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留学生”手册

来源 :留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w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留学的低龄化,越来越多的中学生选择到国外高中留学。为了较快地适应国外生活、顺利融入当地文化氛围,“小留学生”必须要做足相关功课。那么,究竟有哪些事项是需要他们特别注意的呢?
  出国签证
  对于签证官而言,为什么不在国内完成高中学业而是去美国读高中的原因是判断学生是否具有移民倾向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通过真实、明确的学习计划才能说明自己出国读书的必要性。有的学生对于将要就读的学校一无所知,也没有清晰的未来学习计划,只是泛泛而谈,这是很难说服签证官的。
  另外,由于在美国读高中很少有能获得奖学金的,加上学生年纪较小,很难通过校园工作获得收入,因此足够的资金是学生办理签证的一个难题。资金的来源不仅要充足,而且要合理,资金的提供人应该和学生有密切的关系并愿意提供资金。学生不仅要能够清楚地说明资金来源,同时携带的资金证明也要完整有效。
  在住宿方面,由于学生的年龄小,不能够单独居住,必须住在寄宿学校、寄宿家庭或者亲属家中,这些都要和签证官阐述清楚。没有明确、合法的监护人,是不能得到签证的。
  校园规则
  美国人很重视时间观念,上课不允许迟到早退,或无故缺席。因为美国的课间休息时间很短,所以学生务必要抓紧时间赶到下一个教室上课。若上课期间有事要出教室,需得到老师的许可,拿到通行证方可出教室。
  诚实是美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观,不诚实就会受到公众唾弃。任何形式的作弊在美国学校里都是严令禁止的。所以,高中生一般都不作弊。因为如果被抓到剽窃、弄虚作假,或抄袭其他学生的作业,那么,他们将会受到严厉的处分,甚至是开除。
  美国虽然崇尚自由,但同时也是非常讲规则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有法规,学生们千万要尊重这些规则。在入学前仔细阅读学生手册(Student Handbook),避免因违反学校纪律而受到严厉惩罚。
  个人特长
  有特长的学生更容易适应美国高中的生活。因为美国高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学习成绩。他们非常喜欢学生在体育、音乐或绘画等方面有特长,或者具有非常强的组织及领导能力。所以,请记住,不要在申请的介绍信里只说你考试的成绩有多好,你的兴趣和爱好才是美国学校真正关注的,哪怕你只是个打游戏的高手,也比一个书呆子更受欢迎。
  医疗保险
  美国的医疗费用非常昂贵,因此有保险非常重要。和中国相比,美国一般的医疗护理也不便宜,一次医生门诊就要花费约200美元。一份全面的保单可以覆盖就诊、住院、医药、开刀、急救护理、X光检查和化验费用。牙科和眼科医疗护理通常需要额外的保险。
  很多学校往往要求外国学生在美国留学期间购买医疗保险。即使有的学校没有这方面的要求,但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强烈建议购买一份医疗保险。当然,根据学生所需的医疗保险程度和个人健康记录,免赔额、保费和共同支付额也各不相同。
  法律法规
  美国对青少年吸烟和饮酒有严格的法律规定,美国高中生(19岁以下)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不允许吸烟和饮酒;如果学校或者寄宿家庭发现学生吸烟或者饮酒,轻则被警告,重则开除。
  个人隐私和账户安全
  和国内不同的是,在美国,一些个人信息一般是不公开的,这些信息包括:社会安全号(SSN)、生日、出生地、父母姓名、家庭地址、家庭电话等。这是因为这些信息经常会被用于验证一个人的身份,如果别人知道了你的这些信息,那么他就很容易冒充你的身份行骗。
  需要保密的个人财产信息包括:银行账号、信用卡号、信用卡过期日、各种在线账号的名称和密码。比较好的习惯是把这些信息记录下来并保存在安全的地方。一旦发生意外,例如丢失了钱包,就可以立刻打电话给银行和信用卡公司挂失,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文化融入
  独立生活能力、与寄宿家庭和睦相处、善于与人沟通、广泛社交,是小留学生能否顺利完成美国高中留学,顺利地考入大学并融入当地社会面临的一大挑战。
  如今,不少家长选择将孩子寄宿在外国家庭,但外国家庭和中国留学生在饮食、文化上有很多需要磨合的地方;运气好的孩子碰到的家庭能把他当自己孩子,运气不好的则要频繁搬家、辗转不同的寄宿家庭。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小留学生在异国家庭里,更需要学会遵守人家的规矩、“入乡随俗”,学会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下主动与房东交谈,尽力营造好的气氛,学会与人沟通、交往、友好相处,学会理解和宽容他人。如此,才能更好地融入寄宿家庭、理解当地文化。
其他文献
赴美读本科中国学生首次超过研究生  第一次,攻读本科学位的中国学生人数超过了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学生人数。2014/2015年,共有124552名中国本科生,较前一年增长12.7%。中国本科生的数量比排名其后的所有六个国家所派的总和还多。在美国的中国研究生人数为120331,较前一年增长了4%。来自中国的非学位学生和选择性实习培训(OPT)学生也分别增长了8.7%和29.1%。  根据今年的开放门户报
