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推进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lzh_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研究,深刻地认识到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是高职高专教育和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并通过制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起能力培养体系,指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完善技能鉴定,推行“双证书”制,是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保证。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育 人才培养方案 高层次技能型人才
  [作者简介]程素君(1964- ),女,河南新乡人,河南新乡学院物理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凝聚态物理和物理教学研究;苏新梅(1963- ),女,河南新乡人,河南新乡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医用高分子和化学教学研究。(河南新乡453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6年河南省教育厅省级项目“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教高[2006]102号)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2-0055-02
  
  伴随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因此,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日益强劲的发展势头。作为担负着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技能型人才的我国高等院校,必须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提高办学质量,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在努力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就必须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道路。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优良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以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
  
  一、明确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模式,走产学研合作之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已经从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占到高校学生总数的一半左右,对于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国家的经济建设都将产生重要影响。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要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建立起专业性与职业性一体化,并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培养服务于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不能办成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也不要把“专升本”作为主要目标。在创新办学思路上,应积极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坚持“育人为根本、能力为本位、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办学方针,创新办学模式,积极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发挥多方优势,在结合之中壮大自己,在结合之中发展自己。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理念的指导下,以人才培养活动为主体,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形成的人才培养的方式。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历史并不长,缺乏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借鉴,但综观世界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却不无先进的经验和办学模式可以学习、借鉴,在这方面德国做得最好。2002年10月,周济部长在湖南永州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合作经验交流会上指出:产学研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应用型学习,这种学习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指导完成,应制订一个合作教育计划,结合工作场所的学习,使之成为一种更为完整的教育,通过合作教育计划,建立起大学与社会更为密切的联系,学生除了课堂学习以外,还掌握了实际的生产技术或工作本领,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市场上有竞争力。可以说,产学研合作是以岗位和科研项目为结合点,把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的有效模式。坚持走产学结合的道路是一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这也必将是正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中国,能否真正办出职业教育特色的关键之所在。根据社会和经济建设对实用型高技能型人才的客观需要,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可以肯定地说,产学研合作是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根本之路。
  
  二、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能力培养体系
  
  根据市场需求,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重视基础知识训练,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及考证纳入教学目标、计划和有关课程内容之中,使学生能够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人才市场需要。
  1.人才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应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为宽广基础理论及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的,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及高技能型人才。
  2.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1)满足就业岗位的技术能力与职业素质。(2)使学生具备一生职业发展与迁移所必需的相对完整的某一专业技术领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3)尽可能在人文素质、思维方法及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为学生成就其人生的事业打好一定的基础。
  3.课程设计。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对主要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在保证总学分不变且不影响知识结构的前提下,增设实践课和加强课程的实践环节。
  4.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中处于核心地位,也是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要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为学生构建一个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在教学计划上增加实验实训环节,建立多个仿真模拟实验室,在实际操作中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每个学期都能集中实习和顶岗实习,使学生们置身企业,置身社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满足学生能力训练的需要。另外,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满足学生们的求知需求,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5.课程体系结构及学分比例。课程体系由三个模块组成:一是综合素质模块,占总学分的35%左右,由“两课”、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类课程、身体与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大学英语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就业指导教育类课程等构成。二是专业知识模块,占总学分的45%左右,由各专业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构成。三是实践能力培养模块,占总学分的20%左右,由专业实验、专业实习、技能培训、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构成。
  6.教学大纲。对教学大纲进行重新制定和规范,在适度降低理论和学术要求的同时,增加应用性、实践性、操作性知识和技能要求。
  
  三、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
  
  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两大类,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场所。基地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的高低,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应加大校内实验室的投资力度,重视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养,建立良好的实训中心。同时,要积极和企业联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共同的教育资源,大力开展对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严格训练,加强其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让学生接受顶岗实习和考证训练,使学生边做边学,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师资培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开展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关键。“双师型”教师就是既持有教师资格证书又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目前我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有三种:一是高职院校自己培养,参加各种培训班。二是引进企业的技术人员到高职高专院校任教或做兼职教师。三是技术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到校任教。产学研合作促进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及其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产学研合作可以吸收不同专业教师参加企业的科技开发工作,直接进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面对企业生产中的一些难题,进行一些高技术项目的研究与开发,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于教师更新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接近科技开发前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完善技能鉴定,推行“双证书”制
  
