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白茶:“优”“思”启示录

来源 :营销界·食品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uan8146067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子商标”模式并不能瞬间拉近“母子品牌”的距离,更不能掩盖安吉白茶行业内企业发展参差不齐、甚至部分企业浑水摸鱼的事实。“母子商标”模式的良性发展,当务之急是要从“子品牌”入手。子品牌应以保护品牌资源为前提,运用现代化的品牌营销策略,高效提升“子品牌”的综合实力,维护安吉白茶这—母品牌的良好形象。
  
  安吉白茶——一株茶叶新秀,仅仅用了30年的时间就从中国茶界的无名小卒成长为茶叶新贵。尤其是在2009年安吉白茶界又富有创见性地提出了“白茶娶妃”这一娱乐化兼具传播力的新概念,使安吉白茶在中国茶界名声大振,也使一直默默无闻的中国茶界倍受鼓舞,可谓是“安吉白茶一片,牵动人心千万”。
  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安吉白茶能在中国茶界迅速崛起,必然有其独特而无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在深入探究安吉白茶快速崛起的成功之道之时,我们更关心目前安吉白茶发展有何独到之处,安吉白茶如何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品牌定位:核心诉求需统一
  
  中国茶有着千年的历史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多而全的茶叶品类、成千上万的茶叶厂家,但却鲜有叫得响的茶叶品牌。而安吉白茶,仅仅用了30年时间就已在中国茶界声名鹊起,跻身至高端茶品牌行列。究其原因,是因为安吉白茶进行了精准的品牌定位。
  定位是茶叶品牌运作的重中之重,没有精准定位就难以形成品牌区隔,难以形成强势品牌。安吉白茶的核心优势就是其精准的品牌定位,将品牌定位聚焦于“珍贵”这一高度。安吉白茶从发现过程、历史记载、独特的地理环境及后期运作的每个环节处处都彰显着安吉白茶的“珍贵”。
  从历史记载上看,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曾说:
  “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簿,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赵佶的观点和描述,无疑为安吉白茶披上了皇家的外衣,顷刻间让安吉白茶“珍贵”且“高贵”。
  而从生长环境看,安吉白茶对生长环境有着其独特要求。安吉地处天目山北麓,群山起伏,树竹交荫,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土壤肥沃,被称为“中国竹乡”,谓之以“茶竹之缘”,也彰显着安吉白茶的“珍贵”。
  再加之,安吉白茶“原产地证明商标”的启用,也有力地支撑了安吉白茶的“珍贵”性。可见,正是安吉白茶“珍贵”的精准定位,树立了其高端茶叶的品牌形象。
  但值得提醒的是,目前“珍贵”这一品牌定位资源,在安吉白茶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安吉白茶的“珍贵”本色,在实际宣传过程中往往存在脱节现象。例如,今年受倒春寒影响,安吉白茶普遍减产。由于对安吉白茶品牌定位的认识不清,整个安吉白茶行业对之没有采取任何系统的造势行动,以强化其“珍贵”这一品牌定位,“涨价营销”的策略性建议也提前夭折,这即是对品牌资源的严重浪费。
  笔者认为,针对上述情况,安吉白茶协会等主管部门应该从保护安吉白茶品牌定位、维护品牌利益出发,为安吉白茶“珍贵”这一品牌定位而服务。安吉白茶主管部门可对区域内白茶实行统一最低限价,并根据白茶在一定时期内的供需状况实时涨价,实现资源的最佳配比,以最大限度维护安吉白茶的高端品牌形象。例如,针对今年的灾害影响,茶叶全面减产,安吉白茶主管部门应当主动发出涨价呼声,进行一系列的品牌营销运作,主动担负起保护安吉白茶品牌资源的责任。
  
