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消化外科学术会议纪要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b88191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7月12-14日,由《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和《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部承办的"第七届中国消化外科学术会议"在重庆隆重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学浩教授、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姜永茂编审、第三军医大学王云贵副校长、第三军医大学科研部徐迪雄部长、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李景波院长出席会议开幕式.本次会议规模空前,全国1100余名专家和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消化外科领域最新进展和前沿技术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本次会议以"夯实基础,规范创新"为主题,通过专家讲坛、山城论剑、中青年专家论坛、手术录像等形式进行了专题演讲.其学术内容丰富,展现形式多样。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食管腺癌与鳞癌、正常食管组织淋巴管密度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20例食管腺癌组织标本、同期手术切除的24例鳞癌组织标本及20例食管腺癌癌旁组织作为正常食管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D2-40单染法检测食管腺癌组织中的淋巴管,D2-40/Ki-67双染法明确是否存在增殖的淋巴管,分析食管腺癌与食管鳞癌、正常食管组织淋巴管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佳选择,但因供肝来源严重短缺,大多数患者在等待供肝过程中死亡,而人工肝支持系统辅助治疗可在短期内改善肝功能,在患者肝移植前起到桥梁作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辅助治疗可替代肝脏的部分生物合成、解毒和代谢等功能,稳定各项生理生化功能,减轻肝脏负担,为肝移植做好准备.随着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广泛应用,新型人工肝支持系统不断问世,并逐步克服旧系统的不足以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但是不可避免地存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因腹上区反复疼痛半年于2011年3月1日入院.入院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功能检查无异常,腹部平坦,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凝血功能,血、尿淀粉酶以及肿瘤标志物检查无异常.B超检查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胰头强回声光团,胰管扩张.CT检查示胰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和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治疗非肥胖型(BMI< 30 kg/m2)2型糖尿病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BMI< 30 kg/m2的4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15例患者行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Sleeve+ DJB组),27例行腹腔镜Roux-e
胆道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经窦道胆道镜取石改变了胆道术后残余结石需要行多次手术的弊端,已经成为治疗术后残余结石的理想途径和首选方法[1-3].但是,如不慎致窦道内胆道引流管滑脱,可导致窦道闭塞[4].此时如不能及时再通窦道,则需要进一步行ERCP或手术治疗,很大程度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医疗费用.2001年7月至2012年5月我院对23例胆道引流管滑脱致窦道闭塞的患者进行了X线监控下导丝引导的气囊扩张窦
残胃癌一般是指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等行胃大部切除术后5年以上,或胃癌根治术后10年以上残胃发生的原位癌.因腹腔镜残胃癌根治术切除率低故操作仍困难.虽然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技术趋于成熟,但关于腹腔镜残胃癌的报道仍较少.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在完成700余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基础上成功施行腹腔镜残胃癌切除术18例,其结果显示:腹腔镜残胃癌切除术技术上安全可行并有满意的近期效果,已掌握
外科决策与外科决定是2种不同层次的策略.前者是领导和管理人员决定外科整体发展方向和水平定位,不在本文讨论之中.后者是外科医师在治疗时所作的决定.这些决定有对有错,外科医师只能希望决定对时多,错时少.但是否每一个错误的决定,都是外科医师医疗疏忽所致呢?21世纪外科的手术效果往往达不到患者或其亲友期望的结果,其主要原因包括:(1)在资讯爆炸年代,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涌现,外科医师往往难以掌握每一项新知识
目的 观察丹参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磷酸化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2d(p-elF-2a)和caspasel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对照组5只,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丹参预处理组各25只,后3组大鼠再根据缺血再灌注时限(0、3、12、24和72h)分为5个亚组,每组5只。采用动脉夹钳夹肝蒂45min后,使血液复流的方法制备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正常对照
期刊
目的 探讨采用带蒂大网膜覆盖高危性肠道吻合口周围预防吻合口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33例具有肠道吻合口瘘高危因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采用带蒂大网膜覆盖吻合口周围分为两组.改良组(带蒂大网膜覆盖吻合口周围)患者69例;对照组(带蒂大网膜未覆盖吻合口周围)患者64例.手术由同一组医师完成,肠道重建均使用同一家公司吻合器吻合,肠道
目的 探讨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LAGB)后并发症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1年6月天津市南开医院行LAGB随访2年以上的83例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腹腔镜下放置胃束带,使束带上方形成1个容量约20 ~ 30 ml胃小囊,将注水泵埋于剑突下腹直肌前鞘浅面.在术后4周根据患者体质量变化、餐后症状及上消化道造影情况,对胃束带进行注水调节.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