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马新“符号矩阵”视野下的彝族民间文学

来源 :凉山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ba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主义认为,是事物的关系而不是事物本身构成了世界。格雷马斯符号矩阵表示世界上的事物除了S1就是S2,S2对应的是非S1,S1对应的是非S2。彝族民间故事《措曲阿玛》系列故事中,设想对应的S1→人,S2→措曲阿玛,非S1→文本中除了人以外的所有意象,非S2→除了措曲阿玛以外的所有意象。想要用格雷马斯符号矩阵来分析民间文学《措曲阿玛》中的意象,来了解这些意象的相互关系,以及背后所蕴含的价值意义,并进一步论证设想是否成立。
  引言
  格雷马斯(1917-1993年)是法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符号矩阵”是他根据法国结构主义创始人列维·斯特劳斯的二元对立模式扩充发展而来的一种符号分析模式,他将列维·斯特劳斯的简单的二元对立,扩充为四元,使得叙事分析的实现更为完善。《措曲阿玛》是彝族民间文学的组成部分,整个以措曲阿玛为中心的系列民间文学,都在刻画一个丑陋的,多变的,可怕的这样一个专门吃人的女性形象。民间文学《措曲阿玛》在彝语中是(co qot a mat )措(co)是指“人”的意思。曲(qot)是指变化,在彝族毕摩经书的指路经中写道,“人死后是有三条道路的,一条是通往祖先圣地(zzywu pu vur)的白色道路(gga mop a qu ji);一条是灵魂(yy hla)变(qOt)成鬼的黑色道路(gge nop a nu0 ji):一条是变成附身在苏尼(Su nyi)身上的瓦撒(wa sa)。”这里的变就叫做曲(qot),是变坏、妖化的意思。阿瑪(a mat)是指老奶奶外婆,老一辈的女人,按照辈分是爷爷那一辈的人,在这里专指老婆婆。措曲阿玛是指人——妖化——老奶奶,也就是一个妖化了的老奶奶。在民间文学中,这位老奶奶以一个丑恶、多变的形象出现,总是无处不在,变成各式各样的东西来迷惑人们,以达到自己想要吃人的目的。这个民间故事多以口头传说为主,传说版本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目前收集到的文本只有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彝族民间故事选》里有四篇关于它的记载和民族文献馆里《民间故事》(apu bbu dde)中有两篇,一共只有这六篇。民间还会有很多个没有被收录进来的版本,想要进一步收集整理这些民间故事。这个故事的版本也在不断的变化演绎,从口头传说到文本收录到不同版本的变化,这个故事源源不断的流传着。本文就选取以收集整理的这六篇文章为研究文本。
  一、《措曲阿玛》中“人”的分析
  (一)与措曲阿吗直接冲突的人
  在收集的六篇文本中,有和“措曲阿玛”直接发生冲突的人。比如选自《彝族民间故事选2》中的文本文本《毕摩和两个姐妹》(bi mox si nyi ax yi xy hlit nyi zha)和选自《民间故事》中的文本《窝嘎古贝》(vo gap mgot bo)中,两姐妹就是与措曲阿玛直接发生冲突的人。文本中有提到,“措曲阿玛在引诱两姐妹时,想要让两姐妹去她们家住时,采取比赛找野菜的方式,谁先装满竹筐就去谁家住(cuo qo a mat vu mop nyi mat nyi zzi te go ne,cuo qoa mt ne,a i nyi zha su zzi si co jieit bbo mu gu da,vo gap go ji hot muddi,ka di mip got jip ne,ka di jie it bbop mu di)。”这里描写了措曲阿玛和两姐妹直接发生冲突。