  “双品牌”模式:“母子”协调很关键
  
  与国内许多农产品一样,安吉白茶在品牌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农业生产小规模经营与农产品大品牌建设之间的突出矛盾,品牌发展非常困难。为破解这一难题,安吉工商局携手县农业局创造性地使用了“母子商标”模式,也可称之为“双品牌策略”,这是安吉白茶品牌模式的创新之处。
  何为“母子商标”模式?即“安吉白茶地理商标”+“企业商标”=“母子商标”模式。其中,“母商标”主要用来树品牌形象,子商标主要用来明确生产者的职责。使用“安吉白茶”这一母品牌的企业必须是安吉白茶协会的会员,要求包装统一,必须有生产厂名、厂址等要素。而对没有独立品牌的中小茶农,政府相关部门则会引导其加入专业的合作社,统一使用合作社商标,合作社对每个社员的茶园进行分区编号管理,使市场上的每盒安吉白茶都能追溯到单一生产者。安吉白茶“母子商标”这一创新模式完善了安吉白茶质量的可追溯体系,有效避免了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现象的发生。
  经过多年的发展,安吉白茶这一公共的“母品牌”已达到一定的高度,带动了宋茗、千道湾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子品牌的发展。但是,母子商标模式并不能瞬间拉近“母子品牌”的距离,更不能掩盖安吉白茶行业内企业发展参差不齐、甚至部分企业浑水摸鱼的事实。目前很多企业背书“安吉白茶原产地”这一知名商标,事实上产品品质与品牌诉求相差甚远。
  那么,安吉白茶应该如何改变产品参差不齐的行业现状以保证产品品质不断层?如何从“子以母贵”过渡到“母以子贵”呢?
  笔者认为,“母子商标”模式的良性发展,当务之急是要从“子品牌”人手。子品牌应以保护品牌资源为前提,不断提升产品品质,维持安吉白茶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白茶主管部门应该鼓励白茶企业,在创办企业和创造品牌的同时,考虑如何运用现代化的品牌营销策略,高效提升“子品牌”的综合实力,维护安吉白茶这一母品牌的良好形象。
  
  品牌传播:群策群力为上策
  
  相对于其他茶叶品牌历时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发展历史而言,安吉白茶从发现到大面积种植,进而发展成为中国茶界小有名气的茶叶新贵,仅仅用了30年时间。尤其是后10年的快速发展,初步完成了安吉白茶的品牌推广工作、树立了安吉白茶的品牌形象。
  随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的成功注册,安吉白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迅速提升,并形成了产业培育品牌、品牌壮大产业的良性循环。尤其是在2009年,“白茶娶妃”这一概念的横空出世,使安吉白茶不仅跳出了茶叶行业,更将目光放在了世界饮料产业的高度。其影响力延伸至整个饮料行业,甚至连上海星巴克咖啡开始卖茶,不免使人猜想其是否受到了白茶娶妃的影响。可见,这一概念的传播不仅成功宣传了“子品牌”世外茗源,更成功地树立了“母品牌”安吉白茶的品牌形象,将安吉白茶的品牌推广达到一个新高潮。
  资料显示,目前安吉自茶的种植面积已达9.35万亩,年产量800吨,产值7.8亿元,种植户5800户,产业链从业人员20多万人,2008年为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875元。由此可见,安吉白茶的品牌传播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但是,在肯定安吉白茶品牌传播成功之余,我们还需面对另一个事实:安吉白茶行业品牌传播创新力度普遍不高,品牌传播创新工作只受到小部分企业 重视。
  比如,反思“白茶娶妃”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不难发现其诞生、发展、走红,都只是世外茗源“独挡一面”,而非整个安吉白茶行业出面发言。这说明,安吉白茶业的品牌创新意识,并未上升至整个自茶行业高度觉醒的高度。可见,目前安吉白茶行业还处于小打小闹阶段,还处于小部分企业“一头热”的局面。
  笔者认为,要突破这种局面,需要一个强势核心力量来组织、引导。例如在安吉白茶现有知名度和美誉度、品牌传播的基础上,安吉政府可以利用自身优势,调动白茶业内各方力量,群策群力,以集体智慧的力量和切实可行的创新思维引导企业,积极开展一些能促进安吉白茶时尚化、营造安吉白茶品牌创新局面的深层次工作,继续扩大安吉白茶的品牌传播效应。
  除此之外,政府部门应从整个安吉白茶行业出发,积极提高整个白茶行业的创新能力,而不是单单关注某几个龙头企业。要做到这一点,除了企业树立品牌创新意识外,鼓励企业自觉提高品牌传播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政府除了提供积极引导和“硬件”帮助外,可出台相关政策来鼓励安吉白茶企业品牌创新(如提供对安吉白茶企业品牌创新的扶持补贴),以调动行业整体进行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文化:品牌灵魂需延伸
  
