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PBMCs和角质形成细胞对胃蛋白酶消化前后的β-溶血型链球菌的反应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i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链球菌M蛋白在银屑病发病中的可能机制.方法:以胃蛋白酶消化前后的链球菌悬液作用于银屑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s),用MTT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反应;应用3H-TdR掺入法检测链球菌对人角质形成细胞株Colo-16的作用.结果:银屑病患者PBMCs对胃蛋白酶消化后链球菌悬液的增殖反应明显下降(P<0.05),然而,即使是消化后的链球菌也可以引起银屑病PBMCs增殖反应(P<0.05),而正常对照组没有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增殖反应.胃蛋白酶消化前的链球菌可以抑制角质形成细胞DNA合成,消化后的链球菌
其他文献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Ag/S/C共掺杂纳米TiO2,用于光催化降解气相乙醛。XRD分析结果表明掺杂纳米TiO2均为锐钛型晶相,BET测试表明它们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UV-vis吸收表明S和C掺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 ,IBD)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其发病机制
目的:研究是否存在大肠原发癌与相应淋巴结转移灶胸苷酸合成酶(TS)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收集石蜡包埋的大肠癌组织51例,淋巴结转移组织21例,正常大肠组织15例,大肠腺瘤组织8
修复先天性唇裂104例临床观察附属医院口腔科马迎春谭玉辉王海宁王陈我科近十年来共收治唇裂104例,现将治疗修复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4例病例中,男性68例,占65%,女性36例,占35%。年龄
目的:通过对6名大学生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递增负荷运动,研究一次性力竭运动对心率及血细胞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Polar心率遥测仪全程记录运动中的心率,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65例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资料分析.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率15.
目的:观察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角膜中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Ⅱ型受体)的变化。方法:异体角膜移植:30只SD大鼠与30只Wistar大鼠相互进行右眼角膜移植。自体角膜移植:10只SD大鼠与10
利用高分辨X射线衍射(XRD)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GaN基蓝紫半导体激光器中的n型AlGaN/GaN超晶格在铟背景下进行生长对器件的晶体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分别测量了(0002),(1011),(101
褪黑激素(Melatonin)调节大鼠脾免疫功能的初步观察附属医院放疗科束凯俊严丽荣解剖教研室狄荣科马瑞刘益仁微免教研室李卫党哺乳动物和人类体内存在免疫─神经─内分泌调节网络,已为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