  选择的文本中也写到“两姐妹从措曲阿玛家逃出来后,躲在在河边的树上,措曲阿玛在河边发现吃掉的是自己的孩子,看到措曲阿玛哭,两姐妹流下了泪,使得措曲阿玛发现了两姐妹,后来经历了一番斗争,姐姐将措曲阿玛杀死了(vu mop nyi mat nyi,cuo qo a mat jie da p0 1a gu ju ne,nbo si bbo tuo ju0 hxit da'CUO qO a mat la si xy gap Xy la go ne,cyp a yi cy ga ze su cy ji op,vu mop nyi mt nyip,cuo qo a mat ngo dde he mop go ne,cy nyit wunyo bbu du la da,cuo qo a mat hxe moptit ddop,wa ne CUO qO a mat si nyi vumop nyi mat nyip ji shy ji go gu june,vu mop un su cuo qo a mt cy si gOsha op)。”这里措曲阿玛和两姐妹直接发生冲突的描写。
  在选择的文本中还有《措曲阿玛和一个农夫》(cuo qo a mat si nyi bo zze muzzy ma),在这个文本中也是有措曲阿玛和农夫直接发生直接冲突描写,“措曲阿玛每天都抢农夫的荞饼吃,最后农夫杀死了措曲阿玛(cuo qo a mat li,bo zze mu zzy ma su di bba wu she zze gO she,wa ne cuo qo a mat bbo zze mu zzy m su ge sy siox)。”这里直接描写了措曲阿玛和农夫发生直接发生冲突。
  (二)与措曲阿玛间接冲突的人
  在收集的六篇文本中,有间接和措曲阿玛发生冲突的。在故事中总有一些人是和措曲阿玛是发生间接冲突的。在文本《毕摩和两个妇妹》(bi mox si nyi ax yi xy hlit nyi zha)中,两姐妹的那个生病的弟弟以及她们的父母是与措曲阿玛间接发生冲突的人。“弟弟生病后,父母因为听信毕摩的话,将两姐妹赶出家门(cuo yie se m su hna da,a da a 111。nyi bi mop dduo njida vu mop nyi mat nyi mgo guo shao)。”这间接上帮了措曲阿玛,与措曲阿玛间接发生了联系。   在收集的文本《几坡时达措曲阿玛时果》(ji po shy da cuo qo a mat shy ggo)中,措曲阿玛和村民以及出谋划策的和尚,都是间接与措曲阿玛发生关系。文中写到,“村里到处都是措曲阿玛,人们想了很久都没有想到对付她的办法。一天村里来了个喇嘛,他给出了建议,村民们按照建议除去了她(cuo qo a mat cy ge ap juo deap ji,hap ga va lur cy ge,ke mu nguonyi nguo xy la ap duo,cy nyi ne,op zzu la mo ma tit la luo,la m cy ma,ji poji di cuo cy ge by luo da,cuo cy la ma ma su hxi mge su mu da,coo qo a mat cuozy si sit go sha o)。”在这里,村民们利用措曲阿玛善于模仿他人的性格,诱骗她们相互砍死了,但是他们并没有直接杀死她,所以措曲阿玛和村民以及喇嘛都是间接发生冲突的。
  (三)与危机有关的人
  在文本《毕摩和两个妇妹》(bi mox si nyi aX yi xy hlit nyi zha)中,“由于一家人弟弟生病了后,去请了毕摩来家里,由于毕摩放了个屁,两姐妹一直笑,所以毕摩就说需要把两个姐妹赶出去,弟弟才能好。父母为了让儿子病情好转,将两姐妹赶出了家(cuo yie se me hna da,bi mo ma mgu sii go la luo,bi mo cy m vur bit da,vu mo nyi m nyi xy go she da,bi mo cy manuo jie ap mu cy nyip m got guo sha ipnyi,se sa duo di。a da a mop nyi,se busa la Xy ka da,ap mu nyi zha su mguo gosha op)。”在這个文本中危机制造者“毕摩”是属于“人”的,但是两姐妹的危机是由于毕摩觉得自己打屁这行为让两姐妹嘲笑了,为了报私仇,才让两姐妹被赶出去的。两姐妹所有的危机都是从被赶出家开始,毕摩也是这一切的危机制造者。
