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种牛场淘汰牦犊牛半舍饲养殖试验及效益分析

来源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isheav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大通种牛场淘汰牦犊牛半舍饲养殖试验及效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牦犊牛适时断奶后,采用半舍饲养殖方式更有利于其潜在生长性能的发挥,提高了牦牛养殖的生产效率,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建议在饲草料供给能够保障的适宜区域内进行适度规模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畜禽养殖业是湟中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对增加市场供应稳定畜产品价格满足城乡居民菜篮子需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一
为筛选出适宜我省东部农业区种植的饲用玉米品种,本实验选择了阳光1号、甘玉23、晋丹60、沈丹16、豫玉22、豫青贮23号6个饲用玉米品种,采用小区试验方法,对生产性能进行了比
以浙江舟山已进行生态恢复的矿山为对象,研究海岛矿山人工土壤的养分变化。结果表明:在2~5 a的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养分呈现出逐步增加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全钾含量和脲酶
甘肃省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28 490.83 km2,是我国荒漠化土地分布面积广的大省,荒漠化危害十分严重。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省2004年和2009年两次水蚀荒漠化监测土地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2009年比2004年水蚀荒漠化面积减少了420.27 km2,年变化率为-0.29%,全省水蚀荒漠化面积总体上在减少、程度在减弱,水蚀程度向好的方向发展。
2014年5月,甘肃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组织完成了对崇信县2013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的竣工验收,标志着2013年崇信县农业综合开发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顺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