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途径及对策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tlc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当前大学生公民意识状况,本文作者作了问卷调查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大学生公民意识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公民意识 途径 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可见,切实推进我国的公民教育,以奠定必要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人文基础,是实现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目标的前提。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理应具备良好的公民意识。我就当前大学生公民意识状况作了问卷调查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大学生公民意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分析
  首先,在人民意识的教育下,大学生站在作为国家统治阶级的立场上,在权利与义务之间更趋向于对权利的索取,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腐朽思想及庸俗风气在大学生中逐渐蔓延。公民主体权利意识是指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体,对其存在的地位、价值和主观能动性的自觉意识及对一切权利的认知、理解和态度。调查显示,大学生对自身权利的认同度较高,但具体认识十分模糊,且在参与意识上呈现矛盾状态。
  在调查中,对“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这一问题,有近80%的选择认同;开在选择“什么时候感觉自己是一个公民”时,35%的学生选择“参加投票选举时”,选择“自己的权利得到保障时”占36.4%,选择从未有“公民”感觉的占25%;对“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方面”的回答上,基本没有人能给予正确全面的答案;对“您是否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物”的选择中,有近45%的学生选择“愿意”,30%的学生选择“一般”,其余学生则持无所谓的态度;对“个人在学校及班级事务中的作用”持“会起到积极作用”观点的学生占20%,持“有所作用”的占近27%,持“不清楚”的占31.6%,其余的认为不会起到作用。
  其次,大学生责任意识不强,缺乏公共精神。责任意识是个体对角色职责的自我意识及自觉程度的呈现,即社会成员对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职责、任务和使命的自觉意识,它要求社会成员除对自身负责之外,还必须对他所处的集体及社会负责,正确处理与集体、社会、他人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显示,近90%的学生在回答“如果国家面临困难,能否响应政府号召自己作出牺牲时”,选择“是”。可见,在大部分学生的意识中,具有强烈的国家意识和国家责任感;然而,在“面对社会上不公正的事情能否积极制止时”,有30%的学生选择“会”,52%的学生选择“不予回答”;在“如何看待校园内有同学折损花木”这一问题上,53.5%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在选择“对于在教室或自习室大声说话、乱扔纸屑”及“自己是否也经常这样”时,56%的学生明确表示“反感”,但也有40%的学生表示“自己也经常这样”;在选择“参与班级事物时,是否处于公正的立场还是掺杂个人感情”时,有65%的学生选择自己很多时候是“出于个人感情”。
  再次,通过问卷调查和对部分同学访谈得出:大学生有着较为牢固的规则意识,但在具体践行上,存在着严重的“知行脱节”现象。认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学生占58.3%,但有66.4%的学生在面对“自己或家人遇到纠纷”时,首先的选择则不是依据法律途径;有80%的学生选择“考试要诚信”,但22.3%的学生在考试中曾经作弊,其中作弊次数在5次以上的有4%左右;有69.1%的学生认同“宿舍应严格管理,不应该使用大功率电器”,但42.04%的学生曾在宿舍内违章用电,31%的学生曾带校外人员在宿舍过夜。由此可见,诚实守信观念与规则意识在大学生头脑中还比较深入,但遗憾的是大部分学生在实践中却正好相反。
  从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的调查分析来看,大学生的公民意识还相对薄弱,其中有些问题还是比较突出,与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要求还相距甚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因此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是极其必要的。
  二、高校开展公民教育的途径及对策
  1.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突出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把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德育必须不断改革和改进原有的教育方式、方法,不断探索教育的新途径。应凸显公民意识教育这一基本教学目标,把教学内容重构于社会的需求与公民意识的培养,让学生首先从做好一个公民的角度去理解和领会教学内容,进而再有机地渗透相关的深层次教育。
  2.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民行为。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校园文化具有公民教育功能,它所特有的价值导向功能、人格塑造功能、人文素养提升功能等,决定了它在满足大学生文化需求、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权利义务观念和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道德原则隐含其中,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得到熏陶和启迪。公民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适应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因而成为养成大学生公民意识和公民行为的一个有效途径。
