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席卷世界的经济危机持续一年有余,人们渐渐发现本次“灾难”的始作俑者美国受到的伤害并不如预期那么巨大,这要从美国的市场化制度谈起。
2007年底至今,金融市场起伏跌宕到今天的结果,使得人们似乎已渐渐对各种坏消息产生了一定免疫力,变得不那么敏感。
有些人或许会想,为何本次“灾难”的始作俑者美国所受到的伤害并不如预期那么巨大,为何美国在遭遇这一系列冲击后,至今还能维持“AAA”标准的信用评价;而同时其他国家却遭受到更多、更大的损失。而同时美元的汇率也并未见大跌,经济保持相对良好的运转,虽然在4月份,美国50个州中有44个州工作职位减少,并导致25年来最高的全国失业率-8.9%。
中国一些学者经常会陷入一种误区,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和美国“区区”二百多年的历史作对比,可在整个世界多次经历了各种战争或动荡后,美国却是现存最古老的联邦制国家,也是主要大国中唯一一个近百年内未在本土遭遇过战乱的国家,更不用提美国在综合实力绝对世界第一的宝座上,盘踞了至少半个世纪。
这一切都保证了美国机制成熟,应对危机相对自如,以及规避风险的能力。首先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移民国家,其政策的开放让各种族人甘心留在美国本土,为这个社会的发展添砖增瓦。即使目前经济遭遇危机,有政客酝酿推动限制外来人口工作机会,但还是遭遇各大公司的反对,极有可能不了了之。
其次,美国一直以来大力推动的全球化市场,在这次危机中为美国本土分担了绝大多数的风险,当众多国际公司遭遇困难纷纷调动海外市场资源以挽救美国国内市场,就导致了一系列对于他国的损害,比如发生在英国金融市场的状况,而同时出口型国家又不得不因为美国的问题推迟,或者取消原已签订的合同,为美国的市场萎缩买单。
再次,一直以来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美国市场对于各种金融工具的熟悉掌握,也决定了其在与他国竞争中绝对不会吃亏的态势,即使因为对金融工具的滥用直接导致了这场危机,可是众多美国公司却可利用过去几年合同内的条款从国外公司补仓,比如这次中信泰富合同内澳元汇率的巨亏,和刚披露出来的国内航空业集体在原油期货的亏损(相比较欧美一些航空公司的巨额盈利)。这些在美国各种智库的运筹、策划、推动下的国家战略,使得美国至今能维持它在世界上的绝对优势。
和中国相比,美国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和中国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美国并没有多少国有企业,这缘于曾经因国有化所导致的企业效率低下、活力不足、众多腐败问题,这也让近期美国政府对企业的救助和接手踌躇再三,并保证监管之外的不过多干涉。同时因为市场的巨大灵活性和容错度,在几个巨型公司倒闭后并未真正带来对美国市场的毁灭性打击,未对美国经济主体伤筋动骨,长期来看反而促使了金融体制的进一步发展,也诞生了一系列的新型的小型公司来争夺留出来的市场空位。
白宫在这一段时间接连推出的新政策,包括能源减排、信用制度的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这样一种信息,就是在修正错误路线的同时,进一步保证美国经济的发展,比如能源减排就考虑到就业问题:仅仅提出了在2000年基础上17%的二氧化碳减排,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号召显得诚意不足;而信用卡问题上也仅限制了发卡公司过多过快的调整利息,对潜在的信用卡危机进行调整的同时也并未打击信用卡的发放和使用问题。
在美元汇率上让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美元的相对坚挺,可当怀疑到美国自身操控汇率的时候,却又抛出因国际交易使用美元产生出巨大需求的理论,可以说各国对美联储大量印钞以挽救经济的举措表达异议时,又不得不惊叹美国对于经济和市场的强大控制力—几千亿美元的泛滥竟然在汇市上惊不起太多水花,可以说在对于货币与经济的平衡控制上,美国的政治与法律制度、市场与法律制度有机成熟的运转体系在其背后起着极其巨大的作用。