期刊
日本的大学由于主要以学术为中心,以培育学子具有高度的教养和专门的能力为目的,因而被定位为培养优秀、精英人才的贯彻国家政策的机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诸国,民间教育的色彩更加浓重一些,大学的门槛相对于日本比较低;而日本本着教育、培养优秀的高端人才为目标,不得不通过提高入学要求来树立权威性,这就是为什么只有一部分条件较优秀的,而不是任何学生都能够进入到日本大学中接受培养教育的原因。这与“入学简单毕业难”的
期刊
5月的倒数第二天正是星期六,我所就读的德累斯顿歌德学院因为本月的教学任务已完成而处于停课状态,而德国人的宗教节日——圣灵降临节也即将来临。  德国学校的停课,德国当地人称为Pause,而我则根据其音译称之为“抛撒”。既然是时间上的“抛撒”,我就不禁想好好地逛一逛德累斯顿周边的一些城市。恰好有在弗莱堡工作的一位朋友邀请我去他那儿玩。于是,我当下就与另一位歌德学院的中国女同学一起买了张周末票直奔弗莱堡
期刊
柬埔寨暹粒省的省府暹粒,与喧嚣的金边相比,显得安静又安全,令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对这座不起眼的小城趋之若鹜的是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吴哥窟。  到了傍晚,大小吴哥要关门送客了,白天走累了,你的心仿佛要回到人间。暹粒很小,不需要搭乘交通工具,夜晚外出也很安全。热闹的旧市场里车水马龙,每个人开始寻找城市的乐趣。  夜市极为丰富,简陋的帐篷底下各家生意都做得风生水起,有本地产的精油、特产香料、四方佛像、包
期刊
什么是双学计划  (Dual study pragram)?  双学计划是一个包括理论和实习结合的的课程。学生在两个不同的地点接受知识:一段时间在公司里实习,一段时间在大学里学习理论知识。这个实习和理论课程相互交替的模式将贯穿整个学习阶段,这就是双学计划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地方。参加双学计划的包括有合作教育大学(UCEs)和应用科学大学(UAS’),以及比较少的普通大学。  什么是合作教育大学? 
期刊
上一波“留学幼童”,还要追溯到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1872—1875年间,由容闳倡议,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学生赴美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12岁。  如果说第一波“留学幼童”肩负着远赴西洋“师夷之长技”的使命,现在的“幼童”出国,则具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他们拥有的教育机会更多元,但前途未卜。  《2015中国留学发展报告》透露,中国已连续五年成美国最大留学生源国
期刊
在低龄留学越来越热门的当代中国,学生出国后发展的两极化明显。有的留学生能适应国外的学习环境,就此成才;有的在国外则深感受挫。在决定留学之前,不妨先作出自我评估。  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外,学生能够独自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找到问题在哪里,然后组织各种资源和人来帮助你解决问题,这才算是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能顺利实现目标,学会预想和预测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解决时,就要思考可以调动多少资源、调动
期刊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高中市场,学生家长究竟该如何选择?  首先分清“国际学校”细分为以下三类:  只招收外籍学生的私立国际学校.,采用全英文授课,不参加高考,只参加国外的AP、A-Level或SAT考试,即可直接申请国外大学。  招生生源地不限的私立国际学校,其中又分两种。一种采用全英文授课,不参加高考,学习国际课程。一旦拿到国际通用的高中文凭,即可以直接申请全世界数以千计的最高学府,不需再参加当地
期刊
留学被认为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它的机遇和挑战都在于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中的不断成长——听得懂课程、听不懂笑话,交得了作业、交不到朋友。积极的留学生将跨文化视作动力,这是享受异国风情的快乐之源;消极的留学生将其视作困难,从而不得不忍受身在异邦的心理煎熬。  2015年10月由启德教育集团发布的《中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调查报告》 指出,价值观和人际交往,仍然是中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最大难关。大部分中国学
期刊
我曾一度疑惑,作为父母,有责任让自己的下一代接受更好的教育。无论富裕与否,他们总是倾尽所有,尽量让孩子们接受更为完善、更为健康的教育。出国留学,几乎是现时所有年轻中产阶级家庭的梦想。我身边不乏有父母在子女年幼时便送出国接受小学寄宿学校的事例。他们并非是逃避养育的责任,相反,他们可能在极为努力地为孩子成年累计的学费生活费努力工作的同时,也要压抑着对子女的担忧和思念。我在新西兰的但尼丁曾遇见这样的一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