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mm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帮助建立时空思维是“构造地质学”课程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为了更好地通过实验促进课程教学,作者总结出目前实验教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学生实验过程缺乏主动性、现有课程考核方式不利于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投入不足、实验教学未与实际有效结合,提出实验教学改革方法:重视实验课,加强构造地质学基本技能培养、让学生参与实验教学过程、实验内容贴近实际地质问题、改进实验的考核方式、传统和现代的实验教学方式综合运用、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设施。
  关键词: “构造地质学” 实验教学 地质构造时空思维
  实验教学是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组成部分[1]。“构造地质学”以地质构造为研究对象,具空间尺度变化大,时间跨度长,而时间与空间思维的建立是“构造地质学”课程的核心特色和关键任务,因而实验教学在地质构造时空思维建立的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2]-[4]。
  在资源勘查工程和地质学专业“构造地质学”教学任务中,实验学时超过总学时的三分之一,体现了“构造地质学”实验教学在地质学类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如何通过“构造地质学”实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帮助时空思维的建立是每个老师最为关心的教学问题[5]-[9]。因此,基于构造地质学理论知识的特点,并结合学科的发展,探索“构造地质学”实验的教学方法,是不断增强“构造地质学”教学效果,实现理论在实践的体现,建立时空观的核心,也是在构造地质学由板块构造向超越板块构造发展过程中进行构造地质学人才培养的关键[10]。
  1.“构造地质学”课程特点及实验重要性
  “构造地质学”课程以地质构造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动力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各种构造地质的形态、产状、规模、形成条件、形成机制、分布和组合规律及演化史,并进一步探讨产生地质构造的地壳运动的方式,规律及动力来源。该课程的丰富构造地质类型多以剖面图和地质图展示,因此,阅读、分析和编制地质图是“构造地质学”教学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帮助学生建立构造地质时空思維的关键。
  地质构造现象的系列变形与变位为地质体空间上的动态演化及变形之结果,只有通过三维甚至四维才能有效展示演化过程。而目前教学过程中展示的地质图和剖面图均为二维,对于刚开始学习“构造地质学”的学生而言,在初始阅读这些二维的地质图和剖面图时,难以很快建立起地质构造的时间与空间思维,如《读倾斜岩层和不整合接触地质图并作剖面图》实验中,平面图显示剖面线南东段和北西地表出露为水平岩层白垩系,而白垩系之下地层在作剖面过程中需基于该区地层的发育、分布特征进行补全,但是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学生难以建立起构造形态三维空间的产出状态,对白垩系之下的地层难以确立。因此,“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须加强实验教学,采用“正”“反”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正”即为从三维到二维的分析模式,通过构造立体模型,建立地质构造的空间结构,以理解地质图和剖面图,而“反”为通过对地质图和剖面图的读图,建立起三维空间模型,恢复空间立体结构[11]。
  地质构造的空间构造和时间演化特征决定了“构造地质学”课程需重视实验教学,只有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紧密结合,重视实验教学,才能进一步促进理论教学,真正达到课程教学目的,才能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真正符合新的专业培养计划要求,培养出具创新精神与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学生。
  2.“构造地质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板块构造向超越板块构造的构造地质学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地质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揭示都是其重要的基础。实验教学作为“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地质构造分析技能、帮助学生建立地质构造思维的重要方式,但目前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尚存在以下问题:
  2.1实验过程学生主动性不够。
  “构造地质学”实验多为读图和作图,涉及构造现象的时空理解。部分学生对理论知识尚未完全掌握,难以建立起地质概念,导致不会读图、不会分析图,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对老师的讲解和实验教材产生依赖性,不愿积极查阅和思考,从而难以达到实验的教学目的,即没有通过实验培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小比例尺地形地质图中求取岩层产状的实验中,课程上讲得很细致而且例题很典型,部分学生在实验作业过程中照搬过程,而未深入理解走向线如何确定,以及走向线相互之间关系,因此在实际解决问题过程中,部分学生感觉无处下手。又如在利用赤平投影方法分析断层滑距的实验中,要建立断层三维空间模型才能更好地判别斜向滑动断层性质及两盘滑动方向的,但是部分学生对平面和剖面的结合方式不愿意仔细思考、不愿意构建三维空间模型,从而对断层两盘滑动方向难于准确判别。
  构造地质学的实验多为作构造剖面图、构造等值线图等,因此每次实验课下作图时间相对较长,部分学生不愿意多花时间在作图上,存在一定的抄袭现象。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不能融会贯通、专业动手能力弱,进而可能无法适应构造地质工作的实际需要。
  2.2现有课程考核方式不利于实验教学。
  “构造地质学”属于资源勘查工程和地质学专业核心课程,学时较多,分别为56个学时和64个学时,其中实验均为24学时,因此将构造地质学分为两门独立课程:“构造地质学”理论和“构造地质学”实验。由于理论课学分多,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论课程的学习,在平时学习和复习过程中对理论投入时间较多。而对实验部分重视程度不够,对各类图件分析方法和作图基本原则掌握不甚全面,使得知识不能灵活任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未得到很好的训练和提高。近几年的理论课程试卷分析显示,综合读图题的失分比例最高,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因次,目前这种课程考核方式不利于人才培养和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难以全面达到教学目的和专业培养要求。   3.6進一步完善实验教学设施。
  “构造地质学”中的断层和褶皱构造类型、断层效应和“V”字形法则等涉及三维空间,而这些用图片很难全面展示其构造特征,因此需借助于三维构造模型和小型实物样品。即建立一个构造类型齐全的“构造园”,设置一次“构造园”观察,并对两三件构造模型或样品进行构造几何学的描述,并展开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探讨实验,将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构造地质学”课程的兴趣,增强地质构造的时空思维。
  4.结语
  从板块构造到大陆动力学的构造理论深入发展,使得构造地质学基础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加强实验教学,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是实现“构造地质学”教学培养目标的主体教学任务之一,也是培养高水平构造地质学人才的基础和关键。
  参考文献:
  [1]司淑梅.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2]周鼎武,赖绍聪,张成立,等.地质学实践教学新体系[J].中国地质教育,2006,15(4):47-53.
