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以及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部门和广大电力客户对电能计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负荷控制作为电力计量中的核心环节,有效的负荷控制可以改善电网负荷曲线形状,使电力负荷较为均衡,以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安全性和提高投资效益。实践证明,有效借助当前高速发达的计算机及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构建基于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电力负荷控制系统,以实现电力计量中负荷控制的高效管理,对促进当前电力系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电力计量中负荷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关键词:电力计量;负荷控制技术;发展;应用
1、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概述和发展现状
1.1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概述
电力计量中负荷控制有分散负荷控制和远方集中负荷控制之分,其中前者应用的设备功能有限,灵活性低,适合应用在简单负荷的控制中,如固定让峰设备、定时开关控制路灯、分时记度电度表等负荷较固定的场合。后者依据信息传输方式包括多种类型,如无线电负荷控制、工频负荷控制以及载波负荷控制等。其中分散负荷控制的实现依据以下原理:电力单位在用户当地设置负荷控制装置,实现用户用电时间、负荷大小以及用电量的控制,将负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些负荷控制装置包括自动低频减载设备、定量器等。
1.2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电力负荷控制的研究比较早,在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后,其他一些国家也引进了先进的控制技术,提高电力计量的效率。西方发达国家看到了应用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优点,笔者重视这项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对这些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突破,其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电力负荷控制系统有多种形式,不同的国家应用的系统类型也有较大差异。我国对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研究相对较晚,在研究与应用时,主要分为了三个阶段,首先是探索阶段,在引进先进的电力负荷控制技术后,我国研究人员研制了多项研究装置,比如音频控制装置、电力线载波装置以及无线电控制装置等等。其次是试点阶段,在试点的过程中,主要是应用在我国自行研发的音频以及无线电负荷控制系统中。最后是推广阶段,试点结束后,我国对这项技术也进行了改进,并将其应用在多个地级城市供电系统中。
2、电力计量中负荷控制技术的实践应用
2.1应用于负荷的控制工作
线损管理是电力计量工作的核心环节之一,降低线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合理调节设备的用电负荷。基于此,应用负荷控制技术实现整体供电网络用电负荷的实时管控,对电力企业和用户的用电安全和用电稳定有着重要作用。从本质上讲,对负荷的控制管理就是对电力波动情况的控制管理,在电力计量工作中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控制技术:(1)削峰技术。在供电用户的用电高峰时段,电负荷会长期处于高位状态,这时根据供电双方预先签订的合约,电力调度中心的工作人员会向用户端发出请求,征得用户同意后中断部分供电,以降低这一时段内电网整体的用电峰值。(2)填谷技术。当电网用电负荷处于低谷阶段时,需要通过一系列增加用电量的手段将用电负荷提高至正常水平,这一方法就叫做填谷。负荷低谷多出现在夏、冬两季,此时应增加空调、电暖气等季节性设备的使用频率,同时还可适当增加反季节的用电设备,实现当季用电负荷率的提高。此外,负荷低谷时可以开展电气的储存蓄能工作,在增加电气使用量的同时,有效减少额外电力的浪费。
2.2应用于电力计量
目前我国采用电力负荷控制技术建立的负荷控制系统大多具有当地闭环控制、远程遥控控制、中继站控制、系统参数设置、系统操作以及用电管理等功能,这些功能在电力计量中的应用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优势:一是通过负荷控制系统可以对电力负荷以及客户的用电状况进行实时监测,通过了解负荷特性,有助于在用电高峰时段实行削峰填谷,使日负荷曲线变得比较平坦,就能够使现有电力设备得到充分利用,通过优化电网运行方式,以及平衡电力资源来确保电力供应,从而推迟扩建资金的投入。二是可以稳定电网的运行方式,提高供电的可靠性,负荷控制系统的相关功能模块能够对一些故障迅速做出反应,从而确保电网安全稳定。同时还可以通过电力负荷控制系统来有效提高对用户监视的准确率和控制的正确率,控制线路拉闸情况,提高电网的用电负荷率,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三是负荷控制系统可以对客户、电量、电价、电费等营销和服务的关键指标和环节实行集约化、精细化管理,另外控制中心通过电力负荷控制反馈的数据情况可以搞清各用电企业的用电特性,并据此制定可主动避峰、可安排轮休的工业用电负荷管理目標,实现电力运行方式的优化。
