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在COPD并呼吸衰竭中应用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w6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在COPD并呼吸衰竭中应用。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120例分为纤维支气管镜插管组60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经口气管插管组60例采用经口气管插管,进行观察。结果 纤维支气管镜插管组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全部病例均一次插管成功,一次性插管成功率100%,插管时间1~2 min,无一例插管时发生心跳、呼吸骤停,血压下降,气管破裂,气管损伤,咯血等并发症。经口气管插管组由于患者气道分泌物过多、肥胖等原因咽喉暴露不充分出现插管困难7例;插管时发生发生心跳、呼吸骤停3例。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明显优于经口管插管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发生少,同时可以清理呼吸道,以迅速纠正阻塞、改善通气。
  【关键词】COPD并呼吸衰竭;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临床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fiberoptic bronchoscope-guided nasal intubation a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COPD and respiratory failure in the application of
  WANG Feng.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gqiu, Henan 476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iberoptic bronchoscope-guided nasal intubation a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COPD and respiratory failure in the application.Methods From January 2008 to October 2009 admitted to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complicated by respiratory failure,120 cases of type Ⅱ fiberoptic bronchoscope intubation group was divided into 60 cases using fiberoptic bronchoscope-guided tracheal intubation through the nose,orotracheal intubation group,60 cases with orotracheal intubation,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fiberoptic bronchoscope fiberoptic bronchoscope intubation group under the guidance of nasal intubation All patients had an intubation success,one-time success rate of intubation was 100%,intubation time.for 1-2 min,and no case occurs when intubation heartbeat and breathing arrest,blood pressure,tracheal rupture,tracheal injury,complications such as hemoptysis.Orotracheal intub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airway due to excessive secretion,obesity and other reasons are not fully exposed to the throat there seven cases of difficult intubation; intubation occurs when heart rate,respiratory arrest in 3 cases.Conclusion The fiberoptic bronchoscope-guided tracheal intubation through the nose is better than oral intubation with a simple operation,trauma and fewer complications,and can clear the respiratory tract,quickly correct to the obstruction and improve ventilation.
  【Key words】COPD and respiratory failure; Fiberoptic bronchoscope-guided tracheal intubation through the nose; Clinical application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期极易并发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在临床上是急危重症患者,具有高病死率,需积极处理治疗。我们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并进行人工机械通气达到良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120例,男79例,女41例,年龄61~79岁,平均(65.4±12.8)岁,COPD病程8~31年,平均病程(25±5.5)年。
  1.2 诊断标准及人工机械通气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拟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的诊断指标[1],Ⅱ型呼吸衰竭标准及人工机械通气标准:动脉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2)≥6.7 kPa(50 mm Hg),氧分压(PaO2)≤8.0 kPa(60 mm Hg);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并发肺性脑病,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呼吸兴奋剂等综合治疗无效,且原发病在短期内无法去除者;痰多粘稠且有排痰困难表现。
  1.3 方法
  1.3.1 分组 随机将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纤维支气管镜插管组60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经口气管插管组60例采用经口气管插管,两组在年龄、性别、疾病程度上无差异,临床具有可比性。
  1.3.2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方法 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患者全部在ICU中心电监护及SaO2监测下行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术前测量SaO2,用直径2 mm 的塑料导管一端直接接高浓度氧气或高频射流,另一端插入纤支镜活检口约5 cm,使SaO2上升达90%以上。