  [3]陈骏,胡文瑄,李成.地质学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地质教育,2007,16(1):133-139.
  [4]刘建朝,薛春纪.实践教学是保证地学教育质量的关键[J].中国地质教育,2004,13(1):24-25.
  [5]范存辉.“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27(12):51-53.
  [6]黄德志.构造地质学实践教学与地质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培养[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3(4):65-67.
  [7]王孔伟,张帆.注重实践 深化“构造地质学”教学改革[J].大学教育,2016,6(11):109-110.
  [8]倪金龙,唐小玲,余继峰,等.“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与改革[J].中国地质教育,2007,16(2):44-46.
  [9]胡秋媛,李萧.构建具有石油特色的构造地质学实验教学新体系[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6,30(3):81-82.
  [10]万天丰.论构造地质学和大地构造学的几个重要问题[J].地学前缘,2014,21(1):132-149.
  [11]陈书平,周榆杰,陈晓坤.基于几何学构建本科生构造地质学实习课内容体系[J].教育教学论坛,2017,9(12):29-30.
  [12]孙爱群,牛树银,杨秋荣,等.创建地质构造园地 架设科研教学桥梁[J].中国地质教育,2007,16(4):44-46.
  [13]曾佐勋,索书田,樊光明,等.国家理科基地“构造地质学”教改新进展[J].中国地质教育,2004,13(4):71-72.
  [14]徐亚军,张菲菲,王青,等.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特点分析与启示[J].中国地质教育,2016,26(1):100-104.
  [15]贾承造,雷永良,陈竹新.构造地质学的进展与学科发展特点[J].地质论评,2014,60(4):709-720.
其他文献
以五氧化二磷、甲烷磺酸为反应试剂,均相制备磷酸化壳聚糖;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显示其磷酸根的取代位为6位羟基,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测试磷酸化壳聚糖的取代度为0.22,比浊法测定等电
分析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与物价变动的关系,并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与CPI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验证分析。
2020年10月31日,第四届中国国际透平机械学术会暨展览会(简称CITC)在南昌融创万达文华&嘉华酒店隆重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国际透平机械产业联盟和沈阳鼓风机研究所(有限公司)
摘 要: 大学英语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如何改变以往使用外在控制手段督促学生学习英语转变为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动机,将教师提供的外部动机刺激转化为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求,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本文以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简称SDT)为基础,以大学英语课程模式为研究对象,旨在摸索出真正能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有效促进语言能力内化的课堂组织形式,实现学
快速发展的农业转基因技术正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文章总结了该技术在发展中所呈现的主要特点,分析了阻碍其社会化进程的主要社会问题,并从系统构建社会
对典型的挖掘关联规则的Apriori算法和FP-growth算法进行比较分析.然后,结合临床数据的特点,建议在临床数据关联规则挖掘中采用FP-growth算法.
目的:研究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拔管前白蛋白、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6月—2018年3月收治的3
目的:观察长期使用L-精氨酸(L-NNA)和谷氨酸单氨钠(MSG)后高血压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的变化。方法:建模后每日腹腔注射L-NNA和MSG,于7、30、70d用放免法测
在目前"互联网+"的形势下,电影与游戏的同质同构化趋势越发被显现出来。电影与游戏的相辅相成,归根到底在于虚拟故事文本的基本设定。虚拟世界的魅力何在?这是探讨电影及游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