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高寒高原载畜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采食量和时滞效应

来源 :资源与生态学报(英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255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和采食量是对载畜量波动十分重要的影响因子,但是它们的变化对于载畜量的具体影响在藏北地区则不是很清楚.基于两个相对独立驱动机制的模型,我们得到了NPPH(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净初级生产力)和采食量的阈值,它们可以影响藏北高原载畜量的波动和调整牲畜的再生.采食量存在可以影响载畜量变化的阈值:当采食量大于1.9(kg DM d-1sheep-1)时,载畜量表现出增长的趋势;否则,载畜量就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在藏北高原,初级生产力的扰动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需要四年时间.通过研究藏北高原NPPH和载畜量之间的关系,得出决定载畜量变化的是采食量.对于滞后效应的研究对于进一步了解气候变化影响载畜量的驱动机制有着积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植被物候被认为是全球变暖的一个敏感指标,特别是在青藏高原.然而,自2000年以来,对气候变暖是否能够促进草地物候期的提前存在争议.升温以及生长季节早期降水如何与之交互对
期刊
目前,为数众多的国有企业都已逐渐建立了自己的企业文化体系,但总体来说,很多国有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和实践方面还存在着种种困境,这些困境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掣肘着国有企
摘要:情境教学法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思维和顿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自觉活动。  关键词:情境 ; 激发;学习兴趣; 策略  情境教学法是在课堂上设置一些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情景来学习和使用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引入和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从而帮助学
青藏高原沼泽化草甸是土壤有机碳密度最高,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高寒生态系统.对其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持续准确的量化是掌握站点到全球尺度的碳循环的关键.涡度相关技术
气候变暖和经济发展正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产生巨大的压力,这导致了生态系统的退化,以及随之而来的生态系统服务的丧失.本文以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喜马拉雅中部
期刊
柯西河流域是世界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生物多样性及其生境保护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了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Worldclim和土地利用数据,选择MaxEnt模型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