  在文本《毕摩和两个姐妹》(bi mox sinyi ax yi xy hlit nyi zha)中,“两姐妹从措曲阿玛家逃出来,在河边又被措曲阿玛发现了。两姐妹和措曲阿玛各种斗智斗勇后,姐姐把措曲阿玛杀死了,措曲阿玛和自己说的一样,变成各种阻碍的东西,最后两姐妹都被猎人救了(vu mop nyi mn nyiwu,cuo qo a mat jie da po la gu ju ne,Xy li kuo da cuo qo a mat hxe moptit duo。vu mop nyi mt nyi si ne cooqo a mat ji shy ji guo luo,vur mo ma sucuo qo a mat cy si sy o,cuo qo a majjip qot da,vu mop nyi m nyi luo,wa ne vu mop nyi ma nyi.bbo zze ke si hxit
  二、《措曲阿玛》中“措曲阿玛”的分析
  (一)专吃小孩的老奶奶
  《措曲阿玛》系列故事中都有措曲阿玛吃小孩的情节。在故事《毕摩和两个姐妹》(bi mox si nyi ax yi xy hlit nyizha)中,有两个姐妹和措曲阿玛斗智斗勇的场景,措曲阿玛想吃两姐妹,最终不小心吃掉的是自己的孩子。两姐妹来到措曲阿玛家,因为家里的两个小孩子喜欢两姐妹的衣服,所以两姐妹中的姐姐(vu mop ma su)就用衣服来作为交换条件,让措曲阿玛的两个孩子和自己交换了位置,才使措曲阿玛误食了自己的孩子。这个文本中,措曲阿玛虽然最后误食的是自己的孩子,但是措曲阿玛吃小孩的性子是表露无疑了。在文本的最后,措曲阿玛知道了吃掉的是自己的小孩,但在哭过后,还是吃掉了剩下的孩子的手脚和头(cuo qo a mat li cy vu ma si nyi cy ma nge su cy si ngo guo,tat ni cy vitngo gur jju ne,vu m si nyi cy ma ni xyluo cy ga zze ip sip.)这点也是措曲阿玛吃小孩的本陛呈现。
  在文本《措曲阿玛和一个农夫》(cuo qo a mat si nyi bbo zze mu zzzy ma)中,措曲阿玛以自己饿了为由,想吃掉农夫,但又因为怕,只能抢农夫的馒头吃(cuo qo a mat cy ma ,bbo zze mu zzy ma su hxe dda mge she,mguo zze qi si,zze nyi zze qy,mguo nyi mguo jji)。如果故事中的农夫换成小孩,措曲阿玛会直接吃掉小孩,不会等待那么多天,最后还是没有吃掉,只是在心里不断的想吃却不敢。这也是措曲阿玛专吃小孩的侧面佐证。
  措曲阿玛吃小孩,是小孩子的克星,在收集的文本中,要么是正面反应措曲阿玛吃小孩,要么是从侧面反应措曲阿玛有吃小孩的动机。措曲阿玛都是一个专吃小孩的老奶奶形象。
  (二)妖魔化、扭曲的女性形象
  措曲阿玛是构建故事的主体,收集的六个文本中都有措曲阿玛,虽为不同的名字,但将所有跟措曲阿玛有关的民间故事都统称为《措曲阿玛》。故事中的措曲阿玛是个多变的,她可以变化成很多东西来迷惑我们的双眼。比如,在文本《罗促嘎阿路措曲阿玛哄时》(luo cux ga ax lu cuo qo a mat ho shy)中,措曲阿玛首先是变成老奶奶,引诱嘎阿路来家里做客,试图吃掉他。后来变成了蜇人的蜂蜜(jji ddu la bba),被嘎阿路(ga ax lu)收在竹筐里,丢到河里去了。措曲阿玛在和嘎阿路(ga ax lu)各种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曾两次变成蜂蜜(jji ddu la bba)。第一次是在明明被安置在楼上的嘎阿路(ga ax lu)不见了,其实不见的嘎阿路(ga ax lu)上身变成了鹰,腿变成了小竹筐(bo lip),腿一动,措曲阿玛就闻到了味道,以为嘎阿路(ga ax lu)在小竹筐(bo lip)里,就变成了蜂蜜(jji ddu la bba)钻进去了。