2.3应用于防范窃电行为和故障的诊断工作
虽然,目前电网系统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窃电行为,不仅导致了电网运行的不稳定,而且还给整个电网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但是,通过对负荷控制技术的应用,能够让电力企业及时的对电网情况进行监察,对用电情况、负荷状况进行控制,能够通过对整个电网数据的对比分析来对窃电行为进行发现和控制。利用负荷控制技术,对区域内的用电情况进行分析,通过电量使用异常以及电路故障,电流电压异常以及脉冲电流异常来进行检查,防止窃电行为的发生,保障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障电力企业的利益,保障用电居民的利益。在供电网络中,由于电气设备类型众多,对电流、电压等符合的承载能力各不相同,所以常有设备故障发生。对此,应用负荷控制技术,通过对设备的运行中负荷变化等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可以判断出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从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故障防范和解决策略,同时根据不同设备的荷载能力设定线路的负荷阈值,以此保障设备的运行安全,为计量工作精准顺利进行提供硬件上的安全保障。
3、结束语
经过实践发现,在电力计量中应用负荷控制技术可以是电力系统的整个系统更加安全稳定的运行,还可以避免电力传输的损耗问题,实现对电能的节约。在电力计量中充分发挥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优势,可以提高电力企业的用电管理水平,推动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更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电能的需求量。电力计量是一项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技术,应用负荷控制技术可以提高计量的准确性,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力负荷控制技术也日趋成熟,其在电力计量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与优势。
参考文献:
[1]电力企业创新电能计量工作探究[J].段建兵.科技与创新.2014(08).
[2]电能计量自动化终端应用与故障诊断处理[J].刘驹.自动化应用.2016(11).
[3]论科技发展下的智能技术在电能计量中的应用[J].王子瑞,张利.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04).
[4]电能计量在线监测与远程校准系统的研制[J].张亚娜,曲晓平.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4).
(作者单位: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十堰供电公司)
关键词:电力计量;负荷控制技术;发展;应用
1、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概述和发展现状
1.1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概述
电力计量中负荷控制有分散负荷控制和远方集中负荷控制之分,其中前者应用的设备功能有限,灵活性低,适合应用在简单负荷的控制中,如固定让峰设备、定时开关控制路灯、分时记度电度表等负荷较固定的场合。后者依据信息传输方式包括多种类型,如无线电负荷控制、工频负荷控制以及载波负荷控制等。其中分散负荷控制的实现依据以下原理:电力单位在用户当地设置负荷控制装置,实现用户用电时间、负荷大小以及用电量的控制,将负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些负荷控制装置包括自动低频减载设备、定量器等。
1.2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电力负荷控制的研究比较早,在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后,其他一些国家也引进了先进的控制技术,提高电力计量的效率。西方发达国家看到了应用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优点,笔者重视这项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对这些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突破,其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电力负荷控制系统有多种形式,不同的国家应用的系统类型也有较大差异。我国对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研究相对较晚,在研究与应用时,主要分为了三个阶段,首先是探索阶段,在引进先进的电力负荷控制技术后,我国研究人员研制了多项研究装置,比如音频控制装置、电力线载波装置以及无线电控制装置等等。其次是试点阶段,在试点的过程中,主要是应用在我国自行研发的音频以及无线电负荷控制系统中。最后是推广阶段,试点结束后,我国对这项技术也进行了改进,并将其应用在多个地级城市供电系统中。
