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村的故事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ixiao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下晚自习,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门前便会熙熙攘攘地流出人群,学生三三两两地往家走。曾瑶瑶也在其中,她去年从大同来到太原上学,今年已经是一名高二学生。大约走上十多分钟,就到了她和妈妈租住的小屋。
  这是个典型的城中村,大多数楼房都是当地居民自建,通常都有四五层,租住的大多是从各地来太原陪读的家长。随着学生们下自习,本来安静的小楼多了些人气,不太隔音的房间,能够听到隔壁母女在讨论学校里的见闻。
  近日,记者来到太原陪读家长居住集中的坞城村采访,发现这里每天都上演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故事,许多家长正用实际行动阐释着“昔孟母,择邻处”的教育理念。
  
  “可怜天下父母心”
  坞城村周边有四所学校:八一小学、九一小学、三十八中以及山大附中。山大附中是山西省重点高中,去年大约有40多人考入北大、清华。围绕这些学校,逐渐形成了一个“陪读村”。
  轻轻敲开一家人的大门,记者看到,院子里围站着四位中老年女性,有说有笑。
  得知记者来意后,她们笑着说:“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陪读的,还不都是为了儿女将来能过得好点儿,少吃点儿苦嘛。”
  记者了解到,大多数家长为了让子女有一个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空间,顺利考入名牌大学,不惜放弃发展机会,甚至辞去稳定的工作,舍弃丰厚的收入来陪读。
  66岁的李奶奶来自山西太谷县,是陪孙子读书的。她告诉记者,一家人的钱基本都给孩子花了。“一年的学费生活费得两万多啊!最主要的是,孩子在学校营养跟不上,哪能学习好呢?”
  42岁的郑大姐来自大同。女儿总说在宿舍休息不好,从女儿上高二开始,郑大姐便辞掉了薪水不错的工作来照顾女儿的生活起居,丈夫则留在老家工作供养她和孩子。
  郑大姐告诉记者,现在她每天的作息时间完全围着女儿转。早上6点半起床,给女儿买豆浆或鲜奶、煮鸡蛋;8点买菜,11点做午饭;下午做些零活,下午5点做晚饭;晚上时常出去转一转,顺便接上晚自习的女儿回家;10点钟为女儿弄夜宵,然后守着她做作业;女儿晚上12点左右入睡后自己再睡觉。
  这种生活作息是众多陪读父母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仅坞城村,陪读的父母就多达数百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县市,但为了同样的目标集中在这里,彼此间也经常互相交流高考的信息。
  与郑大姐住同一层的还有另一位学生家长,来自朔州农村。他说,吃的米和面都是从老家带来的。“能省则省,难就难点,全家人都指望着孩子能出人头地呢!就是苦点累点也要撑住。”
  父母用心良苦的背后,是他们坚信,现在照料好孩子的生活,孩子能专心读书,取得有更好的成绩。一些父母坚持认为,“现在的孩子只要学习好,其他什么都可以不管。只要考上大学就行,学会自理那是以后的事。”
  
  无所事事的等待
  学生住进”陪读村”的最大好处是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而陪读家长则很明显感觉到,陪读生活很多时间需要“被填充”。
  张阿姨来自山西忻州,大概一年前,她在山大附中附近的坞城村租了这间不足30平米的房间,每天像陀螺般围着女儿转,盼着她考个名牌大学。这一年里,她不再跟其他同事一样上班,和熟悉的街坊邻居唠家常,更不能随心所欲地看电视。来到太原后,张阿姨的时间更多的是用于“等待”。