  3.发挥社团在公民教育中的作用。
  高校大学生的社团是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结合成立的组织,它有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以大学生社团为首要阵地,可以举办一些以促进大学生公民教育为目标的活动。比如可以举办关于公民教育的辩论赛;以朗诵传统文化经典为主题的大型经典诵读活动;还可以开展有关公民教育内容的知识竞赛、知识讲座等多种多样、意义重大的活动。从而对当代大学生起到公民教育作用,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
  4.应该将公民教育和大学生日常管理和考评挂钩。
  鉴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许多学生和家长更多关注经济效益,而忽视思想教育;更重视学生成绩而忽视道德水平的现实。我认为,应该将公民教育和大学生日常管理和考评挂钩。道德考评可以具体设立一些考评项目和指标,比方说在实际生活中做了多少实事、是否主动帮助同学、是否及时捡起地上的碎纸片、是否及时关灯、是否主动擦黑板、是否给老弱病残者让座,等等,做到的加分,没有做到的减分,当然这需要有配套的监督措施。也可以通过一些信用档案、信用记录去考察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状况,把平时的道德表现记录和学业成绩挂钩,和年终奖学金挂钩,和能否顺利就业挂钩。这必将是一项非常好的促进大学生道德成长的措施。
  5.高校应尽快建立公民教育领导机构。
  高校应积极创立公民教育领导机构和各项参与机制,如学校团委、学生处等,这样一些组织应该在公民教育中起到领导作用,积极指导学生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增强公民教育的效果。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社会实践。大学生只有将自己的主体意识、社会公德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公共精神在社会实践中予以检验,才能达到知行相统一;也只有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和感悟,才能充分认识到公民意识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因此,让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了解国情,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提高他们对公民意识的认识程度,可以使他们自觉地按照公民的要求支配自己的行为,使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具体可通过开展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活动、学生自主参与学校管理、“三下乡”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现实生活,在参加社会实践中逐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2004,(10).
  [2]秦树理.把大学生培养为合格公民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J].郑州大学学报,2005.
  [3]欧世龙.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理性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2).
  [4]丁业震.大学生公德意识淡化的原因与对策[J].山东青年管理学院学报,2005,(1).
其他文献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民众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医疗纠纷迅速增加,导致护患关系紧张.护患关系是患者与护士在护理过程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它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变化,与
期刊
一、树立绿色为魂理念。提高为经济服务能力,建设发展型财政经济决定财政,有什么样的经济形态就有什么样的财政形态,张家口市绿色经济的发展趋势必然要求绿色财政的构建。绿色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高职院校比例。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生作为学校的发展主体、社会的建设者和主力军,必须做好学生党建工作,才能及
一、构建衡水发展型财政的难点分析1.自然条件差,发展能力较弱。衡水全境地处黑龙港流域,是全省唯一不靠山、不临海的地区,矿产资源缺乏。工业企业基础薄弱,三多三少现象明显:民营
由于气阻问题给铁路轻油罐车上部卸油作业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曾进行了如潜油泵、低气压辅助等卸油工艺的尝试,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气阻问题。提出了采用下部
以黄棕壤为对象,研究了影响铅的土壤环境容量的因素。结果表明,它受土壤性质、指示物、污染历程、环境因素、化合物类型、复合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文章还详细地叙述了各因素对土
广西部门预算改革从2000年开始启动,首先在自治区本级实施,随后向全区各市、县铺开。经过11年的改革历程,目前全区绝大部分县(市、区,以下简称县)已建立了部门预算编制与管理的基本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人才培养工作和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就业更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需在转变就业指导理念、整合
涟水县培肥改土的成就罗时玲,薛辉云,尹希笋,刘士菊(涟水县农业局)长期以来,涟水县坚持“积极养池保证充分用地”和坚持“培肥改土”的思想,为培肥地力发展农业生产探索出一条路子,粮
鼻窦真菌病近年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特别是侵袭型真菌病易发生误诊。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特将我院1990~2004年收治的30例鼻窦真菌病患者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