说到美国的失业率,大家经常要拿加州举例,可实际上这和中国所面临的情况相差很多。过去35年来,加州一直有着“黄金之州”的美称,长期提供众多的工作机会和经济支撑,并在2007占有13%左右的美国GDP指标,可却突然间领军美国各州失业数榜首,并身负600亿美元的债务。
这一切显得不可思议,可是如果了解美国州政府的运作,却变得极为合理。因为联邦制的原因,美国各州具有极大的自主力和执行权,同时因为美国金融体系发达,大多数州政府选择采取金融公司的形式来支配和运营自身的收入,比如发行本州债务、拍卖未来税收权,甚至可以成立基金炒作股市、房地产等。
加州作为典型,并用其自身的法律优势进一步推动自身收入,比如过去几十年里,采用税收差别机制让1%的富人提供加州40%的税收,这一切在经济繁荣时让加州占据着美国最富州的位置。可当市场走低,不仅政府自身的投资收不回来,更在税收上因为富人的损失而严重拖累了加州的税收总额,产生恶性循环,演变到至今的地步。
值得深思的是,美国联邦政府并未急于救助加州,反而顾虑一旦伸出援手可能损害到美国整体的“AAA”信用评价,可见其与州之间关联性的特殊性,这也是为什么加州等地的危机并未对美国整体造成那么大影响,有别于广东对于中国的关系。而一旦加州形势接着恶化,如果之后将要推出新一轮的加州债券未能筹得足够款项,美国中央政府还可以购买一种叫做Registered Anticipation Warrants(RAWs)的工具(来保证取得加州未来的优先税收权),以此援助加州,可见金融的市场化体系又如何巧妙平衡着美国政府体制间的关系。
美国政府一方面救“近火”,一方面又化“危”为“机”地前瞻未来,进行一系列结构性变革以进一步提升自身体制的功能。比如对于教育产业的投入持续增大,预计2009年花费8697亿美元用于教育,而各大学由于多属于私立学校,能调节控制自身结构度过难关,比如裁员、更为严格发放奖学金、出售自由产业等。同时准备加大力度进行医疗改革和保险改革,也为未来进一步提升美国人的生活保障。
对于市场经济制度充分和成熟的应用,直接促成了美国的强大,但这在某种意义上又是不可复制的,缘于美国特殊的政治体制。虽然不具有可比性和效仿性,但我们真正应该学习的,还是美国对人才和教育的高度重视,美国凝聚了全球各地的优秀人才,这可以说是美国今天的繁荣和巩固的根本性因素之一,而在危机中进一步提升对教育的投入,这才真正彰显了美国智库这些精英们和决策者们的远见卓识。中国,从中又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
2007年底至今,金融市场起伏跌宕到今天的结果,使得人们似乎已渐渐对各种坏消息产生了一定免疫力,变得不那么敏感。
有些人或许会想,为何本次“灾难”的始作俑者美国所受到的伤害并不如预期那么巨大,为何美国在遭遇这一系列冲击后,至今还能维持“AAA”标准的信用评价;而同时其他国家却遭受到更多、更大的损失。而同时美元的汇率也并未见大跌,经济保持相对良好的运转,虽然在4月份,美国50个州中有44个州工作职位减少,并导致25年来最高的全国失业率-8.9%。
中国一些学者经常会陷入一种误区,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和美国“区区”二百多年的历史作对比,可在整个世界多次经历了各种战争或动荡后,美国却是现存最古老的联邦制国家,也是主要大国中唯一一个近百年内未在本土遭遇过战乱的国家,更不用提美国在综合实力绝对世界第一的宝座上,盘踞了至少半个世纪。
这一切都保证了美国机制成熟,应对危机相对自如,以及规避风险的能力。首先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移民国家,其政策的开放让各种族人甘心留在美国本土,为这个社会的发展添砖增瓦。即使目前经济遭遇危机,有政客酝酿推动限制外来人口工作机会,但还是遭遇各大公司的反对,极有可能不了了之。
其次,美国一直以来大力推动的全球化市场,在这次危机中为美国本土分担了绝大多数的风险,当众多国际公司遭遇困难纷纷调动海外市场资源以挽救美国国内市场,就导致了一系列对于他国的损害,比如发生在英国金融市场的状况,而同时出口型国家又不得不因为美国的问题推迟,或者取消原已签订的合同,为美国的市场萎缩买单。
再次,一直以来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美国市场对于各种金融工具的熟悉掌握,也决定了其在与他国竞争中绝对不会吃亏的态势,即使因为对金融工具的滥用直接导致了这场危机,可是众多美国公司却可利用过去几年合同内的条款从国外公司补仓,比如这次中信泰富合同内澳元汇率的巨亏,和刚披露出来的国内航空业集体在原油期货的亏损(相比较欧美一些航空公司的巨额盈利)。这些在美国各种智库的运筹、策划、推动下的国家战略,使得美国至今能维持它在世界上的绝对优势。
