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空军发展战略及武器系统评估

来源 :海事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Z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开始了武器装备的汰旧换新,其中空军是台军换装与扩充的重点,大量军费投入到了新型战机的研究与采购中。那么,台湾空军目前的战力到底如何呢?
  
  台湾空军现役武器装备
  
  台湾空军起源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美国援助给中国政府的作战装备,其中主要是飞机。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为了防堵解放军攻打台湾,又向台湾提供了一批空军武器装备,其主力是F-86战机。20世纪70年代,美国又为台湾更换了F-104战机;1980年代,美国又卖给台湾当时比较先进的F-5战机;1990年代以前,F-104与F-5战机是台湾空军主力战机;1990年代以后,台湾空军进行换装,至2001年底,台湾空军新一代武器装备全部到位,完成了第二代武器装备的升级。
  台湾空军现役第二代武器装备以战机为主,共约有430架。它们包括美国卖给台湾的90架F-5F/F-5F战机,装备了3个中队,配备美制短程“响尾蛇”空空导弹、“小牛”空对舰与空对地导弹;由美国提供技术、台湾自己生产的128架IDF战机,编成了4个中队,配备台湾自制的“天剑”Ⅰ型短程与“天剑”Ⅱ型中程空对空导弹;美国卖给台湾的145架F-16A/B型战机,编成5个中队,配备美制“响尾蛇”中程空对空与“麻雀”中程空对空导弹;法国卖给台湾的57架“幻影”2000-5型战机,编成3个中队,配有法制“魔术”与“米卡”中程空对空导弹。
  台空军现役飞机除战机外,还包括一支由4架E-2T空中预警飞机、19架EC-130H电子战飞机、数十架RF-F5侦察机组成的电子作战部队,以及61架C-130H、C—119、C-47运输机,140架教练机,20架运输直升机,14架S-70C搜索救援机,4架“波音”727-100型行政专机。此外,台空军兵力还包括集“指挥、管制、通信、情报自动防空管制”的“强网”系统和美国已答应售台的两套远程预警雷达系统。台空军有12个空军基地、57处机场、650余个机堡、1个飞机洞库(“佳山”基地)等。
  
  F—16战机是台空军主力
  
  在430架战机中,“幻影”战机技术含量最高。台湾拥有的“幻影”战机是同类型中较先进的一种,即“幻影”2000-5型。该型战机的最大起飞重量17吨,实用升限18300米,最大速度2.2马赫,航程3800公里,作战半径700公里,载重量为6吨;有9个机外武器挂载点,可以根据不同任务选择所有种类的空空、空地、空舰导弹,既可从事高速高空拦截作战,也可从空中对地面进行攻击;装备RDY雷达,可同时监视及跟踪8个目标,攻击其中的4个目标,且具有特殊测量性,能拦截并使敌方雷达模糊;配备两具30毫米机炮,可挂红外线制导的两枚“魔术”与4枚“米卡”中程空对空导弹。其性能优于台湾现役各型战机,因此,台军视之为至宝,除平时的训练外,不轻易用它来执行空中监视、巡逻等任务。
  “空中防卫”是台湾军事战略最优先的考虑。而担当台军空中防卫的主力不是法国制造的“幻影”战机,而是从美国购买的F-16战机。该型战机实用升限18300米,最大速度2马赫,作战半径500公里,最大航程3890公里,最大载弹量6984公斤;装有l门M61Al型20毫米航炮,具有9个机外武器挂载架,可挂载4枚“响尾蛇”空对空导弹;配备的AN/APG7-66(V2)雷达具有对空和对地两种功能,对空最大搜索距离为95公里,俯视最大搜索距离为70公里,对地面目标的最大搜索距离为185公里,最多可同时监控64个空中目标,并跟踪10个,同时攻击6个空中目标;采用新型多功能显示器和改良式电子战管理系统,配有一套数字式地形跟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微波降落系统。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售台“电子夹舱”和AIM-120空对空导弹,使F-16战机的战力获得提升。
  台军另两型战机,即IDF与F—5战机,主要担负低空防卫与日常巡逻任务,非台军主力战机。
  
