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时光绘在路上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bysj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绘图 丫丫鱼
  手绘作者:丫丫鱼(万伟),曾深入中国西部、尼泊尔、意大利、捷克、奥地利、日本等地写生。尤其擅长水彩和Journal,40多个速写本记录了他人生的点点滴滴。近年他成立了个人艺术工作室,编著《水彩时光:丫丫鱼的水彩写生公开课》。对自己的期望是“爱生活,爱自然,爱画画,做一个有趣的人”。
  
  与丫丫鱼一起聊旅行手绘是件非常有趣的事,因为他是那种对绘画抱有极大热情的人,总能够发现生活中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并且迅速拿出画笔,这也使得他在自己的旅行中能够涌出源源不断的灵感。
  事实上在成立自己的个人艺术工作室之前,丫丫鱼做过装修设计、像素设计师和游戏美术设计师,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即使工作有着相当大的强度,他依然会利用间隙时间,比如上班前一小时、午休期间或者深夜时分,画自己喜欢的事物。终于,当发现自己不能全心投入游戏创作时,便离开了。当时,也就是2010年,丫丫鱼已经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很简单,就是画画。
  这种转变背后有一种很强大的推动力,有时候,我们并不能认为一种力量仅来自外界或客观,更多的会是一种共鸣,或许是视觉上的,或许是感知上的,也可能是一种长期情绪的转化。丫丫鱼的共鸣源自一本书,名为《手绘的奇思妙想:49位设计师的创意速写簿(珍藏版)》,抛开绘画技巧,他发现生活和旅行中的绘画表达方式还能如此丰富多彩,那种突破瓶颈见识到新天地的畅快感令人拍案叫绝。就像作者丹尼·格雷戈里在开场白“绘画生活”中谈到的:“我曾在同一时间内在一本画册上不断画画,年近40岁时,却觉得自己再没有可能画出或制作出一本书了。但10年内,我完成了近60册速写簿,那时才明白,我的艺术正是源自手中的速写簿,我不会为拍卖会或画展而创作,而是将周围重要的东西画下来,它们可能是我的牙刷,是酣眠在阳光里的我的狗,或者街角的韩国食品店,突然有一天,我停下来,才注意到它们就是我生活的组成部分。”接着丹尼感谢上帝让他明白了这一切。而丫丫鱼则很感谢丹尼,是这本书让他明确了画画的意义。
  丫丫鱼并不喜欢给自己的手绘创作加上很多限制,尽管所有的旅行手绘作品都必须被限制在速写簿的边缘内,但是关于绘画的时间、地点以及使用什么类型的画笔这些方面,并不对自己提出什么严格要求,“我不喜欢也不大擅长理性的条例化总结”,丫丫鱼笑称,“也不喜欢规则”。
  这让我觉得旅行手绘立刻放下了严肃的身段,变得轻松随意起来,毕竟在我这样的普通人的刻板印象中,美术院校的学生坐在田间地头进行写实的绘画作业的场景总是挥之不去。翻阅记录丫丫鱼旅行的手绘速写簿,无论是尼泊尔、中国新疆还是意大利、美国和日本,生动性是照片不能比拟的,这也是我的偏颇之处,因为同样是记录旅行过程的方式,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评判是绘画赞还是照片好。“手绘是记录旅行的主体,但并不是全部”,丫丫鱼解释道,“在这些旅行手绘速写簿中,你能看到很多不同的元素。”
  
  的确,填满这些速写簿每一页的除了画作,“小花絮”拼贴的丰富程度令人咋舌,往返的机票登机牌、当地的邮戳、树叶、花瓣、剪报、打印出来的小照片、啤酒标签……都可以在空白处堆砌,而美术字、外文以及现场感受的文字记录,也都可以成为呼应页面气氛的一部分。“这就是没有规则的妙处”,丫丫鱼说,“对于旅行手绘速写簿来说,根本不需要有排版局限或者去考虑什么位置放什么才正确,这是很私人化的事情,每个人的旅行绘本都不一样,它是实时的,即兴的,只与自己当时感觉、兴奋点和热情有关,它也永远不可复制。”
