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礼”引导我国青少年德育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ym2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礼仪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情感等精神内涵的外化。对青少年的德育做到:以礼导行,以礼融德,以礼育人具有重要的意义。青少年德育过程中避免纯理论的说教,注重实践,摒弃“高分低德”是我们所应倡导的。
  关键词:德育 青少年 礼仪规范
  青少年是德育的重要群体,从小培养他们的礼仪。养成谦让,孝敬长辈,互帮互助,待人有礼,具有社会公德的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礼仪的涵义
  “礼仪”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礼仪”等同于“禮”,它涵盖了所有有关“礼”的内涵。包括典章制度的礼制,规范教化的礼教,乡土民俗的礼俗,伦理风范的礼节,法度容貌的礼容等等;狭义的“礼仪”,等同于“仪”,仅指“行礼的仪式”。 [1]总的来说,“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的,符合“礼”的精神的行为规范、准则和意识的总和。中国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强调“不学礼,无以立”,“不知礼,无以立也”。因此,礼是行为的基本规范也是衡量德性的具体标准。
  二、社会转型期我国青少年德育缺失的现象
  1.网络引发的道德滑坡现象
  网络技术的发达,网络成为很多青少年娱乐的一种方式,由网络引发的道德滑坡现象并不少见。网络游戏中的暴力,色情对很多青少年的道德造成了困境。由网络游戏引发孩子们的暴力行为对他们性格的养成产生了很多不良影响。比如,有些孩子效仿网络游戏而出现的暴力倾向,在校园里面存在拉帮结拜,无视校规校矩等等。
  2.受多元文化影响,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偏向
  文化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发展,青少年多渠道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在价值观方面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就会容易引发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偏激,从而间接铸成他们内在不良思想道德的养成。来自西方国家的文化,影视荧屏的价值导向也让青少年受到影响。由于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新鲜的外来文化容易被他们所接纳和认同并迅速习得,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不道德,不文明,有失礼仪的规范对青少年思想观念的初步形成产生了不少消极的影响。
  3.社会公德意识淡薄
  社会转型期多种文化的交汇碰撞,青少年缺乏对新旧观念整合的能力和经验,对各种各样的道德现象不能很好地加以分辨容易造成他们的道德困惑,认识失调和心态失衡。加上德育的疏忽造成了他们“有私德没公德”的现象。他们强调个性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会有意无意抵触礼仪规范,强调个人感觉,对置身于这个社会环境的所应该遵守的秩序没有足够的重视。
  4.缺乏诚信与对他人的尊重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改变,青少年的德育状况也发生了较大改变。青少年缺乏诚信的现象屡见不鲜,考试作弊较为严重,骗父母,骗老师等令人不满的行为时有发生。日常生活中目无师长,缺乏基本的礼貌与素养,或行为随意、言语狂放,毫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和意愿,甚至随心所欲,无视校纪校规等。
  三、以“礼”推进我国青少年德育的发展
  1.以礼导行,以“孝道,谦让”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青少年阶段的生活中有大部分在家中度过,他们的性格养成,行为习得,礼仪规范及道德的养成深受父母影响。因此,在青少年时期应该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的优势,以“孝道”“谦让”等思想为教育的内容融于平时的言行举止当中,长辈做到言传身教,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小孩子的行为规范,做到孝敬老人,赡养父母,对待他人有礼貌。
  2.以礼融德,以学校课程为载体,礼仪融于理论和实践中