第二次是因为措曲阿玛被人捡到装她们的竹筐(bo lip),被放出来后,又遇见了嘎阿路(ga ax lu),嘎阿路(ga ax lu)使用诡计让措曲阿玛又一次变成蜂蜜(jji ddu la bba),钻进小竹筐(bo lip)里去了。两次措曲阿玛的变化(qo),都是体现了措曲阿玛是一个能够善变的、凶狠的角色。   措曲阿玛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女性形象。在《毕摩和两姐妹》(bi mo si nyi cuo qo a mat)中,“措曲阿玛在黑夜里磨着指甲,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和两姐妹交换了衣服和住的地方,吃掉了自己的孩子(ke mop ne,cuoqO a mat luo si jit hnop jjo,cy a it sinyi vur mop nyi unt nyi,vie gap si nyiit dde xy bba da su,cy go ap jip mu,cy a ix li,uv nop nyi mat nyi nge de da,cy gap zze)。”在这里,措曲阿玛是一个残酷的代名词,虎毒害不食子呢,这是一个非人的形象刻画。当然故事还有另一个版本是哭后,措曲阿玛把自己孩子的手脚葬了。这些小细节的差异也是故事的收集者对故事的小修饰。
  措曲阿玛是个伪善的,善于模仿人,善于与人打交道的形象。在故事《几坡时达措曲阿玛时果》(ji po shy da cuo qo a mat shy ggo)和《措曲阿玛》中,“村民们知道措曲阿玛善于模仿人,所以白天就在山上,边喝水边用假斧头相互砍,然后放了酒和真的斧头在山上,晚上措曲阿玛就模仿人们,边喝酒边用斧头砍,措曲阿玛都相互砍死了(bap ga cuo cy ge,map hluo mopne,it mgo si nyi vi mop si da rre dduo,ke mop ne,cuo qo a mat ge su la si rre dduo,vi mop siji zzi,cuo qo a mat mge su si sat)。”措曲阿玛模仿人们正是利用了措曲阿玛善于模仿人的性格,灭了她们。
  三、《措曲阿玛》中“非人”的分析
  (一)措曲阿玛
  彝族民间故事当中有一部分是专门写与措曲阿玛有关的故事,都叫成《措曲阿玛》。在收集的文本中除了人以外,最明显的是措曲阿玛。措曲阿玛(cuo qo a mat)在不同的文本中与人发生各种各样的故事,但是最突出的特点是,措曲阿玛是个可以变(qo成各种各样的东西,她也是个善变的、心狠手辣的、善于引诱孩子,并专吃人的形象。比如,在文本在文本《罗促嘎阿路措曲阿玛哄时》(luo cux ga ax lu cuo qo a mat ho shy)中,措曲阿玛首先是变成老奶奶,引诱嘎阿路来家里做客,试图吃掉他。后来变成了蜇人的蜂蜜(jji ddu la bba),被嘎阿路(ga ax lu)收在竹筐里,丢到河里去了。措曲阿玛在和嘎阿路(ga ax lu)各种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曾两次变成蜂蜜(jji ddu la bba)。第一次是在明明被安置在楼上的嘎阿路(ga ax lu)不见了,其实不见的嘎阿路(ga ax lu)上身变成了鹰,腿变成了小竹筐(bo lip),腿一动,措曲阿玛就闻到了味道,以为嘎阿路(ga ax lu)在小竹筐(bo lip)里,就变成了蜂蜜(jji ddu la bba)钻进去了。第二次是因为措曲阿玛被人捡到装她们的竹筐(bo lip),被放出来后,又遇见了嘎阿路(ga ax lu),嘎阿路(ga ax lu)使用诡计让措曲阿玛又一次变成蜂蜜(jji ddu la bba),钻进小竹筐(bo lip)里去了。两次措曲阿玛的变化(qo),体现了措曲阿玛是一个能够善变的、凶狠的角色。
