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脉冲电导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民间疗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o55121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超声脉冲电导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钠联合升降散加减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超声脉冲电导辅助治疗,治疗7d。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止咳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研究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其他文献
目的 掌握安徽省蜚蠊密度、侵害率、季节消长和种类构成等情况,为科学开展蜚蠊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粘捕法进行监测,收集整理2017-2019年安徽省蜚蠊监测数据,比较分析蜚蠊
目的:观察舒筋活血祛痛膏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跟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跟痛症患者56例,均采用舒筋活血祛痛膏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3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56例患者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6个月,56例患者均完成随访。治疗前56例患者VAS评分为(5.23±1.62)分,治疗结束时为(1.16±0.51)分,末次随访时为(1.12±0.53)分,治疗结束时、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末次随访时
该文主要介绍机器学习在全球蚊虫及蚊媒传染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系统搜索国内外数据库进行文献调研,简单回顾了机器学习的主要方法,对机器学习在蚊虫及蚊媒传染病研究中的几
目的:观察柴嗽颗粒联合常规西药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UACS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柴嗽颗粒。治疗14d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莱切斯特咳嗽调查问卷(LCQ)评分,以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咳嗽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LCQ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
目的:分析在患儿静脉穿刺前使用利多卡因胶浆涂擦对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分及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行静脉滴注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探讨三消分类法对二甲双胍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选择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54例,按三消分类法分为上消组、中消组、下消组,每组18例,均使用二甲双胍治疗1个月。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FBG、2hPG、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中消组低于其余两组(P<0.05),上消组与下消组上述指标比较差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加减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缓解期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UC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方加减,治疗20d。比较两组患者愈显率、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问卷(IBDQ)评分[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
目的:观察自拟温宫止痛汤治疗痛经寒凝血瘀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治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痛舒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温针灸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27/30),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芒市蠓携带虫媒病毒情况,为虫媒病毒的研究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7月在德宏州芒市郊区牛和羊的养殖场中采用灯诱方法收集蠓标本。对采集到的蠓进行研磨离心,上清分别接种金黄地鼠肾细胞(BHK-21)和白纹伊蚊细胞(C6/36)进行病毒分离。阳性分离物分别采用甲病毒属、黄病毒属和布尼亚病毒属特异引物进行初步鉴定;采用辛德毕斯病毒(SINV)NS1基因特异性引物对阳性分离物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并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共采集到4500余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