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模型的中文命名实体识别方法研究

来源 :信息通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ei881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条件随机场、长短期记忆模型、BiLSTM-CRF和使用Bert预训练字符向量的BiLSTM-CRF四种命名实体识别模型。方法:分析比较四种模型在人民日报数据集和MSRA数据集上对人名、地点和机构三类实体的识别性能。结果:单一神经网络LSTM在缺乏训练数据支持的结果表现不如CRF,而使用了Bert预训练字符向量的神经网络即使使用较少的训练数据仍能获得较其他模型更好的结果,在人民日报数据集和MSRA数据集上的F值均达到0.9。结论:单一神经网络模型在缺乏训练数据时有较大局限性,使用Bert预训练字符
其他文献
在我国,盲人的交通出行是一项不容忽视的民生问题,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在对盲人行走场景进行仿真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红外光反射技术和语音播报技术设计一款具有安全且及时避
电信云资源池作为承载核心网虚拟化网元的基础设施层,是5G业务顺利开展的基础,其建设方案与演进方向受到业界广泛关注。文章从5G业务特征入手,分析电信云资源池的网络需求,比
深度学习中神经网络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使非约束场景下的人脸检测不再困难,于是人脸关键点的检测逐渐成为人脸检测的关注点,但目前为止较少算法具备对人脸关键点的检测能力。YOLOv3作为精度和速度均表现优异的算法,同样不具备关键点检测的能力。因此,文章提出基于YOLOv3的人脸关键点检测算法,该算法对YOLOv3改进,设计关键点损失函数,实现对人脸关键点的定位,最终实现YOLOv3在人脸检测中同时输出人
随着网络数据量的迅速增长,传统数据处理方式的推荐算法已经不能满足互联网发展的需求,为了追求推荐精确性与人性化,协同过滤算法以其更高的推荐满意率逐渐取代其他推荐算法
目前卫星地面测试存在着测试系统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准备和搭建耗时多、专用测试设备通用性不强等问题。针对某卫星的测试需求,设计了一套具有高集成度、自动化、面向快速
现有的网络模型在复杂场景中暴露出针对中小目标检测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针对该问题对目标检测领域较流行的SSD网络模型进行了改进。有以下两方面:(1)针对浅层卷积层的语义信息丰富度不足和浅层信息丢失问题,采用残差网络方法对Conv4卷积单元进行改进,并将Conv4_3和Conv5_3的特征图进行了特征融合,设计了新的SSD网络模型。(2)针对Conv7层的特征图细节信息丢问题,将其与Conv3_3特征
针对传统LT码在窃听信道中窃听者截获效率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双LT码编码的防窃听方案。该方案在传统LT编码的基础上,将第一次LT编码得到的部分码字作为第二次LT编码的信源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