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数字波束形成(DBF)体制雷达的集成度要求越来越高,分体式信号处理系统架构已经很难满足要求。为了解决此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可级联的多通道实时阵列信号处理系统。首先,在同一块阵列信号处理板上采用24路的模数转换器(ADC)、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芯片,实现多通道ADC采样、下变频、波束控制、数字波束形成、信号处理等功能;然后,通过高速GTH总线、系统同步、系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数字波束形成(DBF)体制雷达的集成度要求越来越高,分体式信号处理系统架构已经很难满足要求。为了解决此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可级联的多通道实时阵列信号处理系统。首先,在同一块阵列信号处理板上采用24路的模数转换器(ADC)、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芯片,实现多通道ADC采样、下变频、波束控制、数字波束形成、信号处理等功能;然后,通过高速GTH总线、系统同步、系统校准、多级流水等技术实现级联不同数量的阵列信号处理板,可应用于不同规模的DBF体制雷达。
其他文献
面部除皱术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并且经历了由传统除皱术发展至微创除皱术的过程。在手术方法上,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层到深层,并且逐渐多层次、多平面化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面部年轻化的求美者日益增多。因此,临床上也在不断改善和更新手术方式。本文对于国内外关于面部除皱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发展现状等内容进行综述。
目的 自体脂肪面部填充联合面部除皱术对面部年轻化患者面部松弛状况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收治的300例面部年轻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148例和观察组152例。对照组行面部除皱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自体脂肪面部填充。比较两组患者面部松弛状况、VEGF、
构造地貌主要是结合地球深部构造活动与地表过程来研究地质地貌塑造和演化过程,探究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关系。本文简述了构造地貌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如地幔对流的动力地形效应,定量研究古高程方法,气候、侵蚀和构造之间的相互反馈作用,侵蚀作用与岩石强度、地应力等定量研究问题等。同时,介绍构造地貌演化研究中主要测年方法之一的低温热年代学方法原理和进展,讨论了低温热年代学方法在构造地貌应用中的地形效应和热冷却
<正>数码显微图文由显微图像处理系统来完成。显微摄影是指用显微镜使物体高倍率放大,连接显微与摄影装置,将显微镜所观察的物体拍摄下来的特殊摄影技术。显微图像处理系统目前在医院中应用渐多,它由显微镜、图像数字化设备、计算机、打印机组成,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医学显微图像处理的工具,具有采集、数字化医学显微图像、图像处理、存储、测量、统计、辅助诊断和生成图文报告的功能。
风力发电机是一种将风能转化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采取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技术可以有效利用风能,提升发电效率.首先,对风力机和发电机进行了数学建模,并搭建了simulink模型;其次,根据风力机的功率曲线分析了最大功率跟踪的原理,搭建了基于爬山法的控制的simulink仿真模型,并以BUCK电路作为阻抗匹配单元搭建整体仿真电路,实现最大功率跟踪.仿真结果符合预期,验证了控制方案的
目的 探讨高位SMAS面颈部提升术联合骨膜下眉尾提升的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220例患者在本院接受高位SMAS面颈部提升术,其中50例联合骨膜下眉尾提升术,SMAS分离的范围,向上平外眦,向下到达下颌缘下2 cm,颧骨体内侧越过颧大肌,向前内侧分离至颧前间隙、上颌前间隙、咬肌前间隙,软组织得到有效提升为止;颞嵴内侧拟提升眉尾平面额部骨膜下剥离,眶周和额-颞移行区
目的:探讨超皮秒激光联合透明质酸注射进行面部年轻化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笔者医院要求进行面部年轻化治疗的就医者9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3,单纯透明质酸治疗)、B组(n=33,单纯超皮秒激光治疗)、C组(n=33,超皮秒激光联合透明质酸治疗)。评价疗效,对比皮肤生理指标、皮肤屏障功能、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C组总有效率90.91%高于A组(69.70%
支线上跨桥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是最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经过多年的桥梁工业的发展,跨线桥的桥型种类多样,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结构形式,主要有钢板组合梁、拱桥、小斜拉桥以及钢管桁架梁等。在工业化建造的条件下应该如何选择支线上跨桥梁,是当前在支线上跨桥梁建造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支线上跨桥梁建造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研究了支线上跨桥梁的选型比较方法,建立了基于工业化建造的支线上跨桥
在人格权保护禁令制度的适用中,“难以弥补的损害”的认定存在困难。从现有制度来看,行为保全和知识产权禁令中都涉及人格权的内容,在认定“难以弥补的损害”时均采用类型区分的方式。这种方式值得借鉴。不同的人格权损害类型会影响“难以弥补”的判断标准。以可能遭受的损害为标准进行区分,人格权可以划分为三类来认定“难以弥补的损害”:对于物质性人格权,应判断是否有造成人身伤亡后果的可能;对于精神性人格权,应判断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