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护分离”是洗护头发更好的选择

来源 :消费者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uke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洗护发产品市场,品牌众多且概念纷繁。
  消费者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款?“无硅油”洗发水大热的真相又如何?
  2015年8月20日,著名日化美妆研究机构——美研创新株式会社代表取缔役社长杨建中博士接受《消费者报道》记者专访,就洗护用品的现状与热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建议消费者在洗护头发时,最好洗护分离。
  消=《消费者报道》 杨=杨建中
  “洗护分离”是大势所趋
  消:目前市场上,洗发水的功效概念繁多,比如生发、去屑、止痒、柔顺、营养、清爽等,这些概念是否有清晰的分类依据?
  杨:可以从“针对头皮”与“针对头发”的角度对洗发水宣称的功效予以分类。生发、去屑、止痒、去油等概念是针对头皮的宣称;柔顺、油、不开叉、不伤发、防干枯、看着湿摸着软、直发坠美的感觉等则是针对头发的功效。
  这些功能概念是厂家对消费者的需求调研多年而归纳总结的,对选购洗发水肯定会有一定的帮助。
  从科学角度而言,头发是死的,头皮是活的,头皮是本,头发是表,头皮护理才是护发的根本。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头发,尤其是长发女性,其头发状态对整体美观乃至心理状态都有很大的影响。
  “针对头皮”与“针对头发”两类概念的同时存在是必要的。
  消:如何看待“洗发水要分男女”这一说法?目前市售的男女洗发水之间,婴幼儿与成人洗发水之间有什么区别?
  杨:一般来说,市售洗发水都是可以男女共用的。但男女的头发和头皮也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
  首先,女性的头发一般较长,染发和烫发的比例也较高,总体来讲女性头发受损的几率更高,对于护发的要求会更高。
  另一方面,男性人群中油性头皮的比例相对较高,产生头屑几率也因此更大,所以,市场上的男性专用洗发水往往是以去屑、清爽为主打概念。
  婴幼儿洗发水首先需要追求的是温和、低刺激,如无硫酸盐、乃至无防腐剂的洗发水。当然,成人,尤其是头皮比较敏感的人群也同样需要温和的洗发水,但市场上这类产品还很少,所以才会出现有些成人(比如孕妇)也选择婴幼儿洗发水的情况。
  婴儿洗发水的另一个特点应该是易于冲洗,不需要过多地追求柔顺效果,此外也要考虑包装及香味上的趣味性。
  消:洗发与护发是密切相关的,您认为“洗护合一”与“洗护分离”哪个更适合追求理想洗护效果的消费者?国内外的现状如何?
  杨:从技术角度讲来,“洗”是要将头发上的油污等“拿下来”,“护”则是要护发成分“放上去”。“洗”和“护”可以称得上是一对矛盾。
  “洗护合一”产品在1988年左右走向市场,因其使用方便而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但由于技术上存在着上述矛盾,这类产品在洗和护方面都无法做到尽善尽美。比如一款护发效果相对较好的洗发水,其对皮脂的清洗效果可能比单纯的清洗香波要低三分之一左右,同时,其护发效果又要比优质护发素低三分之一以上。
  因此,对追求理想洗护效果的消费者来说,“洗护分离”才是最佳的选择。目前,日本洗发水和护发素的市场占比基本是1比1,中国市场这一比例已经从十年前的约7:1变化为3:1左右,说明市场正在逐步向“洗护分离”方向发展。
  “无硅油”兴起
  消:您如何看待近年兴起的“无硅油”大潮?无硅油产品适合哪类发质的消费者?
  杨:我个人是抱着积极的心态来看待“无硅油”产品的兴起和流行的。
  硅油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用于洗发水,依靠其极高的性价比迅速占领了柔顺剂的首席位置,但由于硅油自身的惰性,不少消费者担心硅油可能会堵塞毛孔,造成头发的厚重感,甚至是脱发。另外,硅油几乎无法生物降解,这也可能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
  30年来,洗护发产品从单纯追求“顺、爽”的感觉,发展到注意洗得安全健康。因此,“无硅油”产品可谓应运而生。
  但需要强调的是,单纯为了降低成本而跟随潮流去掉硅油的做法是违背消费者利益的。
  正确的做法是从头皮健康的角度出发,采用温和、低刺激的清洗剂;使用可以替代硅油的植物来源护发油脂;添加对头皮护理有效果的成分。
  目前来讲,无硅油产品可能更适合于有头皮减负和护理需要的消费者,但随着替代硅油的柔顺技术迅速发展,相信无硅油产品可以适用于所有消费者。


  消:最近有人在热议,说洗发水应该先打泡再揉洗,直接涂抹到头发上容易造成脱发。您如何看待这一说法?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在使用习惯上有什么显著差异?
