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现状研究

来源 :体育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对从事基础教育实践工作的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师范教育演化为教师教育,重心为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逻辑分析及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国内外相关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研究成果为基础,并以“中国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标准”,进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方向探究,为采用客观、合理的方法录用、选拔、考核、评价福建省中学体育教师提供参考资料。
其他文献
《隋志》有《中论》六卷,至南宋合为二卷。今所见《中论》各版可以归为四个系统:黄纹本系统、《两京遗编》本系统、杨德周辑本系统以及《龙溪精舍丛书》本系统。黄纹本系统之《小万卷楼丛书》本校正错讹衍脱,是传本《中论》中最善者。《两京遗编》本、杨德周辑本与《龙溪精舍丛书》本都保留有不同于黄纹本的大量异文,具有重要之校勘价值。
为了利用好大学图书馆的空间资源,服务于学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以支持学校的“双一流”建设,运用文献调研法、比较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以及价值共创理论和空间服务理论等研究理论与方法,探讨融合线上虚拟空间和线下实体空间的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新模式。提出构建融入教学共创服务、合作科研共创服务和人格化学科服务的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并从整合学科服务资源、打造科学学科服务平台和强化学科馆员团队“智脑”功能与感知体验三个角度提出建设策略,以提高大学图书馆学术信息资产价值、提升学科空间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地方文献是公共图书馆重要的特色文献之一,其中,特种地方文献的研究价值尤其突出.上海浦东图书馆“浦东历史票证”项目中的票证基本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对研究浦东的历史文化具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藏明刻本《永乐南藏》共计9266册,10591卷。它是目前广东体量最大、刻印年代跨度最长、流传最复杂、牌记题记众多的佛经文献,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可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重要的实物资料。
促进社会平等和包容性发展是图书馆与生俱来的属性,亦是其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根本任务。为促进社会包容发展,美国图书馆界开展顶层设计,构建相关战略体系,组建专门的工作团队,强化社区合作与协同、强化专业框架及工具的开发与应用,积累一定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图书馆在借鉴其经验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对服务政策和内容的审查,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落实图书馆的包容性服务,并不断提升馆员包容性服务水平和能力。
陆漻为清初著名医生、藏书家,有《佳趣堂书目》一书,著录超过1 500种书籍,均系其个人收藏。现在简介陆漻生平、《佳趣堂书目》版本的基础上,以《郋园先生全书》所收《佳趣堂书目》为本,重点研究其著录方式、分类特点及学术价值,兼论陆漻的藏书偏好与阅读兴趣,并分析其原因。
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人类发展必备的关键素养。新时代的信息素养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信息检索课不仅要给大学生教授信息检索的知识,更要培养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获取、分解利用和判断能力,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大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能力结构。本研究结合各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检索课的情况,尝试使用自主教学和课内翻转教学方式,构建更利于提高大学生核心素养的信息检索课模式。通过信息检索课自主教学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素养,达到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信息意识、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等多种关键能力的目标。
学校武术教育区别于一般体育教育,而两岸同胞同根同源,通过两岸学校武术教育经验的交流,能在促进武术发展的同时推动两岸文化交流,有助于两岸同胞的文化认同。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非结构式访谈法、实地调查法、抽样调查法对台湾省南部的35所中小学武术教育开展现状进行调研,研究发现,台湾省在学校武术教育开展中有着丰富经验:外聘优质武术教师、以传统武术为主要教材来源、武术认知途径多元化、“教”“管”组织有序、组织家庭力量积极参与。根据大陆学校武术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寻求本土优秀武术教师、优化教材选择、武术教师回
以2017、2019年世界游泳锦标赛中男子100 m仰泳决赛运动员的比赛数据和技术分析为依据,利用视频解析法、数理统计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运动员的比赛数据参数及技术特征,进一步了解目前世界级男子仰泳运动员的技术特点,找到技术发展趋势,为今后我国男子100 m仰泳项目提供数据支撑和技术方向。结果表明:两届世锦赛男子100 m仰泳决赛运动员的转身15 m用时有显著性差异(P值为0.041<0.05),呈减少趋势;出发15 m时间出现增加的趋势,其余指标均呈现出逐步减少的趋势。结论:新式仰泳出发
功能性动作筛查作为一种运动风险评估工具,在体育、军事等领域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其可靠性也受到质疑。文章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FMS的可靠性及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发展性观点。结果表明:FMS体系中评分者可靠性最高,现有评分体系与14分评分阈值不能适用于所有运动模式,受试者损伤史、年龄、身体活跃度和活动能力等其他因素与FMS评分有较强关联;FMS在身体功能检测、运动损伤预防中有一定作用,但仍存在盲区;在后续发展中应参照多种影响因素,进一步完善评分体系,并针对不同动作模式设置相应的FMS阈值,从多方面增强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