2、电力计量中负荷控制技术的实践应用
2.1应用于负荷的控制工作
线损管理是电力计量工作的核心环节之一,降低线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合理调节设备的用电负荷。基于此,应用负荷控制技术实现整体供电网络用电负荷的实时管控,对电力企业和用户的用电安全和用电稳定有着重要作用。从本质上讲,对负荷的控制管理就是对电力波动情况的控制管理,在电力计量工作中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控制技术:(1)削峰技术。在供电用户的用电高峰时段,电负荷会长期处于高位状态,这时根据供电双方预先签订的合约,电力调度中心的工作人员会向用户端发出请求,征得用户同意后中断部分供电,以降低这一时段内电网整体的用电峰值。(2)填谷技术。当电网用电负荷处于低谷阶段时,需要通过一系列增加用电量的手段将用电负荷提高至正常水平,这一方法就叫做填谷。负荷低谷多出现在夏、冬两季,此时应增加空调、电暖气等季节性设备的使用频率,同时还可适当增加反季节的用电设备,实现当季用电负荷率的提高。此外,负荷低谷时可以开展电气的储存蓄能工作,在增加电气使用量的同时,有效减少额外电力的浪费。
2.2应用于电力计量
目前我国采用电力负荷控制技术建立的负荷控制系统大多具有当地闭环控制、远程遥控控制、中继站控制、系统参数设置、系统操作以及用电管理等功能,这些功能在电力计量中的应用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优势:一是通过负荷控制系统可以对电力负荷以及客户的用电状况进行实时监测,通过了解负荷特性,有助于在用电高峰时段实行削峰填谷,使日负荷曲线变得比较平坦,就能够使现有电力设备得到充分利用,通过优化电网运行方式,以及平衡电力资源来确保电力供应,从而推迟扩建资金的投入。二是可以稳定电网的运行方式,提高供电的可靠性,负荷控制系统的相关功能模块能够对一些故障迅速做出反应,从而确保电网安全稳定。同时还可以通过电力负荷控制系统来有效提高对用户监视的准确率和控制的正确率,控制线路拉闸情况,提高电网的用电负荷率,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三是负荷控制系统可以对客户、电量、电价、电费等营销和服务的关键指标和环节实行集约化、精细化管理,另外控制中心通过电力负荷控制反馈的数据情况可以搞清各用电企业的用电特性,并据此制定可主动避峰、可安排轮休的工业用电负荷管理目標,实现电力运行方式的优化。
2.3应用于防范窃电行为和故障的诊断工作
虽然,目前电网系统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窃电行为,不仅导致了电网运行的不稳定,而且还给整个电网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但是,通过对负荷控制技术的应用,能够让电力企业及时的对电网情况进行监察,对用电情况、负荷状况进行控制,能够通过对整个电网数据的对比分析来对窃电行为进行发现和控制。利用负荷控制技术,对区域内的用电情况进行分析,通过电量使用异常以及电路故障,电流电压异常以及脉冲电流异常来进行检查,防止窃电行为的发生,保障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障电力企业的利益,保障用电居民的利益。在供电网络中,由于电气设备类型众多,对电流、电压等符合的承载能力各不相同,所以常有设备故障发生。对此,应用负荷控制技术,通过对设备的运行中负荷变化等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可以判断出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从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故障防范和解决策略,同时根据不同设备的荷载能力设定线路的负荷阈值,以此保障设备的运行安全,为计量工作精准顺利进行提供硬件上的安全保障。
3、结束语
经过实践发现,在电力计量中应用负荷控制技术可以是电力系统的整个系统更加安全稳定的运行,还可以避免电力传输的损耗问题,实现对电能的节约。在电力计量中充分发挥电力负荷控制技术的优势,可以提高电力企业的用电管理水平,推动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更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电能的需求量。电力计量是一项技术含量比较高的技术,应用负荷控制技术可以提高计量的准确性,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力负荷控制技术也日趋成熟,其在电力计量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与优势。
参考文献:
[1]电力企业创新电能计量工作探究[J].段建兵.科技与创新.2014(08).
[2]电能计量自动化终端应用与故障诊断处理[J].刘驹.自动化应用.2016(11).
[3]论科技发展下的智能技术在电能计量中的应用[J].王子瑞,张利.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04).
[4]电能计量在线监测与远程校准系统的研制[J].张亚娜,曲晓平.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4).
(作者单位: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十堰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