  台军机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台湾花费了近200亿美元配置了第二代战机,目的是要建立台海空中优势,确保台军防御作战立于不败之地。然而,以“幻影”、F-16和IDF飞机为主体的第二代战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服役以来,频频发生摔机事件。1998年,一架编号为6828的F-16双座战机在澎湖外海坠落,造成两名飞行员死亡。此后又有4架F-16战机坠毁。这样,台空军从美国采购的150架F-16战机只剩下145架。被台湾空军视为至宝的“幻影”战机也难逃摔机的命运。1999年10月,一架编号为2053的双座“幻影”战机在新竹外海坠毁;1999年12月、2001年11月,又先后有两架“幻影”战机坠海。台湾自制的IDF战机,也有两架报废。至于老式的F-5战机,几乎每年都发生折翼事件。
  除了战机外,台湾空军的其他飞机也常常发生灾难性事故,包括教练机、侦察机、运输机等,就连台军仅有的4架E-2T空中预警机,也有1架在着陆时磨坏机腹,几年后,方才修复和投入使用。据台湾空军公布的数字,从1950年至1999年,台空军共有622架飞机失事,平均每年15.5架。按此比例数字计算,台空军飞机失事率达到了世界第一。
  台军飞机频发事故的原因,除了驾驶员的素质与天候等原因之外,最主要的还是飞机质量问题。台湾从美国购得的150架F-16战机属于A、B型,而生产这两型飞机的工厂早巳封厂,但为了向台湾供货又不得不开封,生产结束后又永久封门。在1998年首架F-16战机于澎湖外海失事之前,台空军总部接收的报告显示,F-16战机有近300多种的缺陷,其中包括重要的主发电机失效、头盔显示器与任务电脑常常失灵等。虽经过与美国总厂协调,但300多项缺陷中,迄今仍有20多项缺陷尚无法改善。另一个问题是,美国售台的F-16战机,并没有立即提供备用零部件。为解决缺乏零部件这一问题,台军只能拆A机补B机,,据1988年美国海军公布的调查报告,在F-16事故原因中,有7次事故和绝缘线路有重大关系,另有45次与绝缘线路可能相关。台湾空军在第4架F-16战机坠毁后,也不得不承认,美国售台的F—16战机,曾经“给过(台湾)旧东西”。当时的台空军总部副总督察长李贵发曾透露,F-16战机曾发生因线束问题造成飞机飞行时的震动摩擦,进而导致电线短路冒烟的事故;空军接收F-16之初,发现平均每架次故障有8次以上。
  从法国购得的“幻影”战机也存在玻璃罩易起雾、发动机突然熄火等重大故障。再如IDF战机,由于美方对关键技术加以控制,使得这部“呕心沥血”设计之作,实际作战的续航力只有20分钟。因技术不过关和战力有限,台军方只好将原来计划生产250架的IDF战机减少到后来计划的130架。
  
  台军空中防卫存有致命弱点
  
  从高失事率与各型飞机的级别来看,台湾空军飞机同世界上的先进战机相比,其技术含量并不高,性能也算不上优越。何况这些飞机都属于第二代装备,而当今世界上的许多军事大国都已在研发、装备第三代战机了。目前,台湾不仅无力研发新型战机,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可能更换掉刚刚服役的第二代战机。
  从数量来看,包括老式的F-5战机在内,台空军只有430架战机,这跟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数量并不算多,与中国大陆相比则是少之又少。要应付大规模的现代战争,台军仅有的这批武器所能招架的时间将会很短,更何况按照一般作战武器出勤率的规律,战时只有一半能投入使用,而台军机出事率又非常高,战时能投入作战的飞机将会更少。
  从战机的操作来看,台湾兵源本来不足,高科技人才更不愿从军,加之二代战机频繁失事,台湾空军存在飞行员与地勤人员严重缺乏问题。1998年8月,台空军发生了一起一批空军飞勤人员在要求提前退役不成后集体请辞事件。此后,报名做飞行员的青年则越来越少。据台湾东森电视台2001年12月8日报道,从二代战机的5个基地显示的情况看,尉级飞行员缺员达55%,而整个空军尉级飞行员缺员比例也高达52%。飞行员与地勤人员的缺乏,造成台湾空军第二代飞机无人开、地面无人服务的困境,以至部分第二代战机被迫封存。
  从对飞机的维护来看,由于生产二代防空武器的厂家转、停产,台湾军机备用零件存在严重的供给问题。同时新型战机有美国产的,有法国产的,也有台湾自制的,这种多家杂存的状况,造成操作不易与维护困难,更易引发灾难性的事故。
  从飞机的活动与生存空间来看,台湾空军存在飞机活动空间不足的问题。因为台湾本岛只有3.6万平方公里,空中能同时飞行的飞机数量有限。另一方面,台湾狭小的地域与密集的机场,使台湾军机及其配套设施容易遭受密集与毁灭性的打击。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台湾军方正在与美国交涉,将一部分战机寄存在美国关岛空军基地。然而,如果将战机存放在台湾本岛以外的地区,就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发挥这些战机的应有作用,台湾空军也就难以形成“制空优势”,台军整体防御战力也因此大打折扣。
  总之,台湾空军的第二代武器装备的服役,使其作战能力有明显增强。但是,由于数量少,质量低,零部件、飞行员缺乏,疏散、隐蔽性差,以至被动挨打等方面的原因,台湾空军的战力不容高估,难以形成对大陆的空中优势。如果台海因为台湾宣布独立而爆发战争,台湾空军存活率将相当低,其对大陆的反制作战能力也十分有限。
其他文献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2年11月14日发布第30号公告,公布了新修订的棉花国家标准。将原GB1103标准修订为2个部分,即GB1103.1—2012《棉花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和GB1103.2—
也许是在“世界产量第一”的压力下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使然,也许是行业产业链日趋成熟的自然完善过程使然,“品牌建设”已然成为了中国化纤行业现阶段的热词.
大数据的用途和形式越来越多,数据分析师在一个公司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积累分析数据固然重要,但企业可以从大数据里挖掘到多少可被利用的价值?
据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对约60家常务理事企业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困扰国内纺机企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其次为市场秩序不佳,不公平竞争以及知识产权问题导致的不良竞争环境。第三是国际市场需求仍然没有起色。  可以看出,2014年,纺机行业面临的主要困境仍然集中在下游市场需求不足,而行业的转型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也跟随着这样的市场需求呈现出新的走向。  需求不旺,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