、新建建筑节能标准的实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住宅全装修和装配式施工的推广、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绿色建筑的示范等。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应从全寿命周期视角下对建筑能耗进行综合考虑,构建绿色建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梦想。
  参考文献
  [1]李志锋,胡朝昱.浅析绿色建筑设计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广西城镇建设,2009,10(06).
  [2]朱来萍.对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30(01).
  [3]夏海山,李美华.建筑低碳技术集成及减排效果评价研究 纲 要[J].建设科技,2012(23).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城市化发展的加快,人们对于资源的需求量增加,而对环境的污染却在不断加剧。为实现资源节约型、和谐可持续发展社会,清洁能源的应用的到广泛认可,水利工程的现代化也得到更多的关注。文章结合水利工程管理的特点,就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管理;特点;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水利工程是保证社会发展的重要的一项基
期刊
摘要: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是目前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园林绿化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环境,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近年来,虽然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园林绿化的管理者对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且绿化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和居民对园林绿化养护的意识缺乏等原因,多数地区的园林绿化质量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大多数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期刊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此行业中的竞争力越来越大,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对居住条件即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这就对广大建筑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敦促。然而裂缝是施工过程中的一大常见问题,不但会制约施工的实际还会让工程质量大打折扣甚至埋下隐患,而后浇带技术就能够很好地弥补因混凝土结构引起的裂缝。是一种如今备受推崇的建筑材料,并且物美价廉,性价比高。本文将重点阐述后浇带的功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各种新技术不断的研发创新,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对于施工技术也有所创新,在工程中对于技术的使用是比较严格的,因为施工技术的高低对于工程的质量和进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那么对于这些新技术的应用还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就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在建筑中的施工技术及管理进行了相应的阐述。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领域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尽可能的提高我国建筑工程公司的综合竞争力,这就需要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本文对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提高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特点  建筑施工的項目质量管理具有多样性、
期刊
摘 要: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桥梁的运输能力不断加强,我国对公路桥梁承载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在进行公路桥梁建设过程中,针对频繁出现的混凝土质量通病,还需要加强防御措施。要抓住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质量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真正提高公路桥梁的质量。本文主要阐述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以及相应的防御措施。  关键词:路桥建设;混凝土施工;问题及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7 文
期刊
摘 要:110kv输电线路工程的施工是一项对施工技术要求很高的技术工种,在施工中要进行大量的野外施工,对于施工人员来说也是一项劳动强度特别大的工程,在施工中还要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所以在施工中一定要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确保施工质量。  关键词:110KV ;输电线路;工程施工  中图分类号:TM721文献标识码: A    高压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力工业的关键环节。因此,
期刊
摘要: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已随建筑行业的发展不断深入,在现代建筑设计时,都加入了绿色建筑理念,因为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有助于其节能技术更好的应用。本文主要谈谈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及其节能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节能技术  中图分类号: TE0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绿色建筑”的基础是绿色节能技术,而绿色节能技术要以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理念作支撑,在对绿色节能技术进行设计或改造时,要充
期刊
摘要:井下防“越级跳闸”系统采用光纤差动保护和智能零时限电流保护技术实现。具有优异的抗干扰性能、强大的主站监控功能等特点,实现了井下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和“防越级保护”,保证了井下供电平稳可靠的运行。  关键词:电力监控越级跳闸差动保护零时限电流保护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 A  项目的必要性  矿井电网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矿井电网的保护“越级跳闸”问题,造成供电系统大面积停电 
期刊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只有做好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够更好的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范围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覆盖范围可以说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及人类生活的全部。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以其本性与实践对社会及个人产生一定程度的满足,但这一满足更多地指向于精神,并且带有政治特性。没有这一特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没有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