  这令我感到兴奋又疑惑,因为这意味着旅行绘画完全没有标准可言,也无法判定这幅画的成败,就像丫丫鱼说的,没什么规则,想画就画、想写就写、想贴就贴。这也完全不同于画廊或者某些展会上的单独作品,必须为大众分享,手绘速写簿打开的是一处个性化空间的入口,可以被分享但无需去引导理解或引发世俗的争论,手绘速写簿只为记录和创造。
  没有规则的记录和创造当然有具体表现。丫丫鱼用他日本旅行的手绘内容解释道:“手绘簿里有两幅富士山,画第一幅时,我们还在山路中行走,富士山第一次映入我的视野中,那是一种必须要记录下它的念头(或者可以被理解为绘画冲动),碍于团队的行动时间,我只用了10分钟就完成了它,虽然过后再仔细看,有些结构都是不对的,但这恰恰就是旅行手绘的独特之处—— 当突然发现一个让心底震撼或感动的事物,那种迅速动笔的冲动。再来看第二幅的富士山”,他继续说道,“到了观景点可以静下来充分利用时间,解构透视关系、晕染着色,慢慢地用一小时把它完成,而这幅画,对我来说就没什么兴奋点啦,不能说它有多好,中规中矩或者再多花些时间能画得更好。”
  “又比如,奈良公园里的鹿”,丫丫鱼补充说,“现场画一只相对乖巧的鹿和在返程的飞机上对着照片画它差异化更加明显,再乖巧的小鹿也是动态的,能明显看到背部的曲线好几次都画不准,但完成后也会发现,这样画出的小鹿很生动,有‘活’的意味。而对着照片画出来的小鹿虽然很细致、写实,结构与情态都准确,但显得僵硬。而旅行的过程本身就是动态的,能享受最直接触动内心的过程,这是我追求的旅行意义。”
  丫丫鱼是偏爱水彩画的,高效,符合旅行时的绘画需求。而且无论雨雪,他都能画,除非调色板上的水被冻成了冰。不稳定也可以说是水彩的优点,丫丫鱼说:“在同等硬件条件下,在北京和海南画出来的效果绝对不一样,湿度、潮气都会影响晕染效果,在雨或雪中画画,雨滴或雪片偶尔溅落在纸上,都能使画面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我从不會懊恼它们破坏我想要的结果。换个角度而言,画把天气状态都记录进去了,这是多么棒的体验。”   最后,我并非执意要给旅行手绘强加上所谓对比的标签,对于旅行记录者来说,相机(包括手机)适合所有人,毕竟它们已经简化到只需触动屏幕或按下快门的地步。但实际上,手绘的门槛和摄影进阶并没有什么两样,当一个人想用影像更完美的记录旅行生活时(前提是可以被放大看细节的照片,美图秀秀什么的就算了),花在了解相机功能、学习光影、构图、修图上的时间并不比学习绘画上的时间少,而手绘,则开启了另一扇大门,一种组合形式,与众不同的记录方式,它能够让你慢下来,静下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独立空间中,那是每个人都会爱上的专注状态。正如丫丫鱼在他的《水彩时光》一书中写到的:最美的时光在路上,最好的风景在心中。在海滩逐浪,在树林听风,在草原观花,在山峰赏月——这个世界是如此的美好。只是我们的脚步往往太匆忙,已经太久没有停下来仰望星空,没有驻足凝视路边的野花,没有静心等待鸟鸣四起……你看到什么样的风景,在于你有什么样的心境。美好,常常转角就能遇见。身边的点点滴滴,那些触动心灵的事物,其实就是我们心中最美的色彩。用心去感受,用心去画,用心去留下所见的美好,拿起水彩笔与感动不期而遇。
  基本原则
  就像自由必须在法制法规健全体系下相对存在一样,“没有规则”必须建立在一个基本的前提下,即使绘画者并不是美术科班出身,我想到。
  我猜对了。对于如何开始自己的绘画,丫丫鱼表示,第一,从最感兴趣的事物开始学习。对此,他有一系列精彩的吐槽,举个例子:比如一个人喜欢画花鸟。他至少应该养盆花在家里,每天看几眼吧?至少也要开始尝试观鸟,连鸟都没见过,怎么画啊?
