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作文有效性教学的几点建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24568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普遍存在重视不够、目标不明、方法不当的问题。结果造成老师“怕教”、学生“怕写”的尴尬局面。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有话可写?怎样在更短的时间内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勇于作文,乐于作文,善于作文?作者认为从训练目标的制定,训练方式的创新,到习作的反馈评讲,每个环节都应讲究“有效”。
  关键词: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 写作目标 训练方式 反馈评讲 有效性教学
  2013年盐城市初中作文有效教学研讨会在大丰市实验初中召开,江苏省教研室教研员段承校博士莅临会议并做了精彩的讲座,盐城市各县市区教研室的语文教研员及全市49所初中学校的近百名语文骨干教师与会并参与了交流研讨。我有幸参加了研讨会,此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期间大丰中学的倪自稳、滨海一中的王明华、盐城初级中学的王杜娟老师的精彩示范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精彩言论为我今后的作文教学指引了方向。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是一个让老师和学生感到头疼的话题,老师“怕教”,学生“怕写”。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一直备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作文如何教,如何教得有效?我认为从作文课的目标确定,到写作的方式,再到习作的反馈,每个环节都得讲究“有效”。
  一、制定有效的写作目标
  对教师来说,首先要明确每堂课要达到的写作目的,想通过训练让学生取得哪方面的明显进步或收获。有了明确的目标,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才会有方向。那么如何制定有效的写作目标呢?
  首先,写作目标的制定应当具有科学性,必须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规律,符合不同学段学生的思维、情感和兴趣特点。太高的目标会使学生望而却步,害怕写作;太低的目标又不能满足学生的写作需要,将使他们失去写作的欲望。
  其次,目标制定必须兼顾各学年、各学期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学习情况,必须结合新课程标准下的写作教学目标和现行语文教材,制定出适合农村地区的有效训练目标。目标的制定应该是系统的、长期的。如我校是九年一贯制的农村学校,小学六年级要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训练体系,七八九年级也必须有一个相对完善的训练体系。训练体系一旦形成,就能使每次作文训练有明确的目标和明显的梯度,这样,学生每次作文课才都能学到新知识,得到新收获,上起作文课来才有新鲜感,从而有效地避免无目标的重复教学与训练。
  二、采取有效的训练方式
  随着作文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作文训练的方式也在不断创新,教无定法,教必有法。我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积累了一些教学方法。
  (一)采用“留白”,激发兴趣。何谓“留白”,顾名思义,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留白”是传统绘画的一种极高境界,讲究着墨疏淡,空白广阔,以留取空白构造,空灵韵味,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我们在作文训练时可以利用这一手法,如可以根据每次训练目标的不同将一些优秀的作文隐去相应的片段,或环境描写,或议论抒情,或过渡铺垫等。然后,让学生尝试填写空白的片段。学生兴致会比较高,有时写出的内容甚至比原文还要优秀。“留白”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以读导写,有效训练。模仿范文是读写结合的有效手段。元朝学者程端礼曾论述过“读”与“写”的关系,他认为“读书如销铜”,“作文如铸器,铜既已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读书时多用功,作文时就轻松。段承效博士在研讨会上也提出了写作的问题追根溯源是阅读的问题,语文教师要从阅读教学中寻求学生写作能力的突破。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消化文章内容,学习写作的技能技巧。茅盾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低形式。”以所读文本来训练学生作文,比泛泛讲授写作技巧要更有效。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就是很好的写景类作文典范,可以读激趣。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师要在写作指导时巧妙地打开学生的思路。要利用一些好的文章,捕捉学生闪现出来的想象火花,激发学生作文的浓厚兴趣,给学生的写作插上想象的翅膀,变“厌写”为“乐写”。比如泰戈尔的《金色花》就是能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的文本,可以“假如……”为突破口,训练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教师灵活运用各种形式以读带写,这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也是在有限时间内训练学生文字的有效方式。
  (三)课外练笔,不拘形式。作文训练如果只局限在每周一次或一单元一次的大作中,则远远达不到训练的要求。平时要多进行一些课外小练笔,让写作练习呈现多样性,从而实现教学方式的有效性。如可以针对社会热点话题写百来字评论、说明、一则广告、母亲节写上几句赠言、描写运动会上的一个场面或画面、一段人物肖像或心理描述等各种篇幅短小的作文训练。要求学生多观察生活,从自然物候、人物百态到自己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都可以以随笔、日记等形式记录下来,课下再进行交流。这种训练目的单一,一练一得,用时短,收效快,很受学生的欢迎。
  三、注重有效的反馈评讲
  及时反馈评讲是作文教学最重要的一环。及时有效地评讲作文,让学生再生写作冲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至关重要。
  (一)评讲的目标必须明确。每一次作文讲评必须突出重点内容,训练什么就评讲什么,要有针对性,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评讲例文最好来自学生习作,通过对比评讲,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作文训练的目的。
  (二)评讲的方式必须多样。《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活动。”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强调被评价者应成为评价主体成员,作文的反馈不宜精雕细琢,也不应拘泥于单一的形式,而应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作文的评改中,让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别人的文章。
