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探索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情境维系着学生的认知、动机、兴趣和意志信念。良好的情境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教学活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中,教师应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情境教学是在当今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方法,什么是“教学情境”?怎样的情境被引入课堂才有效?这些都应该成为我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思考的问题。我们只有对“情境”的本质含义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对“情境”在小学教学课堂中的价值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才有可能正确地运用“情境”来组织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
  一、创设质疑情境,在主动探索中发展思维
  教学中积极创设质疑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自主质疑、主动探索,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重要教学手段。教师在讲课时要处处设疑,要善于在关键之处设疑,在易错之处设疑,在模糊之处设疑。要淡化自我权威中心意识,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使课堂上处处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谁能在2、20、200后填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将它们连接起来?学生感到很新奇,纷纷议论。有的说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2米=20分米=200厘米,有的说加上元角分可得2元=20角=200分,此时教师提出能否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于是学生得出2元=2.0元=2.00元;2米=2.0米=2.00米,验证这几个数之间是否相等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小数性质。这样创设情境,形成悬念,培养学生对知识探究的能力和习惯。学生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享受到创新的乐趣。
  二、创设矛盾情境,在比较中发展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制造“矛盾”,使学生的认知过程产生不协调,推动学生在争论中去解决问题,各抒己见,让他们的认知过程彼此交火碰撞,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启迪他们创造的灵感。
  例如:在教学“约分”时,当学生用12/18表示出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后,我没有急于引导学生去认识什么是约分,以及如何去约分,而是进一步要求学生通过画图表示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几分之几”这一关系。结果,不出所料,绝大多数学生都老老实实地把一个长方形平均数分成18份,并给其中12份涂上阴影,以表示男女生人数之间的关系。这时,我不动声色,接着出示如下两题:①五年级有男生150人,女生20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②学校有男生1000人,女生120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同样要求学生在算出结果后,通过画图来表示两者的分率关系。面对需要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200份和1200份这一艰巨任务,学生望而却步了。见时机成熟,我及时引导他们思考,仔细观察男、女生的人数,想一想,除了平均分成200份,1200份以外,能不能使平均分的份数少些,但也能准确表示出男生占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学生稍作思考恍然大悟:150/200不就是3/4吗?1000/1200就是10/12,也是5/6,12/18也就是2/3,它们只需要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6份和3份,便可以准确地表示出男女生人数之间的分率关系呀!就这样,原本枯燥、乏味的约分知识,通过画图这一方法,使学生在矛盾冲突中自己悟出来了。
  三、创设交流情境,在合作中发展思维
  数学教学中,交流与合作是现代教育的精髓。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好问题,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讨论,创设各种形式的交流情境,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在个体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经过分析、比较、筛选,发现最佳思路、解法或结果,使个体思维在集体智慧中得到升华。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预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大小全等的梯形,课堂上启发学生自己根据学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动手拼一拼,看能不能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学生动手拼摆,很快发现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原梯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原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于是推导出了公式: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当我提出是否还有别的方法?有的学生便讲出自己的方法,即用一个梯形沿中位线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推导出计算公式。我给予了肯定。学生通过一起思考,一起试着剪拼图形,一起讨论,在想、做、说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融合,结果学生们拼出了多种图形,不但得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更重要的是发展了思维。
  四、创设想象情境,在思考中发展思维
  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知识的理解就越有创见。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想象与创造性思维有密切联系,它是人类创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为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供机会。如学习比的知识以后,根据班级里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4,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4,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4/7,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1/3……通过想象,进一步沟通比和分数的联系。通过想象,训练了学生突破空间进行思维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更具跳跃性。
