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jia0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对学生主观能性的作用有了崭新的认识,因此在教学改革中也重点强调了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性。诚然现目前语文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与时代的要求契合。本文即结合语文教学中实际问题,重点探析了参与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字:语文 参与教学 自主学习 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引言:语文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文学思维以契合时代的要求,要达到这样的预期,首先就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的文学概念知识,进而培养起文学思维,最终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进行必要的创新及应用。但是现目前的语文教学处于十分尴尬的处境,一则因为其与实际生活的剥离无法形成亲切感,二则因为在课堂上学生没有积极参与教学削弱了知识的实效性。鉴于此,本文首先立足于语文教学中实际案例的分析,进而着墨于语文教学中融入参与教学的策略探析。
  一、参与教学的概念及要求
  1.1参与教学的概念
  参与教学的本质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学习的助益效果,设定一定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种方法以学学生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生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从而更加直观的接触知识,进而增强教学的效率。
  1.2参与教学开展的前提
  根据参与教学的概念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在参与教学的实施,必须是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前提下。除此之外在参与教学中,为了保证教学的实效性,还必须为学生创设轻松贴切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轻松的融入教学活动。最后教师要通过设定合理的学习任务,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1.3参与教學的要求
  参与教学开展过程中,首先要学生必须是积极主动的;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设定的任务必须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此外 还要保证学生拥有相对自由的思考空间;最后为了契合新时期以人为本的教学宗旨,在教学中教师要需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在做到因材施教。
  二、参与教学的策略
  2.1课程导入生活化
  课程导入是教学开展的关键所在,优质的课程导入能够为教学起一个良好的开端,从而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并且为了在语文教学中成功的实施参与教学,首先就应该在课程导入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之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在课程导入时就应该适当的进行生活处理。因为生活化的课程导入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并且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也能够促进学生应用知识的效率。譬如在教授鲁迅先生《风筝》一课时,为了将课程导入生活化。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风筝的模型,抑或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手工制作。如此贴近实际的课程导入在教学伊始就很好的调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自发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2教学过程情景化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创设有趣的教学环境,自我明确学习目标,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这样对上好一堂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十分注意教学环境的设计,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集中全部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教学情境化是参与教学的开展的关键因素,因为在实际教学中想要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仅仅靠教师的循循善诱和绘声绘色的讲解恐怕都难以达到这样的效果。通过研究显示,在具体且贴近教学内容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激情是最为高昂。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学生便可以最大程度跟进教学活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为了使参与教学的顺利进行,在教学中就应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恰如其分的教学环境。例如在学习《安塞腰鼓》时,因为文中描绘的情境学生在生活中鲜有接触,为了使他们更加直观的学习知识。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将相关的影视资粮向学生展示,同时也可以模拟相关的情境,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的感受知识。如此一来就可以使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教学中,全面提高教学的效率。
  2.3知识与实践相融合
  参与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与传统的师本位教学不尽相同教学模式,因为参与教学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从而促进其对知识的运用。由此可见,参与教学的核心内容便是实践,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所学知识的科学性,以及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所以在参与教学的最后阶段便应该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为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检验自身知识是否确实,与此同时也可以根据实践的反馈信息广泛联系已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显然在语文教学中,参与教学的最终阶段便是根据课程内容进行有关的实践活动。譬如在高中时期,有一个章节是介绍剧本的,其中包含了我们熟知的《茶馆》雷雨等好剧本。而在所有的文学形式中,剧本是最具有实践意义。因此在该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通过对剧本的深入理解,从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简单的表演。这样一来,学生在实践中会对剧本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除此之外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效率以此提高其学习的效率,并且这样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总而言之,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是保证参与教学顺利开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结言: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效率,可以实时展开参与教学。因为在参与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能够被最大化的激活,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极大的提高。除此之外在参与教学开展过程中,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应用,既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其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赵金珠;语文教学中开展参与式学习的尝试[j];才智;2013年11期
  【2】杨天明;有效:抓住整体特性开展有效教学——浅谈整体性教学策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4期
  【3】沈静;浅谈教学反思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作用与应用[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年04期
  【4】包丽娟 ;探究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措施[j];《新课程导学》;2012
  【5】武利峰; 初中语文探究法教学存在的误区以及改善对策[j];《学周刊》;2015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新课标教育改革背景下获得了较为可观的工作成效,高中英语教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高中整体教学成效。形成性评价作为一种形式教学手段,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学习能力以及文化修养方面上的不足,教师能够更好的结合学生个性化学习差异,制定教学目标,引进新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本文主要就形成性评价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摘 要:词汇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生在英语学习上的一大障碍。本文结合自然语音拼读法的基本特点,对自然语音拼读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词汇教学;自然语音拼读法;初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G633.4  从当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基本现状来看,学生在单词记忆上普遍存在着记不住、记不牢、过一段时间就忘等问题。究其原因,相比于学生以往的英语学习,初中英语词汇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运用给力的教学方法和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才能有效地实施小学数学教学。  关键词 : 小学数学 有效教学 标准  【中图分类号】G623.5  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义务数学教育方面,同样跟随新的历史进程,着眼国际范围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制订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义务教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以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让学生亲身经历以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文结合数学教学的具体情况,从多个方面探讨在新课程标准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策略。  关键字:新课程;数学教学;学习兴趣  【分类号】G633.6  兴趣是人力求探索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某种学习对象或参与某种活
中国加入WTO后,国际各大汽车集团已经通过各种方式登陆中国,群雄逐鹿中国汽车市场的战国时代已经来临。而作为汽车市场中组成部分之一的微型汽车市场,它的竞争更是进入了白热化
摘 要:历史探究教学法是指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创设一种历史问题情境,挖掘、引发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启发诱导学生发现问题,以现行的历史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认知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质疑、讨论、探究问题的机会,让学生以主观能动的方式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情感和培养探索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探究教学、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探究性学习”作
中图分类号:G613.3  当前,基础教育学科课程改革强调“有效性教学”。我认为,我们农村在科学课堂改革方面也有它独特的优势,课程资源特别丰富,我们农村的生物园地比城市广阔千倍、数量和种类也丰富万倍,这不是我们得天独厚的课程资源吗?因此,我认为在农村开展科学课堂的有效性研究是可行的,只要在课堂上积极探索新路,确保课堂教学有成效,就可以大大地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在农村的科学课堂上,尤其应注
中图分类号:G622.4  课改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而且是一门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由于课程本身的特殊性,使得“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教学内容、组织形式以及价值目标等诸多方面,都与学科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所存在的问题,并不是课程能不能正常开设、教学内容能不能切实完成的问题,更应该重视的是“如何真正实现课程目标”的问题。  事实上,我们的实践活动课在很大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