  在收集的文本中措曲阿玛是可以变成很多东西的。在文本《毕摩和两姐妹》(bi mo si nyi cuo qo a mat)中,措曲阿玛一开始出场时,“一个线陀滚着滚着,滚下来,变成了一个小竹筐,滚着滚着变成措曲阿玛(hat jjo ne,xy cy mt ji da lip wu bbola,bbo de bbo dde ne,qo si bo lip maji,bbo de bbo dde ne,qo si cuo qo a mt ji)。”在這里她可以变成线陀、变成竹筐,变成其他的东西。每一个文本中,除了描写人和措曲阿玛以外,总会有措曲阿玛变幻出来的东西。这些措曲阿玛变的东西和措曲阿玛一起归类为“非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文本中的其他意象
  收集的文本中,除了措曲阿玛及其她变出来的东西外,文本中“非人”的意象还有很多。比如在文本《毕摩和两姐妹》(bi mo si nyi cuo qo a mat)中,“两姐妹在杀死措曲阿玛后,被困在树上,两姐妹在等到救援的过程中,先是遇见猎物,请求救援时被拒绝了,然后遇见猎狗,请求救援时也被拒绝了(vu mop nyi m nyi,cuo qo a mat cy nyit si sy gu ju rle,vu mop nyi mat nyisy bo go hxit da,it cy la ap duo,xy te go ne,mi ne ap hlep m go ga xy,ap hlejuo iep nyit zzy di go ne,ap hle ie a mop hne di da go zzy ap hna,wa ne lat ke si ne ji zzy,lat ke juo ip nyit zzy di go ne,lat ke ie lat go di da go zzy ap hna)。”在文本《毕摩和两姐妹》中,“父亲在丢下两姐妹时,让两姐妹一直加爸爸,只要有人答应就不要回头,两姐妹信以为真,边叫边走,最后听不见爸爸的声音往回走到爸爸在的地方时,才发现原来一直答应她们俩的是一只跳蚤,父亲早就不知去向了(a da m su vu mop nyi mat nyi gap gOshap luo te go, vu mop nyi mat nyi juo a da mu gu hnuo bbo di da,a yi nyi zha sujji gu da’gu de gu de mu bbo,wa ne a da gu ke ap jji gu ju nyi,hxi a da si nyi ji jie de go la,cy te go ne,ke shy m ap di g0 ju0 luo,a da ka bo ap jio)。”在文本中有猎狗、猎物、跳蚤等。   在文本中,“非人”的除了措曲阿玛以及措曲阿玛变化出来的其他东西,还存在着其他的意象,这些意象在故事中似乎可有可
  四、《措曲阿玛》中“非措曲阿玛”的分·析
  (一)文本中的人类
  收集的文本中,“非措曲阿玛”的元素最重要的是人,《措曲阿玛》故事中,除了措曲阿玛以外,一定会存在与之发生故事的人。在文本《毕摩和两姐妹》(bi mo si nyi cuo qo a mat)中,“人”这个元素是最多的,有弟弟、父母、毕摩、猎人、两姐妹。这些人主角是两姐妹,但是所有人又是故事中缺一不可的,因为弟弟生病,才引发了毕摩到家里来,因为毕摩的说辞,两姐妹才被赶出家门,因为父母的重男轻女才促成两个女儿流浪在外,这些配角都是促成主角危险的因素。但是猎人,是最后两姐妹被困树上时解救了她们的,是化解危机的,因为有他的存在,故事才有了圆满的结局,有了喜剧性收尾,两姐妹都嫁给了猎人。在文本《几坡时达措曲阿玛时果》(ji po shy da cuo qo a mat shy ggo)中,喇嘛是出谋划策的人,村民是直接实施计划的人,经过和措曲阿玛的一番斗智斗勇,最后让措曲阿玛全部灭亡了。在文本《措曲阿玛和一个农夫》(cuo op a mat si nyi bbo zze mu zzzy ma)中,有个直接与措曲阿玛发生故事的农夫(bo zze mu zzy ma),以及与措曲阿玛间接发生联系的村民们,是村民们为农夫出谋划策,才会让农夫杀死了措曲阿玛。
  在所有的文本中,“非措曲阿玛”的元素,最主要的是人。这些人当中有直接与措曲阿玛发生冲突的,也有间接与措曲阿玛发生冲突的。这些人中,主角当然很重要,但是配角也在不断的推动着故事的发展,使得故事从平静的开端到大风大浪的斗智斗勇最后喜剧结尾,这些都离不开“非措曲阿玛”元素中的“人”元素。
