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策略

来源 :当代县域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率市场化从根本上改变着银行业的整体生态环境,作为中小金融机构的农商行在经营品牌、资金实力、网络科技、金融人才方面与大型银行比较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冲击,更新观念、调整战略势在必行。笔者结合威远农商银行情况,就利率市场化下,如何正确面对压力与挑战,如何完善和调整组织架构,全面实施资产负债管理,建立定价机制,寻求发展机遇谈点粗浅看法。
  利率市场化最实质的结果是加剧了金融机构间的市场竞争、缩小了利差,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现有的经营格局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考验的是金融机构的定价能力、经营管理能力、风险管控能力和金融创新能力,它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决定着中小银行是否能“活下来,走出去”,是对传统金融的颠覆。它是金融改革的必经之路,但农商行在推进利率市场化中面临不可忽视的问题:利率定价的组织架构和定价体系不完善;资产负债管理粗放,传统的业务结构和客户结构不能适应市场化的发展;定价机制不健全,定价工具缺乏,面临定价风险;创新不足,产品单一,盈利水平下降;员工队伍素质不能迅速应对市场化的挑战。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强化宣传,增强客户和员工对利率市场化的认识。一是积极引导客户自觉接受和认可利率市场化。一般的商品市场、消费者对价格差异和自主选择早已习以为常。但在金融市场上,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客户已习惯了定价一致的存款,差异不大的贷款定价,有种“价格”依赖,利率市场化必须得到客户的理解与配合。二是要引导员工敢于承担风险定价的责任与差异化价格对经营的影响结果。由于市场化后,价格独立判断,在此过程中定价高了就可能导制客户流失,损失市场份额,低了可能造成经营受损,无法覆盖经营风险;在自主定价与维系客户之间权衡,把追求客户数量,追求市场份额,转向其他更为综合的目标上,精细化的定价管理,形成市场为主体,客户为主体的理念,改变员工过分依赖“高利润,高收益”的传统思维和“做了再算”的盲目价格状态,训练员工用市场变化面临的定价和收益变动的思维方式思考经营。
  ——强化体制和机制建设,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一是完善利率定价决策机构。总行设立董事会领导下的“利率定价管理委员会”,负责确定全行利率管理的方针、政策、审议和决定利率定价的规则、流程、完善授权、内控制度及其他利率管理办法。定期研究利率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定价策略,动态进行差异化定价。二是完善利率管理的制度体系。落实牵头、定价支持部门、完善存款、贷款和中间业务的定价办法,严格有序开展合格审慎评估等工作。三是完善定价流程、按照资产、负债业务分类分别提取目标数据,确定浮度测算,与宏观经济和本地市场结合,提出定价依据。
  ——强化精细化管理,增强议价的精准性。一是强力推进净利差管理。将银行内部资金中心与业务经营单位按照一定规则全额有偿转移资金,达到核算业务资金成本或收益等目的。业务经营单位每笔负债业务所筹集的资金,均以该业务的FTP价格全额转移给资金中心;每笔资产业务所需要的资金,均以该业务的FTP价格全额向资金管理部门购买,对于资产业务、FTP价格代表其资金成本,需要支付FTP利息;对于负债业务、FTP代表其资金收益,可以从中获取FTP利息收入。二是充分发挥FTP系统的作用。要加快推进FTP系统上线,首先要依托FTP系统改善FTP管理模式,明确FTP剥离和集中利率风险的核心功能定位,弱化其他政策导向功能。在人才培养到位和省联社系统上线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其次是利用FTP系统分离利率风险,建立科学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将利率风险从日常经营中分离出去,交由专门的利率风险管理部门进行专业的监控和管理。
  三是利用FTP系统引导产品价格,将利率风险从业务部门分离出来,通过这个过程形成包含市场风险的资金价格,只要再加上信用风险准备费用分摊以及预期收益,就可以为业务产品确定合理的价格。对客户按照社区、商圈、公司类、个人类进行细分,同时将产品进行对应,分机构、分条线进行核算,由“做了再算”转型为“算了再做”。
  四是利用FTP系统优化资源配置,建立FTP系统后,可以系统地分析不同业务和不同产品的边际收益,为农商行细分客户市场、筛选金融产品,界定部门利润提供依据,使经营从粗放向集约化经营转变,从而提高经营效益,增强竞争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五是优选FTP的系统模式,实行多重资金池模式,针对存款、汇款、票据、不同类型的贷款制定不同的FTP价格,包括信用风险溢价、营业税费、作业成本等,在指标设计上通过收集反馈意见和本行核算考核要求,科学论证,确定业务需要的指标口径,提出系统意见需求,设置指标满足定价和考核需要,从而增加定价的准确性和考核的科学性。
  ——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增强自我发展和抗风险能力。一是优化资产组合。在有限资本约束前提下,保持资产业务风险与收益的平衡统一,投资组合配置上,在考虑流动性的基础上更加要注重投资的盈利能力。二是优化负债结构。当前状态下降低融资成本和保证流动性来优化负债结构,同时加强负债的可控性,严禁盲目、被动负债。三是加强资产负债的组合匹配管理。优化资产负债,要以流动性、资本充足率和资产负债率等进行组合匹配,主要采取FTP(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资本成本、考核指标等进行调整。以经济资本配置为基础,提升自我发展和风控能力。
  ——强化业务创新,开发新产品,增强盈利能力。一是调整信贷结构。立足于原有市场定位的基础上,按照当前刺激供给和消费两大板块,加大投放、创新品种;二是用好用活富裕资金,将资金业务范围和领域扩大,在保证流动性的基础上,配置一定量的债券和做一些短融业务。如票据、基金、理财等;三是创新负债的替代型产品。如保险、理财、债券等;四是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改善盈利结构。抓好债券回购买卖、票据代理、分销等各种投资、融资业务,为企业办理代买代卖等。利用O2O惠生活平台,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抓住一切有利机会,努力挖掘客户资源和可能合作的业务,延伸对客户的服务,提升服务综合性,增强盈利能力;五是用活政策,加大对资本市场、保险市场、融资租赁等行业的渗透。由传统的支付、融资功能,向资产管理、财务管理、保险、经纪、投资等方面综合发展。
  (作者单位:四川威远农商银行)
其他文献
兴文以创景区品牌为引领,建特色镇村为亮点、重绿色生态为基础。要始终坚持抓业态培育、旅游引领、实体项目的三产互动、三产相融。着力完善旅游要素,全力提升旅游惠民水平,做到住要有特色民俗,食要有特色餐飲,游要有特色体验,购要有特色商品,娱要有特色活动,行要有特色畅通。