  杨:洗发水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其中的表面活性剂把头发和头皮上的油污乳化,将其拉入水中后一起冲洗掉。先打泡或者直接在头发上起泡,对于清洗效果来讲应该影响不大。
  至于说先打泡可以减少脱发几率这一说法,我估计是从尽量避免洗发水中的刺激性表面活性剂接触头皮的时间这一角度来考虑的。鉴于头皮刺激有可能引发炎症,不能说这种说法完全没有道理。
  但消费者如果要健康安全地洗护头发,更应该从以下两点考虑:尽量选用温和、低刺激的洗发产品(如无硫酸盐的洗发水);使用后进行充分的冲洗,避免不必要的产品残留。
  从洗发习惯来讲,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据我在中、日、美三国生活多年的经验,美国消费者多选择在早上洗头,这样外出时头发会显得比较有型、美观,而中日消费者则多选择在晚上洗头,这样上床睡觉时比较卫生。相比之下,日本消费者的洗发频率较中国要高,一般每天至少一次,有的人是早晚各一次。
其他文献
近视产生后,拉长的眼轴不可能恢复,眼部相关病理改变无法消除,进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这些眼病也会导致视力下降,且远比近视本身可怕。  2015年8月,一篇题为《2017年,世界上将不存在近视眼?》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很多家长看后纷纷转发并向笔者咨询。  其实早在5月就有篇类似的文章——《加拿大发明“仿生镜片”,10秒内恢复视力》。  文章称,加拿大视光学家研发了一种名为“Ocumetic”的仿生
期刊
香味浓郁,绵软爽口,入口劲道有嚼头……凭借独特的香味和口感,五常大米成了中国东北大米中的佼佼者,受到消费者热捧。但需求量的增加也使得假冒五常大米的“调和米”频繁出现,消费者难辨真假。  众多品牌中,究竟哪一款五常大米更好吃?你买到的五常大米是否为“调和米”?  2015年6月,《消费者报道》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了福临门、金龙鱼、葵花阳光、大食品陆家村、北大荒、正谷、十膳九米、柴火大院等8品牌9
期刊
洗洗更“忧伤”
期刊
2015年,智能手机的竞争更趋激烈,传统巨头与新晋者纷争如云,各家都在鼓吹自己的卖点。“采用了快速充电技术”,这也是手机厂商常用以在新机发布会上吸引眼球的一招。  那么这些支持快速充电的手机,充电是否真的如宣传所说?在几种主流的快速充电技术中,哪一种的充电速度更快?手机快速充电是否安全?  2015年7月,《消费者报道》选取了4款宣称支持快速充电的旗舰机型(三星Galaxy S6、OPPO R7、
期刊
在豪华中型车这个领域里,“德国三马车”是毋庸置疑的王者,宝马320Li、奔驰C级和奥迪A4L持续占据销量的前三位,比较三者之间的优劣是每一位潜在客户的必修课,本期《消费者报道》(china consumer Reports)CCR独立车评通过第三方租车平台租车的方式,独立客观地测评最热门的三款豪华中型车,为解决用户选择困难症尽绵薄之力。哪一款最优秀是次要,哪一款最合适你才重要。  ——专题执笔苏绍
期刊
取下框架眼镜,解放鼻梁;戴上隐形眼镜,方便美观。  挑好了隐形眼镜还不能一劳永逸。隐形眼镜会吸附泪液中的蛋白质、脂肪等各种污染物,从而降低镜片的佩戴舒适度,甚至引起角膜炎等并发症。清洁隐形眼镜的护理液实在不可或缺。  除蛋白、消毒、清洁、保湿,小小一瓶护理液含有多个功能,简直就是神器。这些宣称概念都属实吗?到底哪款护理液消毒能力更强,除蛋白效果更佳?  2015年5月,《消费者报道》向第三方权威检
期刊
“缏得红罗手帕子,中心细画一双蝉”,中国古人最初以帕拭泪。随着时代的发展,手帕已逐渐被纸巾所取代。  卫生纸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要知道,在卫生纸出现以前,古希腊人上厕所时用的是石头和片状泥土。  性能优秀的生活用纸结合正确的使用习惯,这不仅对个人卫生颇为重要,对环保也是水滴石穿之功。  综合强度、柔软性等使用性能以及微生物等安全性能,《消费者报道》此次送检的维达、清风、心相印、泉林本色、华润万家
期刊
发丝千结,何以理顺?主打柔顺功效的洗发水或许是首选。  市面上繁多的柔顺洗发水品牌,其柔顺功效又差异几何?  2015年7月,《消费者报道》向第三方检测机构送检巴黎欧莱雅、力士、飘柔、拉芳等4款主打柔顺功效的洗发水,测试对比其柔顺效果及柔顺保持性。  检测结果显示,4品牌柔顺洗发水均能显著提升头发的柔顺程度,而力士与拉芳的柔顺保持性较优。  柔顺何处可得?  “人的头发由有生命的发根结构与无生命的
期刊
电商专供只是传统企业从线下销售向电商转型试水时的过渡状态。依照现行的趋势,传统企业在全线网上销售的道路越走越远,“而且没有回头路”。但改变消费者对于某些商品的消费习惯还需要一些时间,这决定了不同行业的转型电商的进度不一致。  每年到京东的“年中大促”或者天猫的“双十一”,电商专供商品都会被某些消费者投诉,爆出“价格下降,质量跟着缩水”的负面新闻。也有网友专门在天涯论坛开相关的帖子,集结网友来总结各
期刊
如果这种短期让利行为就能扰乱市场经营秩序,我们有理由认为商家打折促销、定额返现等行为同样是扰乱市场秩序的。显然,这样的结论是不合理的。  作者系知名律师,曾代理齐二药、三鹿奶粉、达芬奇等多起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重大案件。  一个消费者憋着占便宜的“免费接送机”活动突然被喊停,成为“专车”和监管层的又一次正面交锋。 活动的主角是神州专车,他们本计划从8月2号起,连续四周在全国60大城市全面启动“金色星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