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亮的“花婆婆”——郭学萍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tngli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学萍是我同学,12年前,我们一起参加了南京市首届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当时,她给我的印象是:认真,听课总喜欢坐在第一排,眼睛不眨地盯着老师,专心记录;率真,不管是开会,还是讨论,第一个发言总是她,因为她总抢着第一个发言;天真,圆圆的脸,剪着童花头,歪着头说话,笑声琅琅,一脸灿烂的阳光……最为特别的是,她的衣裳似乎多是纯白、大红、翠绿……色彩尤为鲜亮。
  12年过去了,她依然那么认真、率真、天真,依然衣着鲜亮。相处久了,我才意识到,其实,“鲜亮”的又何止是她的穿着呢?郭学萍本人,就是鲜亮的。她正是以自己独特的鲜亮,闪耀在三尺讲台上,播撒着诗意的种子,演绎着爱的故事,照亮了一个又一个孩子的心灵……
  
  她是翠绿色的
  
  翠绿,是自然的,是活力的。郭学萍也年近不惑了,但她那独具特色的衣着还是那么鲜亮夺目。高兴起来,她像孩子一样蹦蹦跳跳,开怀大笑,前仰后合;看到好朋友,她就会张开双臂,热情拥抱;有时还一惊一咋,张大嘴巴瞪着双眼……她会和孩子一起,趴在地上看蚂蚁、奔跑追逐砸雪球……似乎,这林林总总都和她的年龄不符,都不自然。然而,对郭学萍来说,这就是自然。十多年来,她送走了一届届学生,自己却始终像小学生一样,难怪她丈夫常常说她:“我看你是真的长不大了。”其实,正因为她有孩子一样的童心,才有孩子般的率真自然,才会表现得如此自然淋漓,凸显出蓬勃的青春活力——这是翠绿,郭学萍是翠绿色的!
  记得在一次市教研活动后,有人发问,“我们的课堂不都在对话吗?阅读对话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呢?”话音刚落,郭学萍随即作答,她说:“我想到对话的一种方式,那就是像草木一样思考,你瞧,他们默默地生,默默地长,默默地跟季节对话,跟阳光对话,跟清风白云对话……”这分明就是一首诗啊,而她对主题的阐释又却颇有禅的意味——“对话是自然的、对话是生长的”,这不就是阅读教学至真、至高的境界吗?因为自然,所以自然,用自然的心感悟自然,理解自然。
  在郭学萍纯真的自然里还融注着她飞扬的诗意。你什么时候听她的课,都能沉浸在她的诗意语言的享受里,熟悉她的人都知道,郭学萍太爱读书了,她有太多对美的感受。所以,我们在课堂上听到的有些过渡语是她精心设计的,而更多的散文诗般的语言都是从她心底自然流淌出来的。诗意使她的“自然”变得鲜亮美丽起来,宛如翠绿的矢车菊嫩叶。
  
  她是天蓝色的
  
  天蓝,是纯净的、是善感的。
  在“大家语文网”青年老师骨干研修班的一次活动中,郭学萍谈了她对语文教学的追求。我有感而发,对大家说:“今天,郭老师成为了特级教师,那是源于多年来她对语文教学、对孩子的热爱,她从不追求什么名衔;如果只想着功利,她怎能如此心无旁骛,怎能获得如此多的快乐……”郭学萍却打断了我的话,她说,“嘿嘿,我可是一直就想着要当特级教师的!”还有一次,她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听着听着,她觉得会议内容贫乏无趣,于是偷偷吃了四根棒棒糖,会后,还把这一过程写出来公开发表。在文中,她居然坦言,是“棒棒糖”才让自己把会开得“有滋有味”。她说自己“不是一个视野开阔的人,是一只快乐的坐在井底看天的青蛙,偶尔有一片流云从井边滑过,就以为自己看到全部的风景”。她告诉儿子:“我原本是一只躺在垃圾桶里啃着骨头,数着星星,想着月亮,然后不小心被你爸爸捡回家的流浪狗,所以有很多坏习惯。”真是口无遮拦!郭学萍就是这样,胸襟坦荡,清爽透明,像泛着圈圈涟漪的一池湖水,水里,蓝天白云随着碧水清波快乐地荡漾。
  郭学萍特爱流泪。工作第二年,听斯霞老师的讲座,她流泪了。工作22年后,看到别人胸前挂着“斯霞奖”的奖牌,她又流泪了。她流着泪给孩子读《永失我爱》,流着泪读《马燕日记》,孩子凝神地听着,一声不吭,在老师的娓娓叙述中也流着泪。想到自己亲人的爱、想到曾经给自己帮助的人、面对自己的又一届要送走的学生,她又总是泪眼婆娑。她常说:“没有理由,我流泪了……”没有理由吗?不,她那晶莹的泪花里,分明闪耀着“善良、感恩”和对“爱的教育”的追求。郭学萍就是这样,情感丰富,易于触发,她单纯、洁净,就像一片蓝湛湛的晴空。
  