  礼仪教育是德育课程的一部分,礼仪教育是一种道德和人格的养成教育,是人的一部分道德的体现。在韩国,从小学开始就开设不同程度的道德课。德育课程涵盖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邻里等基本礼节和道德规范,注重礼仪和道德教育的融合。韩国的礼仪教育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各级学校按德育标准安排校园建设,制定校园管理规则和学生的行为守则,班级规则等。各校均设有伦理教育主任,由伦理教育主任专门负责忠孝礼仪教育工作,引导学生的行为规范,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团活动。
  3.以礼育人,发挥社会公共服务的潜移默化作用
  在社会礼仪教育方面,韩国的礼仪教育具有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礼仪基础。他们注重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对人们的熏陶作用。
  在社会公共服务中,韩国政府为弘扬儒家文化出资修葺陶山书院,并把它作为国民教育基地;成立儒家学会等专门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其次是传媒业对德育的支持。韩国教育电视台定期播放中国儒家思想的《论语》等传统教材的学习辅导。影视荧屏成为德育的一种载体,争取全面渗透才能真正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最后,在社区中开展有利于青少年德育健康发展的活动:开展“秩序教育”,“亲切教育”,“清洁教育”等,通过成立各种社会团体:韩国童子军协会,韩国红十字会,青年基督教妇女协会等活动来增加人们参与德育建设,吸引大众。
  4.以礼规范网络用语,完善网络礼仪用语
  网络道德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网络的快速发展,其实效性,快捷性,及时性等是人们所无法控制的,特别是对于网络引发的不良影响,人们所能采取的措施相对滞后对人们道德的养成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但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即时性和开放性,使得网络礼仪教育能更好地与时代接轨。网络环境青少年的影响更为直接,便捷。因此,规范网络用语,完善网络道德修养传播的渠道,利用网络开展礼仪修养教育,通过网上进行思想道德和礼仪教育不失为一种有效地途径。
  在青少年身处于价值观念,行为习得的阶段应该引导他们学会分辨,学会选择,以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
  注释:
  [1]辞源(第三册).商务出版社,1983:2289.
  参考文献:
  [1]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戴胜利,等主编.小学道德启蒙教育读本[M].湖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白宏亮.韩国的礼仪教育对我国大学生礼仪素质教育的启示[N].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
其他文献
期刊
《素问·腹中论》“石药发瘨”,经唐·王冰注为“多喜曰瘨”后,历代注家多宗注而将“瘨”解释为“癫”。经检阅相关古典医籍、史籍等资料,考据并结合医理分析,认为经旨之
1月9日,在翠湖科技馆的广场上人潮涌动,欢歌不断,2011第四节昆明海鸥节建发“爱鸥日”活动在一片欢歌笑语中拉开了帷幕。
提出一种简单高效的GF(q)-LDPC码译码算法,将对数似然比和积译码算法中的雅可比对数利用一阶泰勒级数近似,从而降低译码时校验点计算的复杂度.与目前广泛应用的O ffset m in-su
1、场地、器材因素  场地坑坑洼洼、大小石子满地,器材破旧、摇摇晃晃,保护设施差,学生一见就会不由自主地胡一种不安全感从而产生胆怯、恐惧心理。  2、教师因素  教师是学生情绪直接感染者,如:教师的情绪,教师带着不良情绪上课;教师过分的情绪化,一会情绪高,一会情绪低沉。教师的行为,特别的男教师喝酒后上课;保护帮助女同学时动作过重;教师的语言,教师的语言过于严厉等,都会使学生产生烦、胆怯、抑郁的不良
企业计算机网络系统是支持企业生产经营一体化和信息集成的重要支撑环境.文中以上海二纺机CIMS网络为实例,阐述企业网络的设计与建设;介绍了在企业网络之上,开发全局数据管理
纵观全世界的高中音乐教学.我国早就提出了我们的高中音乐课程教学要:以审美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作。
隋&#183;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中医学史上第一部病因、病理、证候学专著.全书五十卷,六十七门,一千七百三十九候,总结了隋以前及当时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病证,对后世
《金匮要略&#183;黄疸》中提出“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一句,此后历代不少医家认为此句为治黄大法。但解释此句不可望文生义,应从广义与狭义两个角度去理解。概括,检验疗效、判断
本文就“交通心肾”的定义进行探讨,作者更倾向于《中华本草》的表述,而认为《国标》的说法离历代所论距离较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