  患者去枕平卧,检查鼻腔是否通畅、鼻中隔是否偏曲以及有无息肉等,选择插管的一侧鼻腔,用麻黄素收缩鼻甲,利多卡因表面麻醉鼻黏膜。纤维支气管镜为日本olympus P30型,气管套管为进口(美国Bexter公司)一次性高容量低压单腔单囊硅胶管。内径男性7.5~8.5 mm,女性7.0~7.5 mm.将一次性无菌气管套管套于纤维支气管镜外,两者表面均涂以无菌硅油,经鼻将纤维支气管镜插人并顺序吸出鼻腔、咽喉、气管内分泌物,至声门下2~3 cm,然后沿纤维支气管镜将气管套管插人气管内,经纤维支气管镜观察气管套管位置并调整深度,确保其在距隆突上2~4 cm处,气囊固定气管套管,同时尽快清除气管、主支气管及叶、段支气管分泌物(取适量送检病原菌培养),连接呼吸机行人工机械通气。气管内治疗操作过程中严密观察SaO2,若低于80%即暂停,待升至90%以上再次操作。
  1.3.3 经口气管插管
  1.3.4 基本治疗 两组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同时给予有力的抗感染治疗,适当给予解痉、扩张支气管、化痰等对症以及营养支持治疗,并加强气道湿化和人工气道的管理与维护。
  1.4 观察内容 观察气管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插管发生心跳、呼吸骤停,血压下降,气管破裂,气管损伤,咯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2 结果
  纤维支气管镜插管组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全部病例均一次插管成功,一次性插管成功率100%,插管时间1~2 min,无一例插管时发生心跳、呼吸骤停,血压下降,气管破裂,气管损伤,咯血等并发症。经口气管插管组由于患者气道分泌物过多、肥胖等原因咽喉暴露不充分出现插管困难7例;插管时发生发生心跳、呼吸骤停3例。具体见表1。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多种肺部慢性疾患迁延所致,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2]。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因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因病程长、长期缺氧致营养不良、呼吸肌疲劳、肺功能差,又因痰多黏稠、咳嗽无力等原因使气道阻塞和感染加重,诱发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3],在临床上是急危重症患者,具有高病死率,需积极处理治疗。改善通气,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是治疗COPD 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是抢救本病的关键。
  在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有许多优越性:简单快捷,创伤小,直视声门插管。对周围软组织损伤小,可避免术后发生喉头水肿及出血以及由此发生的呼吸道梗阻;能准确迅速地将鼻气管插管送到规定位置,为呼衰的抢救争取时间[4],又可直接吸引大量分泌物及气管内给药;经纤支镜少量冲洗感染病变段支气管,起到局部引流的作用,能促进炎症的消退;冲洗后注抗生素可提高局部有效药物的浓度,利于感染控制及黏膜水肿的消除。
  COPD呼吸衰竭患者心肺功能一般较差,纤支镜吸痰时可进一步加重缺氧和呼吸困难,有时会发生意外,如心率失常、心跳骤停等,应该谨慎。所以一般需要较熟练的医师操作,操作时间尽量缩短[5],并宜做好监护,准备好抢救的药物、器械,术中注意充分供氧。
  通过本组病例观察两组观察内容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明显优于经口管插管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发生少,同时可以清理呼吸道,以迅速纠正阻塞、改善通气。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规范草案).中华呼吸和结核杂志,1997,20(4):99-20.
  [2] 孙坚,许萍.纤维支气管镜在肺心疾呼吸衰竭抢救中的应用.中国内镜杂志,2000,6(5):36.
  [3] 钟淑清,陈世明,钟南山.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抢救急性呼吸衰竭110例次临床分析.内科危重病杂志,1996,2(1):13.
  [4] 裴文军.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在危重症合并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临床医学研究,2006,23(3):424-425.
  [5] 仲向东,韦国祯,殷小伟,等.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用于抢救呼吸衰竭143例临床观察.中国全科医学,2005,8(17):1448.
其他文献
依据徐工混凝土泵送机械的发展与研究,分析了混凝土泵送施工机械节能环保发展中产品轻量化设计、节能技术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节能减排产品的技术瓶颈
随着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科研项目管理中构建由规范化和动态化的信息网络和数据库、同行专家评议的科研项目质量管理与追踪体系组成的多元科研项目质量管理
“2011”计划的实施,为地方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从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创新团队建设、成果研究和转化平台、科研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地方高校科研管理中
以技术秘密的概念为切入点,阐述了技术秘密的确定和解密程序,总结了技术秘密流失的主要形式,提出了技术秘密的保护措施和建议。
为减少综采工作面搬家次数和多回收煤炭资源,对Ⅱ644工作面进行了优化设计,制定了一系列回采方案及技术安全保障措施,提高了工作面单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所谓护患纠纷就是医疗机构及其护理人员与患者或家属,就护理过程和护理结果产生的争议,但不一定是护理服务质量或护理技术缺陷,可能是患者对护理技术不了解,也可能是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所引发的患方的抱怨、投诉,还可能是患方对医疗行为有意见不敢向医师提而转移到护理人员身上。因此,认真分析纠纷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正确防范纠纷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要点,得出结论:加强全髋关节置换病人围手术期系统的护理,能有效防止并发症.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的诊治.方法 选择150例异位妊娠患者,根据病交情况及患者是否要求保留生育能力,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 期待疗法成功6例,药物保守治疗24例,成功20例,
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干预对地震所致下肢骨折伤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下肢开放性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37例,分3组.其中康复1组为地震伤所致,康复2组为普通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