  她是大红色的
  
  大红,是欢喜的,是热情的。
  做教师很苦很累,这几乎是教师的共同感受!教师真的很苦,来自社会的、家长的、学校管理的各种压力,上不完的课、改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算不完的账、应付不完的评比检查,还有没完没了的细细碎碎的来自这个那个学生的事:橡皮丢了、撞桌角了、有人骂人了、有人哭了、他不跟我玩了、本子找不到了、背书背不出来了、爸爸妈妈吵架了……呵呵,忙得心烦气躁。这些,同是教师的郭学萍一样不少地认真地经历着。不同的是,她居然几乎天天在夜阑人静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手指轻快地敲击键盘,在博客上留下一道道心灵轨迹。虽然记录的同样是“忙得灰头土脸”的生活,但在她的笔下呈现的却不是“黑的”“灰的”,而是鲜亮的色彩,那些“阳光”“小草”“树”“花”“梦”等高频关键词语,让人们感受她每天寻梦的心情,感受到自然、生活、孩子给她带来的快乐,感受到她和孩子分享成长的喜悦。她奉献着,却不喜欢用奉献来召示自己,她要的是阳光下的灿烂,要自己的事业“像红枫一样殷实而热切”。因为秋天那片片殷实而热切的红枫挂满枝头,映红她的心,映红她的生活……像红枫一样热切的红,是大红!
  郭学萍的心是大红的,全身燃着红红的热情。平时,在市教研活动中,只要有她,只要有自由表达、大会讨论的环节,就一定能听到她激情、睿智的发言。那次,我和她同去深圳参加儿童阅读国际研讨会,在大会自由发言、提问时,她照样站起来侃侃而谈,一如平日模样仰着头,一脸阳光,右手还不停地划着圈,将自己对儿童阅读的认识、实践和热情化成诗一般的语言,传递给来自海内外的学者、同行……无论何时何地都喷涌出火一般的热情,这就是她,大红的郭学萍。
  12年的相识相知,我越发感受到在郭学萍身上集中体现了优秀小学语文教师的特质——具备一颗不泯的童心、全身心地“爱语文”“爱孩子”。我非常欣赏她的真性情,敬佩她对语文的执著,感动于她对学生无条件的爱。她在参加的市级语文赛课中,充分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表现了自己的独特;在“大家语文博客网”中,她用自己的勤奋、真诚、智慧为网站建设做出了贡献,也赢得了尊重和荣誉……红,也是成功的象征,而大红,红的既鲜艳又沉稳,既内敛又张扬。
  说起郭学萍,同行们都会想起“诗意语文”。“诗意语文”是什么颜色?我想,当郭学萍的诗意和儿童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恰如雨后长虹,映出的便是太阳的绚丽“七彩”。郭学萍的“诗意语文”把学生带进鲜亮而曼妙的童话世界,她就是那个揣着花种子的鲜亮的“花婆婆”,正将爱、将美丽撒向儿童的世界……
  (芮琼,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小学语文教研员,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
其他文献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们在学习新知识和新内容的时候,是由自身的意志推动他们的学习行为,他们对于学习首先必须充满兴趣,并且有强烈的求知欲,不仅仅将学习视为一种短期行为,更是树立了
期刊
一、课题的提出  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似乎是矛盾的两大问题:一是老师的抱怨:“这类问题我在课堂上己经讲了N遍了,可还是有的学生不懂;同样的题型稍加改变,就束手无策,真是气死人
期刊
田间条件下,探讨不同降雨气候条件对不同耐旱型大豆品种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一般而言,大豆根系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MDA含量、POD活性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识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面对艰巨的识字任务,怎样才能做到既关照学生身心特点,又遵循汉字规律,提高识字的效率,应成为我们识字教学研究的重点。    “语境”至关重要    我们知道:一个字(词)的意思是随着语言环境的确定而最终得到确认的。因此,只有将一个个字(词)置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去辨析其意义,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识字,也才能真正使汉字成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因此教学时
期刊
对意蜂幼虫肠道组织基因进行深度RNA测序,并对高表达基因进行GO注释和KEGG分析,旨在揭示意蜂幼虫免疫抗病机制.分别取3、4、5、6日龄意蜂幼虫中肠组织抽提RNA,合成cDNA.得到
为探讨高温对水稻植株物质分配与产量的影响,并找出其高温敏感生育期,以两优培九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气候箱模拟高温环境,对其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进行高温处理,以研究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了很大
期刊
吴青博客日志(20071215)   不给儿子转学了  儿子两年换了四个班主任,这样的状况,让我们这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很是着急。一、二年级正是培养孩子们良好学习习惯的时候,这样频繁地换班主任,总是感觉不妥。我们无力改变学校的决定,于是和先生商量,决定给孩子转学。转学不是想转就能转的,因为各种原因,想去的那所名校今年已没有名额了,只好再等机会。  九月开学时,同事告诉我,儿子班级又要换班主
期刊
长期以来,由于思想品德在中考中所占分值比重偏低,学生、家长对这门课程都不够重视,在学校也是如此,思想品德课程被边缘化。特别是我们丽水市的思想品德中考是开卷考试,很多学生认
期刊
一、 学会观察,引导发现    中国的汉字具有独特的艺术美,它变化微妙,但只要仔细观察分析,还是有规律可循的。① 学会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了解汉字的笔画、间架、结构以及每个笔画所占的位置。如学习“人”“个”“大”时,应让学生先分清这三个字中的“捺”有何不同,在田字格里分别占什么位置。② 学会对比观察,区分形近字细微的差别,例如:己——已,末——未,田——由等。③ 仔细观察教师范写的字,掌握笔顺规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