  1995年,国务院就在《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了“在全社会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的要求,我国劳动就业制度改革中也提出了“大力推行劳动预备制度,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的要求,随着中国加入WTO、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提高,更需要大批既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同时又具有较强的解决行业现场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然而,近些年来,在我国高校中却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是与社会需求不相符的。要改变目前这种现状,就必须改革阻碍实践教学发展中的环节,大胆尝试新的做法,进行有益的探索。在高职高专学生中积极推行“双证制”,鼓励高职高专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是提高高职高专毕业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对接的重要举措。目前令人欣慰的是,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用人机制,已被社会包括用人单位所普遍接受。所以,高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建立一些职业技能鉴定所,或者和社会联合建立一些职业鉴定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成才的平台,也为高职高专院校更广泛地进行产学研合作,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综上所述,创新高职教育模式,走产学研合作之路是办好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我国高职教育事业方兴未艾,任重而道远。产学研合作与高职教育的发展尽管前景喜人,但目前在一些高职高专院校也存在着校企合作的关系不稳定,学生深入企业难度大,实操训练流于形式等;同时,一些企业忙于生产管理,对接受高职学生的实习缺乏积极性;此外,国家缺乏一定的管理激励机制,既没有对高职院校提出一定的具体要求,也没有通过经济、行政等方面的措施激励企业和院所积极参与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保证教学质量,使培养的人才能够真正成为服务于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就必须继续大力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办学模式,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学校、企业和院所共同成为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进一步加快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Z].2002-09-24.
  [2]周济.产学研结合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4(6).
  [3]刘来泉.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周文锦.高职教育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4(10).
  [5]杨进.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挑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4(4).
  [6]姚寿广.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思考与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7]俞克新,等.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与教改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该文介绍了市场营销中整体产品和产品支持服务的概念,以及如何以较少的投入获得电力客户较多的满意。
钢琴伴奏是声乐、器乐、舞蹈等表演艺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超的钢琴演奏技术、高效的弹奏能力、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坚实教育理论基础以及较强的教学
1 比利时电力公司的现状和忧虑比利时国土面积只有30 518 km2,是法国的十八分之一,人口1 000万,是法国的五分之一.但是比利时的电力占欧洲电力市场的45%,而法国仅占20%.其中6
期刊
走进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笔架山乡中塘村益阳宏祥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稻蛙菇生态种养示范基地,能听见“呱、呱、呱”的蛙鸣声,公司总经理唐庆晖和工人们正忙着在蛙田喂食、消毒……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47岁的唐庆晖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笔架山乡中塘村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他自小就有一个梦想,长大后想成为一名养殖专家,带领贫穷的村民们走上致富路。因家境贫穷,懂事的他高中只上了一年便辍学回家务农。
在素有"中国辣椒之乡"美誉的重庆市石柱县,提到重庆谭妹子,人们会本能地想到"谭妹子辣椒,辣得起,放不下"的广告语。这些年来,重庆谭妹子以"做好心人,办良心事,产放心食品"为
文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院校的院(系)工作模式进行了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高校发展的现状及地方性普通高校的特点,提出了在地方性普通高校的院(系)实行“院(系)务委员
1 综合资源规划综合资源规划(IRP)是电力公司为了满足未来的电力需求,对不同的选择方案进行评估的一个规划过程;在满足可靠性需求和其他目标的同时,选择电力供应成本最小的最
期刊
翁牛特旗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农作物地膜覆盖栽培的主要地区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翁牛特旗就开始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农民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但随着地膜使用量和覆盖面
利用宁波四明山区域气象观测站逐日和逐小时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分析该区域气候条件,并以舒适度指标等评估其气候生态。结果表明,1961—2017年四明山区域气温持续上升,降水增多
改革开放以来,三都县上下紧紧围绕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以生态畜牧业发展为抓手,大力推广科学养殖技术,在畜禽良种、科学饲养、疫病防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三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