  文化是品牌的灵魂。安吉“世外桃源”般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孕育出了独特的白茶文化。
  据记载,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曾写道:“白茶与常茶不同。”2003年,经专家考证,宋徽宗《大观茶论》中提及的“白茶”就是生长于安吉的安吉白茶,确定了那颗百年茶树为“白茶祖”。由此可见,安吉白茶历史悠久,备受宋朝皇帝珍爱,淡雅清香又十分高贵,加之安吉具有的世外桃源般的文化内涵,安吉白茶也仿佛茶叶中的君子。无疑,这将为繁忙的都市人创造了一种使之“身心灵”三者和谐统一的良好的文化氛围。
  然而,安吉白茶文化的发展,可谓喜忧参半。多年以来,除了少数企业对安吉白茶文化进行诠释外,安吉白茶文化一直拘囿于《大观茶论》而疏于创新,茶文化并没有实质性进展。主要表现有:对安吉白茶茶文化挖掘力度不够、茶文化延伸力度不强、文化资源深加工精加工不足等。
  笔者认为,安吉白茶若不能在现有历史底蕴的基础对白茶文化进行积极创新,等于其失去了灵魂。那么,振兴安吉白茶茶文化也将成为一种空谈。因此,安吉白茶界应与时俱进,调动一切可用资源,走出旧思维,走出“故纸堆”。重新审视行业环境,关注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对安吉白茶文化进行差异化创新,实现与历史、人文、自然的“无缝对接”,真正做到品牌文化与时俱进,品牌内涵不断延伸。例如,审视吴昌硕文化、安吉和谐文化,寻求共同点,为安吉白茶茶文化内涵提升提供创新思路。
  