  五、创设生活情境,引发探究欲望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能够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生产和生活中选取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实例或模拟场景,能使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学生产生迫切的解决问题的欲望,可以很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只有入景,才能生情。让学生溶入到教师创设的情景之中,让学生觉得自己就是其中的主人翁,我们的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超市购物”时,可在教室里设置一个模拟超市,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扮演售货员、顾客,进行买卖。通过活动,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激发了学好数学的欲望。又如在教学“连加连减”时,我就创设了一个实际情景,与学生一起做开汽车的游戏。我当司机,让学生做乘客,先上来5个学生。汽车开动,我问学生现在汽车上有几个人?(5)个。新安庄到了,停车,又上来几个阿姨,汽车再开动,我问又上来几个人?(3个),现在汽车上一共有几个人(8个)。又到一站,停车,下去了4个学生,我问现在汽车上还有几个人?(4个)。这样抽象出算式5+3-4=4。游戏如此反复轮流做了几次,使每个学生都有参加的机会,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不觉中融入到探索新知,为新课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六、创设操作情景,让学生动起来
  实践操作能使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性质和规律,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操作情景,尽量为学生提供动手摆弄的实践机会,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发现或创造出来,掌握思维方法,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做学生思维的保姆,不能简单地将知识传授给他们,而要努力地拓展研究的时空,让学生在广阔的、开发性的时空中,让学生通过摸摸数数、折折拼拼、剪剪补补、比比、量量等演练,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果实。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不要简单地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去告诉学生圆的特征,而是根据学生急于动手的心理,让学生把圆形纸片折一折,再把折痕画一画,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说一说。在学生动手实践,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揭示圆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在这一新知的获取过程中,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又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和自主意识得到了一定的开发。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操作不仅仅停留在活动的表面,而是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又在思考,学生参与了获取知识形成及发展的全过程,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了获取知识的方法,而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综上所述,情境可以使学生有如临其境的感觉,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同时又能拓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并逐渐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适当的时候将情境引入小学数学课堂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其他文献
摘 要:园林绿化树木养护管理是绿化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从树木的修剪、林木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论述了园林绿化树木养护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为园林绿化工作者提供了第一手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  引言  城市园林绿化能净化空气质量,具有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分泌杀菌素、吸收有毒气体、阻滞尘埃、降低噪音、调节温度、润湿空气等作用。因此,城市园林绿化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
期刊
福建永定县烟草生产上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烤房、燃料不足,特别是采收至腰部时,叶片大、雨水多、成熟快,急需采摘烘烤。由于烤房不足,烘烤技术复杂,因此烂在田里的烟叶和烤坏损
目的:探讨APP/PS1转基因AD模型小鼠肝叶部分切除术后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Drebrin、PSD95蛋白和胶质细胞表达的变化。  方法:3月龄APP/PS1转基因小鼠136只随机分为五组:3月
福建永泰县是一个山区,田少而田块又小,水田绝大部分是山垅梯田,土质差,作物收获量低。尤其是96,545亩的烂泥田(占全县耕地面积33%),由于靠近山垅,田底地层结构较松,一般的
摘 要:朗读有助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朗读能力的形成,朗读技巧的掌握和运用,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不断反复训练才能提升。所以,语文教师要有耐心、恒心,采取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和途径,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语言训练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朗读,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政府在经济法方面的规定也在不断地完善,因此有关经济法责任理论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和重构。经济法的责任是指做出违反经济法法律法规的行为,其主体必须承担具有强制性的经济法律法规义务。  关键词:经济法 责任理论 反思和重构  法律责任通常由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这三大责任,并且各种责任与各部门的法则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是经济法作为新兴的法律部门,在司法实践中
期刊
摘 要:结合我国有关企业已经开展的有关压力型锚杆抗拔的实验,再针对基于岩层方面,该实验还是空白的状况,与某大学之前进行的有关传统拉力锚杆和岩层里的压力型锚杆进行抗拔力的对比试验结合,通过研究相关参考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看法,对压力型锚杆的杆体进行设计,作品用于下面的实验,并在实验中找到了有关P-s的曲线原理,从而对两种锚杆所具备的的荷载传递性进行简单的比较,与此同时,也对影响压力型锚杆的承
期刊
摘 要:面对目前经济下行的诸多压力,煤矿的发展可谓是步履维艰,安全宣传工作也面临着巨大考验。煤矿的宣传工作是提高安全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安全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关键词:煤矿;安全;宣传工作  一、煤矿安全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煤矿的安全宣传教育是在煤矿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安全理念、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的综合反映,对全体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加以影响和规范,最大限度地提高安全意识,从而确保安全生
期刊
浙江中部地区,一般肥源较差,土壤肥力基础不高,在改变耕作制度后,肥料缺乏是当前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在1956年大面积扩种连作稻时,为了解决晚稻缺肥的困难,在浙江兰溪
水地小麦在春季追施速效性的氮素肥料,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根据今年河北藁城县7个追肥对比的结果,每亩追施15斤硫酸铵的,比不追肥的平均增产13.1%,每亩多收45.6斤小麦。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