期刊
近年來,沐川县联社在做好扶贫小额信贷试点和推广工作的同时,创新金融扶贫方式,补齐扶贫信贷产品短板,助力贫困户产业发展和早日脱贫。到2017年2月末,投放涉农贷款132242万元,占各项贷款的96%。其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26545万元,占全部贷款的19.27%;发放扶贫小贷、富农贷、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等扶贫类贷款1233笔6561万元,占全部贷款的4.76%。
期刊
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如大海奔流,不曾停息。尽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在全球范围内似乎已平息,但“余震”所引发的主权债务危机、欧元危机、乌克兰危机纷至沓来,让欧洲、乃至世界经济形势在未来发展中仍旧充满变数。欧洲“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顾问委员会成员米卫凌(Willem Middelkoop)是一位非常成功的金融家,他的《大洗牌:全球金融秩序最后角力》一书以独到的见解分析了他对国际经济形势
期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晓明:制造业不能一味智能化  中国制造业的体系较全、规模较大、门类较多,所以要根据制造业的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路径,不能一味地强调智能化,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找最适合的技术。未来根据行业的特点、规律、不同的发展阶段来出台更加精准、适用的政策效果会更好。  中国社科院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货币政策需要平衡多重目标  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可能有助于
期刊
走进四川省蓬安县杨家镇伏岭村,新修的村道水泥路通到村民家门口,住在半山腰的唐大礼家正在盖着新房,旁边的圈舍里8只羊贪婪地吃草,想着再过不久就能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房,牛羊能卖不少钱,唐大礼格外高兴:“多亏了信用社的2万元扶贫小额贷款,新房子也盖了,牛羊也买了,今后的日子应该是越过越好了......”唐大礼生活的改变只是蓬安农信金融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  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四川省蓬安县联社认真贯彻脱贫
期刊
推进扶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业和农民。近年来,四川省巴中市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创新,着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和农村整体面貌加快转变,促进巴中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全面小康,探索出了一条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新路子。  着力实施“六个盘活”  ——着力盘活农地资源。近年来,四川省巴中市流转农村土地99.2万亩,实施集中规模经营连片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近6
期刊
绵阳,古称“涪城”“绵州”,自古有“蜀道明珠”“富乐之乡”的美誉。是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科技城。  健康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关系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本。健康服务业围绕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提供服务,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作为中国唯一的科技城,绵阳市是如何推进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当代县域经济》记者日前专访了绵阳市卫生计生委主任何承平。  保障民生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期刊
“美丽广元,小康利州,幸福家园”,共建共享全面小康是利州区城乡居民共同的梦想。定位利州统筹城乡发展,利州区委、区政府把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作为主目标,把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作为突破口,突出小城镇和新型社区建设,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渠道,激发生产活力,保障社会公平,为实现全面小康筑牢基石。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广元市利州区委书记刘襄渝。  科学统筹城乡发展  记者:利州区作为广元市城区所在地,如何发挥区位
期刊
自四川省天全县实施两大工程以来,在省、市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林业部门的指导下,经过天全县林业部门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两大工程各项任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3年,天全县被评为“国家生态示范县”,2009年纳入“全国120个森林分类经营试点县”“四川省10个林业产业重点县”“四川省25个林业产业培育重点县”,并成功申报为“四川省52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
期刊
面对经济“新常态”,在经济增速换挡期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邮储银行泸州市分行始终坚持发展的主题不动摇,坚持走普惠金融与商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在转型、升级、创新中做了不懈努力,探索了不少新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经营模式转型升级  邮储银行泸州市分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战略,以个人商务贷款、中小微企业贷款为依托,通过引入政府、专家、媒体多方参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