  营销:创新已迫在眉睫
  
  营销模式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以前,安吉自茶农户几乎没有营销观念,大部分白茶以农户“自产自销”的分散经营模式进行销售。近些年,随着安吉白茶行业发展地越来越好,安吉白茶销售开始由“坐销”向“行销”转变。“行销”者的增多,直接促进了安吉白茶行业的不断完善,加快了其市场化、专业化、精细化的进程。
  此外,白茶企业不仅在营销观念和思想方面实现突破,在营销创新活动上也在不断深化。例如,企业网络营销不断完善,选定特定需求用户构建特色网站(如宋茗、千道湾等已建立起针对性强的网站)。
  尽管安吉白茶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营销创新,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新问题。目前,安吉白茶行业存在市场营销策略比较原始,营销渠道规划不清晰,网络营销过于表面化,经销商自由度过大脱离了控制,品牌维护难度加大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首先我们要承认事实,直面问题。其次,要维护安吉白茶的品牌利益,既要保证茶叶品质,又要坚定不移地将品牌定位于“珍贵”之路走下去;再次,要加强对经销商的控制,统一培训,促使其严格按照要求来实施销售工作,杜绝任何形式卖假和造假;最后,要严格按照品牌定位和规划要求,利用白茶世界网等行业领先的平台,将网络营销工作持续推进,保证在提高销量的同时,又能积累品牌资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安吉白茶在营销创新的力度上还不够。既然安吉白茶是通过网络营销而声名大振的,那么应当在网络营销方面继续发力,进一步挖掘网络营销价值。笔者认为,安吉白茶企业应积极构造高搜索量网站,无论以企业名称、产品名称、企业事件、企业长尾关键词、企业与企业间的链接等方式,还是以友情链接、反向链接等方法,消费者均可轻易搜索到该安吉白茶企业的信息。一言以蔽之,安吉白茶企业应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平台,其内容不仅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解决客户的问题、节约企业的成本,更要实现营销自动化(如会员信息数据的自动处理,像EDM自动传播、CPS功能等)。
  诚如一个事物有正反两方面,安吉白茶亦不例外。安吉白茶自身的“优势”与“忧虑”如影随行。安吉白茶行业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这恰恰预示着这个行业还有更广阔的上升空间和发展潜力。这需要聚集各方力量,融合多方智慧,不断运其“优势”来化解其“忧虑”,使安吉白茶成为真正的“中国茶叶品牌样板田”。
  (作者系远卓品牌机构策划总监)
其他文献
7000万营销人,如过江之鲫,熙熙攘攘,皆为利往。有多少人能拥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风采;又有多少人被大浪淘沙,无情地淘尽青春年华。    敢问营销人,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你跟客户一杯接着一杯地喝酒,你不是不知道喝下去会醉、喝下去会吐,但是你还是义无反顾,因为这杯酒里面装的不仅仅是感情,更是销售任务。  如果你有的话,并且还在继续演绎下去,那么恭喜你:你今天还在裸奔……    敢问营
期刊
2003年,中国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在之后的5年里,迅速超过3000美元。到2010年底,这个数值将接近4000美元。  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必然出现消费升级,消费结构将逐步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  当这种消费升级在人口数量为世界之最的中国发生,你能想象到这会对市场造成怎样的影响?  蒙牛的成长就是历史的明证。全国人民一夜之间突然都开始喝牛奶,它形成了一个无比“恐怖”
期刊
成功的食品企业,是依托和运作资源、技术、渠道、资金等要素获得成功的。条件各具特色,路径各不相同,但仍有规律可寻。  以下五种成功模式,可以让食品企业得到一些经验和启发,甚至借鉴。    一、抢占资源型    特产是一种稀缺资源。五常大米、天津鸭梨、新疆哈密瓜、道口烧鸡等本身就是金字招牌。不少食品企业看到了这个金矿,挖到了第一桶金,但是特产资源属于公共资源,按商标法没有一家企业可以独享。于是,许多想
期刊
在波士顿矩阵中,“现金牛”(销售增长率低、市场占有率高)型的业务是应该长期持有的,该放弃的只是“瘦狗”(市场增长率低和市场占有率双低)型业务。但在企业由盛而衰的同时,现金牛也在逐渐向瘦狗转变,最好当机立断地宰杀之。    从果汁到茶饮料到植物蛋白饮料,再到纯净水,汇源始终耐不住成长的冲动,一直在不断扩张自己的战线,极力想摆脱中高浓度果汁的产品单一化模式,进军全系列饮料市场。其实,汇源在战略扩展的同
期刊
中国近两万家的中小白酒企业面临着一个生死抉择:要么温水煮青蛙似的被蚕食掉,要么果敢地跳出包围圈,除此之外的任何第三条道路,都无法成为中小白酒品牌的最佳选择。    中小白酒品牌很难忽视这样一个事实:长期囤居于一池一地,并且有着冲出去的冲动,却又无可奈何于自己的现有地盘被强势品牌所侵扰。目前,中国近两万家的中小白酒企业面临着一个生死抉择:要么温水煮青蛙似的被蚕食掉,要么果敢地跳出包围圈,除此之外的任
期刊
中国食品行业,一路高速发展,却又历经波折;备受多方关注,却又争议不断。而广大的食品企业,也在风起云涌的浪潮中发展着、纠结着——信心与矛盾共存,发展与问题并行,困惑与迷茫皆有。  乐观?彷徨?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看清未来,把握趋势。谁抢占战略制高点,谁就能在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  未来几年,中国食品行业的趋势与格局将会怎样?食品企业如何把握行业走向和市场机遇?  本期专题对中国食品行业的现状及走
期刊
做品牌不是简单的延伸名字,而是建立一种独特的价值,在消费者心智中代表一个品类。    最近,以防脱洗发水闻名于全国的霸王集团扩张到凉茶领域的消息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舆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企业的扩张到底该不该跨界运作。  笔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简单:当然可以跨界运作,但是不能盲目运作。  笔者要提醒企业的是,从战略的高度考虑,当你试图扩张的时候,一定要掌握游戏规则,慎重进入新的行业。    第一,评
期刊
所谓“1+N”模式,是指一个白酒厂家就某一个市场,投入多个品牌、多个产品、多个系列,并由多个经销商经销,集中火力攻打竞争对手;利用品牌优势营造氛围;通过产品组合更多经销商的资源,打击其他品牌,最后使自己成为这个市场最大的赢家。  全国众多正在崛起或者想方设法期待突破的地方白酒企业是白酒1+N模式的忠实拥趸。地方白酒企业在开拓市场时,限于品牌影响力,一般都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耘,偶尔的外出也是战
期刊
要想成为优秀的老板,就必须敏锐地观察到并认真处理好各式各样的第一次,否则就要花几倍几十倍的时间、精力去处理第二次、第三次……    企业管理中什么最重要?笔者认为“第一次”最重要。  首先是因为“第一次”给人的印象最深刻,人们总是很容易记住“第一”,而难以记住“第二”、“第三”,更不用说“第四”、“第五”了。人们都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却很少有人记住世界第二高峰是什么。全世界都在谈论世
期刊
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说:“世界的未来与趋势都是隐含在现实与历史之中的。”白酒行业亦如此。浓香白酒的寡头竞争时代即将结束,多元香型的趋势即将来临。酱香型白酒市场的扩展是一次远行的发轫,也是一个希望的诞生。    酱香白酒的现状    近几年来,已有不少白酒企业看好酱香型白酒,纷纷在这个品类上发力,其中不乏国内一些著名的白酒企业,有的投入巨资开发酱香型白酒,有的选择“一厂多型”的发展模式,相继调整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