  (三)评讲必须及时。讲评是反馈的一种重要形式,必须讲究时效性,学生作文后一般两三天、最多四五天就必须进行评讲,拖久了就会模糊学生对训练重点的印象,冲淡学生写作兴趣,进而削弱学生急切获取新的写作知识的欲望。
  制定有效的训练目标可以让语文教师在每一次的作文训练中有的放矢;采取有效的训练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表达的条理性、思维的创造性、观察生活的细致性及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有效的反馈评讲可以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再次作文的冲动与欲望。有效性作文教学的探究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农村中学的有效作文教学之路注定是一条崎岖坎坷又艰难的道路。广大一线老师更应该努力探索,尽量实现教学效果和时间支出的最优化,让写作成为学生自我表达的需要,让作文教学更有效。
  参考文献:
  [1]张志公.漫谈语文教学.福建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语文课程标准.
  [3]王家政,潘纪平.中学语文教学法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纵观近年来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工作,各种新经验、新模式层出不穷,有效促进了教学成效的提升。在这些教学经验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是较为重要的因素,学习小组成了许多教学改革模式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语文教学成效的提升有积极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习小组科学设置作用发挥等进行论述。  一、科学设置语文学习小组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习小组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初中生具备较
摘 要: 新课程改革注重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参与等能力。本文讨论了农村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做法。  关键词: 农村中学 语文教学 实践活动  从现行的中考语文试卷可知,基础部分的最后一道题是考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这表明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提出:新课程改革注重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参与等能力。但是,从目前广大农村中学语文活动看却只是走过场而已,由
摘 要: 字、词学习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前提和基础。字、词学习对学生的自身发展、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对人类文明进步都有重要作用。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对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好字、词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字 词  一、初中语文课中字、词学习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可见,语文课程是研究语言文字的
口语交际是集训练聆听、表达、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等于一体的语文综合性训练。从社会的需求看,口头语言是最基本、最快捷的交际工具,是每个人适应现代社会最基本的能力需求。苏教版教材在每个练习中都安排了口语交际,既符合学生年龄的特点,又贴近学生生活,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与他人交流沟通的欲望。但从目前高年级口语交际的教学情况来看,仍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平时的教学研讨口语交际课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老师不敢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2月我院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整体护理,对比两组
情感教育已成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特别在语文教学中,应该组织学生在全面感悟文本的情况下,通过情境的创设,追溯文意,获得身临其境之感,产生与作者创作意图相一致的情感共鸣,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等理念随着《课程标准》的颁布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但是与如火如荼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不同的是,作业改革的步子不大,至今学生的作业囿于书本、拘于读写、限于室内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为了所谓的“巩固知识”、“强化技能”,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学生在长期的笔与纸的机械摩擦中,逐渐消钝了学习的热情,限制了思维的发展,遏制了创造力的产生,能力的培养自然成为
摘 要: 文章以改进教学方法作为切入点展开论述,从引发学生知识层次不同的因素上着手展开,提出几种较切合实际的预防措施。并将改进教学方法作为重点,以最新的教学教育理论为指导展开阐述,从实际教学工作中总结出:制定多层标准;彰显学生个性;训练形式多样;恰当点拨指导;讲究批改方法;评优劣重褒扬等方法,从而系统、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学生的习作能力,尽可能地实现异步训练,同步达标,让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  
摘 要: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不仅有利于改善教学环境,而且有利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其声情并茂,融色、情、景于一体的优势,创设了优美的课堂情境,有效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提供了可调节自身视、听、读、写、做的创造性的集成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 教学手段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正在逐步进入教育教学领域,并表现
摘 要: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教师在识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更快更牢地记住生字。让学生通过玩一玩,轻松地识字;编一编,在想象中识字;认一认,在生活中识字;写一写,在笔尖下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关键词: 识字教学 玩一玩 编一编 认一认 写一写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