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酮与甲醛环加成反应机理的从头计算研究

来源 :化学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wada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用HF/3-21G方法研究了烯酮与甲醛反应生成氧杂环丁烷酮反应的反应机理,得出反应以非同步方式进行,过渡态是扭曲的。有两组前线轨道的作用有利于TS的稳定。MP2/3-21G计算所得的活化位垒为123.1kJ/mol。
其他文献
对边孔光纤光栅(FBG)光谱的双峰间距的温度敏感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提出了边孔光纤(SHF)的简化分析方法,计算出了SHF双折射的温度系数为3.17×10-8/℃.在30~80 ℃
本文提出了广义活度与广义活度系数概念,建立了它们与电解质活系数之间的关系及有关表达式,并据此对as^k=as1^h1as2^k2基本假设作了理论解释。这对溶剂化作用的研究及有关的理论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原子晶体分析势能面对研究该体系的许多性质,如晶格动态学、点阵缺陷、吸附以及表面性质等是相当重要的.对势(双原子势)很早就被用来研究一些简单金属和离子体系.然而对于呈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芴与咔唑交替共聚合物材料的电致发光(El。)特性,制备了2种不同结构的器件,分别为indium-tin-oxide(ITO)/polymer/tris-(8-hydroxyquinoline)-alumium(Alq3)/Mg:Ag和ITO/pol
针对低轨卫星在轨运行特点,采用有限元分析法计算了空间高真空热环境中镜面热变形产生的法向偏差量级,同时推导了镜面变形后出射光线的通用表达式,得到了镜面变形前后接收光
北京工业大学激光研究院依托于国家产学研激光技术中心、中德激光技术中心和北京市激光技术实验室,是我国先进的激光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开发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本文研究了氟原子F(2P)与CH3OH反应的可见区(300~900nm)化学发光,得到了HF+(v′=3→v′=0)振动跃迁和CH2O(a3,A2→X1A1)电子态跃迁的发射谱,并求出基电子态CH2O分子C-O拉伸模的光谱常
用液氮淬火和热处理方法制得结晶度相差较大的铁电共聚物VDF(52)/TrFE(48)试样。介导弛豫研究提示室温以下共聚物的频率谱由低频和高频两部分组成。低频部由非晶区被冻结分子链段的微布郎运动
通过在明胶层中引入新型多色光敏剂及光化学增感助剂,成功研制出了三基色感光度达30 mJ/cm^2、衍射效率大于85%和分辨率大于5 000 lines/mm的全色铬酸盐明胶全息记录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