  (二)文本中的其他意象
  收集的文本中“非措曲阿玛”的元素中,除了“人”以外,还有很多的意象。比如,在文本《毕摩和两姐妹》(bi mo si nyi cuo qo a mat)中,有猎狗、猎物、跳蚤、乌鸦、野菜等。在文中,“措曲阿玛拿着自己孩子的肠肠嘟嘟和手脚头去河边时,路上的一只乌鸦一直在她头上叫着你吃了你的孩子,措曲阿玛还不相信,一直跟了很久,措曲阿玛才发现自己误食了自己的孩子(cuo qo a mat ne,cyt jie a yi cy ga zze su cy go ap jji da,cy a yi vur hxit si nyi xy luo cy si xy ga go bbo,ge mop go ne,a jji m qi da vo go she,nit a yi ne ga zze mu hxi go she,mi li cuo qo a mat go ap nji,wa ne ge de ge de mu,cuo qo a mat cy a yi cy ga zze su cy si mgoo)。”在文中,和乌鸦一样起到促进作用的是野菜(vo gap),“措曲阿瑪遇见两姐妹时,想骗两姐妹回自己家住,以达到吃掉她们的目的,于是提出比赛找野菜,谁先将竹筐装满就去谁家住,后来经过比赛,措曲阿玛先找满了,她们都去了措曲阿玛家住,也给措曲阿玛提供了吃掉她们俩的方便(cuo qo amat vu mop nyi mat nyi he mop go ne,ayi cy nyi m zzy si bbo da ga zze go sha mu gu da,a yi nyi zha Su juo,vo gap mguo bbo mu di,wa ne cuo qo a mat mi mguo ji da,ji ge cuo ao a mat jie itbbo o,cy mu ne cuo qo qo a mat nyi a yinyi zha su zze sa o)。”在收集到的文本中,《措曲阿玛》故事中都存在“非措曲阿玛”的元素,这些元素中最为重要的是和措曲阿玛发生直接或间接冲突的人,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配角,但是这些配角又在不断的推动着故事发展,这些主角和配角一起组成了完整的故事。
  结论
  《措曲阿玛》系列故事中选取已经查询到的六篇民间故事,用雷格马斯的“符号矩阵”来对他们的结构进行解读,对几个大同小异的民间故事进行结构解读,将几个复杂的故事变成简单的S1、S2、非S1、非S2的关系。将故事中意象“人”的当成S1,“措曲阿玛”当成S2,文本中除了人以外的所有意象当成非S1,除了措曲阿玛以外的所有意象当成非S2。故事中的意象简单化,符号化,能更快的了解故事的内容,正确解读彝族民间文学,对彝族民间文学的传播和文化继承有着重要的作用。彝族民间文学《措曲阿玛》故事结构符合雷格马斯的“符号矩阵”中的四元关系,借用四元关系能够更好的解读《措曲阿玛》,使其更加便于其他人了解,故事得以传承和发展。
  (责任编辑:李慧)
其他文献
走进石别村  彎弯的小路引向热情的壮家  干栏式楼群让相机一次次闪光  石块垒就的墙从东延伸到西  从北延伸到南刷亮许多困倦的目光  古老的楼群古朴的盛装  原汁原味的壮族歌舞  闪烁着古文化的光芒  生态腊肉 生态蔬菜  现春的糯米粑现甄的花糯饭  飘香的包谷酒把壮家食文化展现  观之一舞食之一餐终身难忘  走进石别村走进壮家村落  走进一种文化一种韵味  清新的风吹过来一切变得坦然  观焚人歌
期刊
木里记  我们要去木里。  头一天晚上,她像个真正的旅行家那样翻出她的背包,抖掉灰尘,往背包里塞入牙膏牙刷,毛巾和衣服,还有一双干活穿的平底鞋——她准备好了要爬山。她在常年居住的地方爬了五十年山,又准备去爬另一个地方的陌生的山。  她把脏毛巾拿去洗了再洗,生怕毛巾上的污渍泄漏了她的身份。她翻出压箱底的新衣服,那些衣服有的是我买给她的,有的是妹妹买给她的,还有的是她二姐买给她的,这所有衣服从前都不穿
期刊