  与张阿姨一样,来自太谷的李奶奶刚住在这里时也很不习惯,这里没有认识的老街坊,也没有熟悉的菜市场,更是长时间见不到家人。邻居也一直在换,送走了高三的,又新来了高一的。“楼下原来还有个婆婆,现在她陪读完就回家了。”李奶奶就形单影只了。
  记者走访“陪读村”发现,每天下午,楼前总是坐满了许多“陪读妈妈”。她们坐在太阳底下织着毛线活,偶尔有人说话,话题总离不开孩子的学习成绩、陪读的心情。
  没什么事情好做,是大多数陪读家长的生活写照。除了照料孩子的生活学习,属于自己的生活似乎已经消失了。
  
  梦想与压力共存
  这个略显热闹的村庄,表面上和其他城中村相差无几,但真正走进“陪读村”,你会发现,这里就好像压力锅,里面隐藏着巨大的压力。
  经济压力存在于大多农村陪读家庭,住在李奶奶隔壁的王大姐家就面临这样的问题。
  “到太原后,每天一睁眼,好像什么都要钱。”王大姐苦笑着说,以前在老家,农闲时能去工地打打零工,一个月也能赚上个1500元。吃的粮食自家种,蔬菜地里有。加上丈夫的工资,全家每月就有4500多元的收入。
  来到太原“陪读”后,在外做建筑工的丈夫就承担了所有的经济来源,可就算不停干活,每月工资也不到3000元。前提是还必须跟着好一点的老板,能不拖欠工资。除去房租、电费、生活费,再把两个孩子的学费每个月平摊下来,家里也就所剩无几了。
  经济压力压得夫妻俩喘不过气来,但他们仍然默默地扛着,尽量不让孩子知道。女儿上学压力很大,高一时就被第一批分到了实验班,可因为一次季考成绩不理想,她又被分回了普通班,这让她有很大的挫折感。王大姐回忆那天的情景,她当时还在老家菜地里干活,女儿打来电话,一直在哭,问她什么事情,也不说。放下电话后王大姐赶来学校,女儿还只是哭,什么话也不说。
  “除了学习压力以外,我们的陪读无形中也给了孩子很大的压力。”王大姐无奈地边说边摇头,特别是偶尔听到附近学校有学生因压力大而跳楼的传言,就更加揪心了,言谈之间也特别地小心。
  在两天的采访中,记者接触到十多位陪读家长,但他们都不愿意留下姓名,也不愿意留下照片,“条件不好,怕孩子看到了会有想法。” 来自不同的地方,家长们却有着统一的认识。他们小心翼翼地对待孩子,唯恐一点点变动使孩子情绪受到影响。
  有教育专家表示,陪读现象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还有现行招考制度的指挥棒作用,大家都是为了孩子能够进重点大学,以图增加求职竞争力。正如李奶奶所说:“如果家门口就有这样的好学校,就不用这么老远来读书了!”
其他文献
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核电站危机,现在仍在持续。这也引发了公众对于核辐射、核电技术的恐慌。3月25日,中国低碳能源创业大赛组委会、科学报道沙龙和德国伯尔基金会联合组织了“核安全媒体研修活动”。 在此次活动上,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潘自强,中国疾控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研究员祝汉民针对涉及核安全的诸多问题,向媒体做出了专业角度的解释。    民生周刊:日本福岛核危机到底严
新年过后,每年一次的全国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测试(以下简称“艺考”)陆续拉开了帷幕。2011年在山东、河南等传统艺考大省,“艺考热”出现了 “降温”。但在大多数省份,艺考“大军”有增无减,呈现一片火热景象。大学梦、明星梦让许多追梦少年踏上了漫漫艺考路。在旁观者看来,也许充满着浪漫与艺术气息,但实际上这条路并没有想象中的光鲜亮丽,而是充满了无奈与艰辛。  王强是河北省一所县级中学的美术教师,他已是第三
进入2011年11月以来,湖南湘乡市大学生村官曹杰更加忙碌了,除了要处理村务还要忙碌公司里的事情,工作之余还紧张准备着公务员考试。从大学生到村官的转变,曹杰在转变中感受到农村对他的吸引,为了今后能拥有一个更大的平台为农民服务,他决定报考公务员。同时,也可为自己解决后顾之忧。  像曹杰一样任期将满的大学生村官还有很多。据2011年最新公布的《2011年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显示,全国2006年、200
