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emy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地理课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知识向学生揭示了地球上的许多奥秘,能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情操。
   关键词:地理教学;学习兴趣;培养方法
   许多学生把地理学科看成是副科,认为学不学都可以。针对学生的这种思想,要想卓有成效地完成地理教学任务,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引导他们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地理,打心眼里爱上这一科,地理教学活动才能顺利地进行。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没有兴趣,也就没有发现和发明。”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达到预期目的。没有兴趣,学生就会有苦学、厌学、弃学的可能,教师也就完不成教学任务。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
   一、上好第一节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刚上初一的学生虽然在小学已经学习过地理知识,对地理知识并不陌生,但是对于为什么要学习地理及学习内容却不是很清楚。所以在上第一节课时,教师可首先让学生观看课本前页的彩色图片和彩色地图册,让他们看到各色各样的地理事物、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开阔眼界。然后提问学生一些问题,告诉学生要想懂得这些问题,就要好好学地理知识。告诉学生“我们人类就生活在地球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而人类活动又无时无刻不在作用于环境,利用不当就会出现生态平衡失调的现状。所以学好地理知识是新时代对每个公民最起码的要求,它能使我们放眼世界,展望未来,开阔我们的胸怀。”
   二、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需要恒心和毅力,这个力量来源于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动机。目的和动机是以需求为基础的,过去只用升学诱发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动机,这是很片面的。教师可以对学生说:“将来大家都要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事业中,无论干哪一行,都离不开地理知识。我国古代人们就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形容一个人的广博。因此,我们更应重视地理知识的学习,将来才能更好地建设祖国。只有了解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掌握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将来人类和自然才能和谐地发展,自然界才不会给人们带来灾难。”
   三、尊重、爱护和关心学生,架起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
   师生之间应是平等的关系,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要平等对待,不能对学生有亲疏厚薄之分,要因材施教,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让他们体会到学习地理知识的快乐。教师只有尊重、爱护和关心学生,学生才能愉快地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以良好的口才、自然的教态、丰富的知识及和蔼可亲的态度换得学生的尊重。
   四、用恰当的方法上好每一节课
   地理学科是一门科学,地理教师应该掌握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在讲新课时,应该把教学挂图挂在黑板上,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上的文字,边看书上图,再对照大挂图对比学习。
   其次,在讲完新课的练习中,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草图变换题型,让学生把知识学活,如果画图的水平不高也没关系,只要能把关键的地理事物和名称表现出来就行。如在画中国地图时,必须画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黄河入海口)、长江入海口、杭州湾、珠江口、雷州半岛、台湾岛、海南岛等。
   再次,教师要多阅读课外书籍,把丰富的地理知识结合在课堂教学中,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讲解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要教给学生学习技巧,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懂得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培养独立分析获取知识的能力。如问学生:“为什么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不是热带雨林气候?”这样的问题不是通过背知识就能解决的,学生要分析才能得出答案:由于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气温较低,改变了那里的气温和降水状况,这是受地形因素影响的结果。
   五、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经常开展地理课外活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书、观看电视节目、收听广播等,举行地理基础知识竞赛、填图竞赛等,都能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和才智,启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和社会现象的兴趣。此外,让学生欣赏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和人类活动的视频,也是培养学习兴趣有效的方法。
   总之,要想卓有成效地完成地理教学任务,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地理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张景奎.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智能的尝试[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1981(2).
  [2]廖荣华,欧雁宾.略论经济统计图在经济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87(2).
其他文献
摘 要:网络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性在今天已经日益凸显,但互联网关于伦理“善”与“恶”的双重品格也给人们带来了困惑和疑虑。面对网络时代的重重危机,有必要建立一种全球的伦理规范体系来维护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网络世界;伦理;和谐  20世纪下半叶,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进入了人们的生活领域,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存空间。网络在带给人们极大生活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令我
旨在阐述通过学习《黄帝内经》,从“知道者”、阴阳、术数、饮食、起后和劳作六个方面指导人们掌握正确的健康与长寿的养生原理和方法,从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微博的迅速发展给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发挥渠道:利用腾讯微博的“广播”功能。实现信息“微直播”;利用腾讯微博“关注”功能,增进师生互动关系;利用腾讯微
探求党建规律,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建设水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在党建理论、政治路线、人事安排和工作措施等方面的新概括、新要求和新部署,为提高党
摘 要:音乐新课标理念要求面对全体学生,提倡学科综合,以审美为核心。本文从备好课、创设情境激活课堂、加强学生的音乐体验三方面探讨如何打造高效的音乐课堂。  关键词:课堂高效;创设情境;激活课堂;音乐体验    音乐新课标理念要求面对全体学生,提倡学科综合,以审美为核心。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打造高效音乐课堂,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效课堂即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的课堂。应该
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并纠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然而,在农村初中二十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中,不少女生对物理实验的学习兴趣淡然,头疼不已,甚至存在自卑、畏惧、依赖等心理障
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承担着培养合格教师的重任,但目前《公共心理学》课堂教学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视角,分别从教材编制、学生学习以及
【摘要】孝敬老人是古今中外,普遍盛行的道德传统。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哪朝哪代都以孝敬老人为安定社会、教育民众的根本,周朝时期对孝敬老人有一套严格的要求;汉朝时期“以孝治天下”,对不孝敬老人者,轻者坐牢,重者杀头。由于孝敬老人深受朝廷和人民的重视,盛行于世,延续至今。  【关键词】道德传统 孝敬老人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认识到孝顺含有老人觊觎这弊,改为孝敬老人。“敬”者对老人精神安慰和尊重,比孝顺
大学毕业时,老师给笔者的留言是:“天赋是礼物,而不是馈赠。”笔者明白这其中的含义:要成为一名教师,光有天赋是不够的。工作后,笔者常常问自己:“我该做个怎样的教师?”现在,笔者有了自己的答案。  一、做个有心的教师  中学语文包括基础、阅读、写作三部分内容,其中阅读、写作分值大,难度高。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就要学会如何指导学生读和写。抓住了这两块才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魂”。  1.要精心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