质朴的行动比巧妙的言词更能打动人心。    乾隆十七年,皇太后60寿诞的万寿恩科,殿试结束后,主考官照例将前十名考生的试卷上呈皇帝,等待钦点状元。评卷大臣们一致推秦大士为一甲一名,但最终结果还得由皇帝亲自定夺。秦大士是南京士子,自幼聪明好学,10岁便能写诗作文,25岁考中举人,而且写得一手好字,的确才华横溢。  看到秦大士的文章,乾隆当即折服,论真才实学,今科状元非此人莫属。但是,当乾隆看到秦大士
期刊
那一天,传闻中午时分小城将有一场轻微的地震。没有人相信,也没有人恐慌。他们想,这怎么可能呢,我们这里几百年来从来没有发生过地震。  男人是中午听到这个消息的,他笑一笑,继续忙自己的事情去了。他一直要忙到下午五点,即使午饭,他也会在办公室里简单地对付。女人在工厂里“三班倒”,中午时候,她刚刚下班回到家里不久。  那天中午,男人突然很想回家看看。一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打出租跑个来回,男人完全可以在家里
期刊
十五、传说故事  越西城的西山上面有几座高大而巍巍的群山,其中有座最高的山叫铧尖山,此山很高而且相当陡峭,老远望去是一座比天还高的山,一般的鸟雀都很难飞不过去。在越西坝子上有个跛子牵了一只三条腿的羊,说是要让羊过山去吃草,很多人都跑来看稀奇。阿苏拉则刚好从甘洛回来路过此地,看到这个跛子的举动后,深深被感动了,为了成全这个跛子的心愿,于是,阿苏拉则就顺手拿出匕首砍下了一节松枝,特意接在此羊的断腿处,
期刊
1.花开时节,有赏花的心情。    2.几岁的孩子会玩高级游戏,觉得你很笨,非要教你。    3.有很够分量的情敌,你却不战而胜。这是棋逢对手或物有所值的含义之一。    4.在你打扮得最漂亮的那天,在街上偶遇你很在乎的人。    5.在你觉得幼稚的时候,有一个比你大的忘年交;在你觉得你自己老气的时候,有一个比你小的忘年交。    6.有人背后称赞你,被你无意听到或者有人转告你。    7.收拾书
期刊
你是不是太过信任别人,总是见到好的一面然后迅速下正面的结论?你是不是一谈恋爱就立刻被关心与爱慕的浪潮打得神魂颠倒?你是不是着迷于一位王子或公主,一有空闲就和对方在一起,不断用电话或网络交谈,要不就是满脑子想着他或她?如果是这样,你应该回头看看自己过去的记录。如果你过去谈过几场这种梦幻的爱情,但最后却演变为噩梦,那么你可能是为了逃避过去的痛苦,而将自己的理想投射在一位普通的青蛙王子或公主身上。  唐
期刊
一位连队指导员正在给战士上一堂如何缓解心理压力的课。他拿起一杯水,问战士:“你们认为这杯水有多重?”  战士们面面相觑,不知道指导员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答案从50克到500克不等。指导员说:“这杯水自身到底有多重并没有多大关系,我们要考虑的是你得拿着它多长时间。如果我只拿一分钟,那是轻而易举;如果让我拿一个小时,那我的右胳膊就会酸痛;如果让我保持这个姿势拿一天,我可能就会被你们送进卫生队了。
期刊
老王经常口腔溃疡,经中医师辨证后,属肝肾阴虚型。大夫便给知柏地黄丸服,并让他用淡盐开水送服。老王没有在意,不是干嚼硬吞,就是用开水送服,两个星期过去了症状也没有好转。后来,按照大夫所说的,用盐水送服,过了几日就好了。大夫告诉他,盐水具有引经作用,能引药入肾,增强疗效。老王这才恍然大悟。
期刊
彝族是一个以艺术的眼睛观察世界,哲学的思维看待世界的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文脉里,以无比的想象力、创造力,创制了数量众多、传播广泛、神奇幻化的述源诗。这些发韧于古代社会充满神力怪乱的艺术魅力和哲学思辩的诗歌,是彝族远古诗歌的绝响,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审美价值。数千年来,作为彝族文化智慧,生生不息地在彝族乡土民间传承,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一、述源诗——博葩  在彝族文化语境里,“博葩”是一个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