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政工工作之中科学发展观的应用分析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w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卢升蓉(1962.8-),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四川成都,职务/职称:政工师,学历:大专,单位:中铁二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企业维稳信访工作,办公室管理创新工作等。
  摘要:作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基层政工工作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将从基层政工工作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对科学发展观在基层政工工作中的应用进行阐释,积极推进基层政工工作开展的时效性。
  关键词:基层政工;科学发展观;应用
  1.前言
  政工工作,即政治思想工作,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及总结,人们发现基层工作能否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应用。所以,在开展基层政工工作的一系列过程中,为了确保相关工作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取得理想的效果,则需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不动摇。
  2.基层政工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社会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市场体制也逐渐步入轨道,对于基层政工工作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当下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要求开展基层政工工作,对于各个基层单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加强与改善政工工作,当前已经出现了不少创新的政工工作方式,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2.1意识不强
  现阶段,基层政工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暴露出了诸多不足,尤其表现在工作意识不强这一方面。基层政工工作,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因而和政治意识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内在关系,并要求围绕某个明确的政治目标来实施相关政工工作。认识到这一点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然而很多企业却忽视了这一点,与此同时,也没能深入把握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核心内涵;其次,缺乏务实意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样要从实际出发,以群众的利益为工作基础,不能一味的迎合形式主义,过于重视表面效果,在工作中缺乏时效性。再次,缺乏法制意识,由于基层政工工作所面对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但是基层政工工作者却缺乏相应的法制意识,许多问题都无法通过法律手段加以解决,导致问题不断的恶化、复杂化。
  目前我国基层政工工作干部对于政工工作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政工工作的重要性。将经济效益当做工作业绩的主要指标,而政工工作则只是陪衬任务,无所谓其轻重缓急。对于政工工作的不重视导致了基层党政政工工作正常开展的难度不断加大,并且陷入了恶性循环的状态之中。其次是由于一味的追其经济指标,而对于政工工作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缺乏必要的人力和财力支持,政工工作流于形式和文件,无法落到实处,造成党政工作人员对于政工工作同样存在着轻视的心理,信心不足导致在工作过程中徘徊不前,政工工作更加弱化。
  2.2干部素质亟待提高
  基层政工工作成效如何,和执行者(或者称之为基层政工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有着紧密的内在关系。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基层政工工作的大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这给基层政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要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学会新的技能,从满足新时代的发展趋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政工干部的素质偏低,能力不强,政治立场容易动摇,处理问题不够及时,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与理论水平。对于政工工作的内容与政策无法进行有效的阐释,许多党的核心思想无法深入基层。不具备足够的组织能力,对于上级传达的指示无法有效的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及时的贯彻落实,工作者的积极性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工作效果不佳。
  由于政工工作得不到重视,政工组织也得不到长足的发展,队伍人才建设难以做到与时俱进,政工人才越来越少,甚至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由于政工工作经费严重不足,政工组织领导存在年龄老化、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单一的现象,整体素质下降严重。现在政工部门存在着“养老”的情况,成为基层政工安置老弱病残人员的场所,不仅实际上是政工队伍的素质较低,并且政工工作人员从心理上也自认为低人一等,无法安心于政工工作。由于政工队伍的人才储备不足,老龄化严重,年轻的创新型人才无法补充进队伍,知识结构更加狭窄,无法为政工队伍补充年轻化的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由于人才队伍的局限性导致政工工作更加难以展开。
  3.科学发展观在基层政工工作中的应用
  3.1和谐群众之路
  作为基层政工工作开展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应当确认群众为工作开展的主体,面对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工程施工企业在协调干群关系上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基层政工工作而言,应强调群众所具有的主体性,这是一项重点工作内容,只有如此,才能提高群众积极参与的热情,应擅于运用科学发展观这一有力武器来实现对企业未来发展之路的有效掌控,基于和谐发展的理念来推进改革的不断深入,并通过改革带动发展、改革的持续进行、稳步进行。在思想方面,应大胆前卫,同时在经济方面,则需要结合实际、量力而行,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佳的效果,让大部分企业员工满意。最近几年,工程施工企业针对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致力于相关规章制度(如员工住房问题的解决)的不断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过去的要我做,转变成如今的我要做,形成了凝聚力,进而提高了工程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员工在积极的、和谐的企业氛围中经历一系列改革,并让员工成为这些改革的最大受益群体,这便是改革的根本目的所在,也是一种全新的境界。在开展基层政工工作的过程中,应主动且有效地征求基层群众的意见,予以采纳活落实,这对于保持良好的干群关系而言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开展基层政工工作的过程中,应重视并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时将务实求真当作一项基本原则,并借助这一基本原则来不断促进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落实。