和中国相比,美国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和中国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美国并没有多少国有企业,这缘于曾经因国有化所导致的企业效率低下、活力不足、众多腐败问题,这也让近期美国政府对企业的救助和接手踌躇再三,并保证监管之外的不过多干涉。同时因为市场的巨大灵活性和容错度,在几个巨型公司倒闭后并未真正带来对美国市场的毁灭性打击,未对美国经济主体伤筋动骨,长期来看反而促使了金融体制的进一步发展,也诞生了一系列的新型的小型公司来争夺留出来的市场空位。
白宫在这一段时间接连推出的新政策,包括能源减排、信用制度的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这样一种信息,就是在修正错误路线的同时,进一步保证美国经济的发展,比如能源减排就考虑到就业问题:仅仅提出了在2000年基础上17%的二氧化碳减排,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号召显得诚意不足;而信用卡问题上也仅限制了发卡公司过多过快的调整利息,对潜在的信用卡危机进行调整的同时也并未打击信用卡的发放和使用问题。
在美元汇率上让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美元的相对坚挺,可当怀疑到美国自身操控汇率的时候,却又抛出因国际交易使用美元产生出巨大需求的理论,可以说各国对美联储大量印钞以挽救经济的举措表达异议时,又不得不惊叹美国对于经济和市场的强大控制力—几千亿美元的泛滥竟然在汇市上惊不起太多水花,可以说在对于货币与经济的平衡控制上,美国的政治与法律制度、市场与法律制度有机成熟的运转体系在其背后起着极其巨大的作用。
说到美国的失业率,大家经常要拿加州举例,可实际上这和中国所面临的情况相差很多。过去35年来,加州一直有着“黄金之州”的美称,长期提供众多的工作机会和经济支撑,并在2007占有13%左右的美国GDP指标,可却突然间领军美国各州失业数榜首,并身负600亿美元的债务。
这一切显得不可思议,可是如果了解美国州政府的运作,却变得极为合理。因为联邦制的原因,美国各州具有极大的自主力和执行权,同时因为美国金融体系发达,大多数州政府选择采取金融公司的形式来支配和运营自身的收入,比如发行本州债务、拍卖未来税收权,甚至可以成立基金炒作股市、房地产等。
加州作为典型,并用其自身的法律优势进一步推动自身收入,比如过去几十年里,采用税收差别机制让1%的富人提供加州40%的税收,这一切在经济繁荣时让加州占据着美国最富州的位置。可当市场走低,不仅政府自身的投资收不回来,更在税收上因为富人的损失而严重拖累了加州的税收总额,产生恶性循环,演变到至今的地步。
值得深思的是,美国联邦政府并未急于救助加州,反而顾虑一旦伸出援手可能损害到美国整体的“AAA”信用评价,可见其与州之间关联性的特殊性,这也是为什么加州等地的危机并未对美国整体造成那么大影响,有别于广东对于中国的关系。而一旦加州形势接着恶化,如果之后将要推出新一轮的加州债券未能筹得足够款项,美国中央政府还可以购买一种叫做Registered Anticipation Warrants(RAWs)的工具(来保证取得加州未来的优先税收权),以此援助加州,可见金融的市场化体系又如何巧妙平衡着美国政府体制间的关系。
美国政府一方面救“近火”,一方面又化“危”为“机”地前瞻未来,进行一系列结构性变革以进一步提升自身体制的功能。比如对于教育产业的投入持续增大,预计2009年花费8697亿美元用于教育,而各大学由于多属于私立学校,能调节控制自身结构度过难关,比如裁员、更为严格发放奖学金、出售自由产业等。同时准备加大力度进行医疗改革和保险改革,也为未来进一步提升美国人的生活保障。
对于市场经济制度充分和成熟的应用,直接促成了美国的强大,但这在某种意义上又是不可复制的,缘于美国特殊的政治体制。虽然不具有可比性和效仿性,但我们真正应该学习的,还是美国对人才和教育的高度重视,美国凝聚了全球各地的优秀人才,这可以说是美国今天的繁荣和巩固的根本性因素之一,而在危机中进一步提升对教育的投入,这才真正彰显了美国智库这些精英们和决策者们的远见卓识。中国,从中又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