  第二,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鉴于传统素描学习很枯燥,可以结合一些好玩的元素、感兴趣的东西进来,在画材上可以使用水彩、丙烯、彩铅、马克笔、剪报、贴纸等等各种能想象出来有趣的东西往上招呼。如果“失败了”,解放思想多尝试几次,边玩边想。这样也一定会爱上画素描的。
  第三,要眼高手低。取其上,得其中;取其中,得其下;取其下,则无所得矣。眼光决定一个人的审美层次,审美层次决定他能走多远。所以眼光必须高,手也得跟上。去看那些世界名画,古今中外名家的作品,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拿来借鉴学习,反复地看,揣摩,临摹。这么折腾一段,大概也知道大师们都是怎么在画画了。
  最后,常思考与多练习。当你开始有规律地画画时,每次对比上一周或10天前的自己都会明显感到自己的进步。同时,与同好的朋友多交流,取长补短。向前辈多请教,更容易进入状态。其实用不了多久,感觉来了,下笔的愿望是挡也挡不住的。而在旅行中完成自己的手绘速写,是水到渠成的事,而且这个属于自己的独特回忆,同样可以没有规则。
  
  硬件配置
  我得承认,单是浏览丫丫鱼的这些旅行手绘速写簿就对我产生了极大的诱惑,而“没有规则”甚至令我想入非非,的确,这看上去并不难,甚至觉得有些场景自己也能完成。但越是看得细致,越是觉得一些细节处理和笔法相当复杂,如同网游里的打怪升级,不泡上几万小时怎么能刷副本爆宝贝。
  这种想法在丫丫鱼打开他的旅行背包后得到了验证。其硬件配置的丰富程度,一点不比攀岩者用到的器材少,不过是目标需求不同罢了。丫丫鱼的折叠笔袋内有15支画笔,它们的笔尖分别使用松鼠毛、貂毛和尼龙制作,松鼠毛储水能力强,柔软,适合渲染和大面积涂色。尼龙毛的笔很有弹性,绘画速度快但比较伤纸,很容易把底色扫起来,储水性差。貂毛的画笔性能介于前两者之间,“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汽车里的SUV,什么地形都能掺和一下,当然,作为入门的选择也是不错的。”丫丫鱼说,“这些笔当中还有旧笔,由于失去了笔锋,需要搓画比如草地那样的背景时,是很好的选择。”
  除此之外,针管笔、被外国旅行手绘者们青睐的自来水笔,粗细变化更快、能展现出力量和速度感的秀丽笔,能使线条有韧性的钢笔,以及流畅的不防水墨水和不会被水彩上色晕开的防水墨水的选择,令我眼花缭乱。其他辅助配件还包括:抹布、橡皮、胶棒、可以保持新鲜的管状白色颜料、小铅笔、使颜料湿润的喷壶、剪子、创可贴、针、随身打印机、湿纸巾、糖果、耳机、伞以及带有尼龙耐磨外层的防潮坐垫。
  差点忘了最重要的,Moleskine的水彩速寫簿和温莎牛顿的艺术家级颜料。
其他文献
Why Don’t People Do What’s Good for Them?  漫漫人生路,需要不停地做出选择和不断地改变。但是面对这些选择和改变,我们往往会显得有些矛盾。有时候我们明明知道是有益之事,对我们好处良多,但是最终却没有选择,这是为什么呢?其中缘由,让我们一探究竟。  Why would people not be motivated to make changes that c
不少管理者都评价拥有明显时代特征的80后,不够职业化,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但不可否认的是,80后将会成为企业的新生主力军。对于这些尚不够职业的80后职业人,企业应该采用怎样方式引导80后融入职场,而作为80后个人,又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职场? 本期我们邀请了人力资源专家管然女士,就我们收集来的真实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给企业和80后一些有益的启示。    专家简介:    管然,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培训