  3.2联系群众之路
  新的形势下,工程施工企业的基层政工工作应当特别注意搜集公众的意见,倾听群众的声音。在开展基层政工工作的过程中,工程施工企业应针对自身的部门职能行相应的转化,并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既要实现高效管理,同时还应强调服务员工。在此过程中,工程施工企业不仅要依靠自身的努力,与此同时,还应该密切联系群众,让员工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最大程度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将过去的被动式參与转变成如今的主动参与,要明白这样一个事实,只有获得员工的广泛支持,基层政工工作才能得以高效推进,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基层政工工作的开展是为企业发展服务的,所以,应针对那些阻碍企业生产力发展的一些因素进行必要的消除或者调整。对于生产力而言,人属于其中的最为关键的要素,所以,员工应得到足够的保护,以及足够的尊重,即要求政工人员和员工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形成一种相互依存、彼此促进、共同进步的关系和局面。在当前的基层政工工作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当上级有明确指示时,政工人员才去联系一下员工,并着手相关问题的解决,而没有指示时,根本不会主动深入一线。常常听到基层员工发出这样的抱怨:“一些基层政工工作人员根本不关心基层,甚至和基层渐行渐远;当前的通讯手段日益成熟了,然而基层政工工作人员倾听基层员工心声的机会反而越来越少”。基层政工工作也是一个和基层员工打交道的工作,不联系员工,不深入到员工中间去,就会和基层员工渐行渐远,无法听到员工的真实反馈,无法了解到员工的真正需要,政工人员便会陷入被动的工作环境,自然也就无法取得良好的政工工作成绩。站在国家的角度分析,一个政党,如果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失去生命力。实践证明,像“开门评机关”、“干部大接访”、下乡与群众同吃同劳动这样的做法,群众是欢迎的,是能够拉进干群关系的。感情需要双方共同维系的,工程施工企业基层政工工作人员只要带着感情做事,毫无疑问,也将获得基层员工的真心对待。   3.3创新发展之路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基层政工工作的创新发展,政工工作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首先,要重视基层政工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和企业的发展需求,按照不同基层政工工作人员的岗位性质,通过思想教育等方式提高基层政工工作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基层政工工作人员的教育形式不应该拘泥于课堂教育,应该尽可能的创新活到载体,丰富教育内容,提高基层政工工作人员教育的成效。在基层政工工作人员队伍中树立典型,通过各种学习竞赛营造学习氛围,使基层政工工作人员充满危机感,自觉主动的完成工作和学习任务。其次,要加强基层政工工作人员管理制度的创新,创新流动基层政工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做好流动基层政工工作人员的考核评价工作,应该吸收多方主体对流动基层政工工作人员进行工作绩效考核
  3.4以人为本之路
  以人为本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政工工作需要干部来加以决策,干部的素质决定了工作开展的质量,以人为本、从严管理,这两个现代企业管理中讲的最多的词,从字面上理解似乎是一个矛盾的对立体。所谓 以人为本指的是,企业应意识到人这一因素的重要作用,从而基于人的角度来安排一系列工作,想员工所想,急员工所急,进而最大程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最终为企业带来更为丰厚的经济效益。而从严管理,就是以制度约束作为企业管理的最重要手段,用制度约束人的行为来保证生产环节的平稳有序运作。以人为本就是我们大力倡导的管理模式。大家都可以看到,这几年,工程施工企业为我们职工确实做了不少事情,我们的工作环境在一天天的改变,我们的福利在一天天的提高,我们需求在不断得到满足,我们也更加重视人才的作用。对于工程施工企业而言,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员工营造一个相对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不仅要提高他们的工作安全系数,同时还应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结语: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与此同时基层政工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政工工作有著深远的指导意义。(作者单位:中铁二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郭旗.浅议政工干部的人格魅力[J].兵团工运.2010(05).
  [2]孙红柳.落实科学发展观政工干部必须走在前[J].兵团工运.2009(04).
  [3]丁湖海.政工人员要做科学发展的积极实践者[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01).
其他文献
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是面向未来、面向用户的一种全新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研究这种模式的组成要素、运行机理将对全面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简介:俸洪剑,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与心理学系2012级社会学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  周子希,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与心理学系2012级社会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社会学。  摘要:制度决定社会,社会决定公民。从古至今,中国农民的身份始终体现着国家制度的安排,在这一身份的背后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根源。本文简单梳理了关于当代中国农民身份的相关文献,旨在为未来农民的身份变革
随着人们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加,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文化建设的关系也不断为社会所关注,因此文章从二者的联系和冲突点进行分析,为城市化进程推进和经济全球
青年人具备了最能呼应挑战的冲动与勇气,他们无所能亦无所不能的浪漫理想与劲爆青春此时将得到最淋漓的写意发挥.
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工业进程也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在这个领域中,使用到的基础技术是模具的制造,这个模具用于材料的成型与控制,可生产大量工业原材料或制造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已批准实施了四个五年普法规划。今年2月中旬,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听取了“四五”普法工作
期刊
在当前的工业生产领域,煤气化生产甲醇是有着较为广泛应用的甲醇生产方式.该生产方式的关键在于对酸性气体的去除,否则将会对产品质量有严重影响.常用的酸性技术脱除工艺,主
我国经济的新常态已经给社会的各个方面造成不小的影响.唯有顺应新常态,才可以更好的抓住发展机遇,赢得发展空间.以新常态的核心内涵、实现途径为着手点,提出新常态对高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