所谓养生在先,养老在后,养生得当就自然舒缓了养老问题的严重性,养生得法就自然增加了身心的健康和找到农民“看病难,看病贵”老大难问题“釜底抽薪”的最佳对策。  笔者在“民生周刊”2012年第40期里看到卷首登载的《农民养老更需关注》。主要说明农民养老困难重重,要解决有关问题不能单靠家庭的力量,更需要政府的投入和社会的支持。  如今笔者要提出另一关乎农民的现实和迫切问题,那便是“农民养生首需关注”。所
“穿上(护林员)这个褂子,就得看好林子。”这是昆明市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护林员胡汝宽和他的队友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松华坝水源保护区距昆明城区50公里,是昆明市饮用水的主要来源之一。这里群峰突兀、沟壑纵横,但也青山绿水、空气怡人。为了守护这方山林,护林员们每月要巡山10次以上。每年防火期,几乎天天都要翻山越岭,往返步行10多公里。有时,一个人在深山老林里一待就是一天,连找个人说话都是一种奢望。   
6月25日《海峡导报》A8版的“健康日记”,一则标题为《天天玩触屏 磨坏手指软骨》的文章被多个网站转发,几天下来,题目却变成了《女子玩平板手指永久性致残》。  从“‘苹果’一族注意了,得保护好自己的手指……手指软骨被磨损得比较厉害”到“不间断地用手指玩平板电脑,最终导致其手指软骨严重受损,无法正常弯曲和运动,几乎被磨光,并有永久性致残的可能……”文章主人公的病情重了好几个等级,足见谣传的“威力”。
4月18日,演员马伊琍因女儿食用油鱼充当的鳕鱼导致腹泻,在微博上炮轰监管部门执法不力。鳕鱼一时间成为中国食品安全危机中又一重磅炸弹,只不过,这一次涉及的不是化学知识,而是商家的诚信。  如今,各大超市的海产品柜台前已经难觅鳕鱼的踪影,而家乐福、华润万家、沃尔玛等商场负责人均表示,已与鳕鱼产品供应商取得联系,并拿到了供应商出具的产品质量证明书,保证在销产品证照齐全。同时,也将请第三方检验机构对下架的
“马上就办”背后的低效  山东济宁曲阜市政府设立一个机构,挂牌“马上就办办公室”,济宁市委宣传部相关人士表示:“马上就办办公室”是为了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执行力和公信力。在“马上就办”这一政府为提高行政效能的特殊举措背后,是“马上不办”的泛滥。  找公共机构办事成为民众不堪忍受的重负,“正常的程序”永远得不到正常的结果。然而,沉疴数年、迟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在大接访现场领导豪气干云的拍板之下,两分钟便
日前,一则题为《北大校长称美国教育一塌糊涂》的报道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北大校长周其凤猛遭舆论炮轰。然而,第二天的中国青年报称媒体之前的报道有断章取义之嫌。周校长演讲的原话是:“美国的教育对于培养合格的或者说优秀的美国公民,是很成功的,因为为美国培养了那么多人才,把美国建成为一个很霸气的强国;但是,如果从我们现在是个地球村,在培养世界公民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美国的教育是一塌糊涂。”  将一段有前提、
边平山先生最近出版的一套系列画册,其中《人物篇》的封面是一位身披绣有精美色彩的斑斓大氅且挺胸阔步、傲然而行的翩翩士人。相逢之际,但见其高昂的下颌、修剪讲究的须髯,不禁使人为之充满自信的面容和高贵的精神所折服。  魏晋名士流行身着大肘袖袍与束长宽腰带的大管裤,坦胸露怀,以示不惧礼法束缚,追求内心充分的自由洒脱,表现出以嵇康为精神代表的文化阶层,懒于投好权贵的高雅人格。  只有无欲无求、身心松弛,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