文章讲纽约的往昔,今日的我们却依然会深有共鸣,因为我们的许多城市至今还有许多推车小贩挣扎在生存的边缘。文中的温情与酸楚也许能令我们有所了悟:同一座城市里,有些人活得容易,有些人活得艰辛,而城市本身,应当是为所有人的吧。
LG电子全球CEO高调访华      4月13日,被誉为“韩国数码创新之父”的LG电子全球CEO金双秀高调访华,并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新闻发布会。会上,金双秀不仅展示了LG电子在全球实施“蓝海战略”一年来所取得的瞩目成绩,还进一步诠释了LG电子在中国战略转型的蓝图与展望,并宣布将在当晚亲自为刚在韩国创造了销售奇迹的LG“巧克力”手机的海外首次发布举办隆重的揭幕仪式,显示出LG电子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
Financial journalist and award winning author Michael Lewis gave an inspiring Commencement Speech at Princeton in 2012.1  Thirty years ago, I sat where you sat. I must have listened to some older pers
如何看待新课标实施中的问题和挑战  《英语学习》:刘老师,您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已经颁布三年了。我们从2013年课程标准启动修订后就持续追踪解读,并刊发了一系列聚焦核心素养落地的文章。近年来,我们看到教师在《课标》的指引下,不断在课堂上尝试创新和突破,取得了很不错的教学成果,十分令人欣喜,但同时我们也有一些不同的发现。首先,这几年编辑部收到了大量关于践行
贝鲁特:阿拉伯的一个“花花世界”  飞机降落在贝鲁特的一刹那,我丝毫无法把来之前所听到的“危险之都”和眼前这片平静的土地联系在一起。出了海关,看到等候已久的导游阿里,从他爽朗的笑容中,我看到的是黎巴嫩人的乐观,心情开始放松。根据我在国内已经设计好的线路,我准备自驾车寻访黎巴嫩、叙利亚和约旦的“石头城”。  放下行装,走出酒店,但见华灯初上,漫步在贝鲁特的黄昏中,体味着这个城市的韵味。9点钟后,这里
10月26日上午,慧择网携手现代财险在北京召开主题为“为勇者,为梦想”的专业户外运动保障产品发布会,正式发布“勇者部落”—— 全球首款为高风险户外运动人群量身打造的保险产品。慧择网创始人兼CEO马存军与现代财险总裁李门馥共同启动了发布仪式,全球最大的救援机构优普救援、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及国家气象局、业内专家、资深户外运动爱好者出席发布仪式,开启专业户外运动保障新时代。慧择网此次打造的“勇者部落”专业
中国户外金犀牛奖  提名骆垠材  北极圈单人无后援穿越1460公里  提名理由  2019年,骆垠材在均温-40℃的极低环境下,单人越野滑雪牵拉98公斤重的雪橇船自补给自导航53天,从北纬62°穿越到北纬72°,走完1460公里无人极寒区。单人穿越北极刷新与填补着国内户外界在极地探险史上的空白,这种更为国际化的探索方式需要的远不只是激情与梦想,面对这种纯人力行走的极地穿越,必须依托丰富的极地经验、
前阵子热播的电视剧《翻译官》重新点燃了大众对于口译的关注,翻译群体也随之走到了聚光灯下,从而引发了人们对译员角色的思考。现实工作中译员究竟应该扮演何种角色?译员的角色又与何种因素有关?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是演员,他们各有自己的进口与出口,一个人在一生中扮演许多角色。”同样道理,译员在交际中也需要扮演多重角色。  动态的口译交际场合以及口译交际各方不同的期待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