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kao0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存在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不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较差和自律能力有待提高等特点,作者结合自己从事独立学院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提出了几种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 教学内容 课前预习 实验报告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民办或公办独立学院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目前,独立学院已日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1]。独立学院的学生拥有当代大学生的共性譬如活跃、热情、有个性、善于发现新事物,同时他们作为大学生群体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又具有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不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较差和自律能力有待提高等特点[2]。有机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化工、生物、制药、食品、医学、材料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又是相关专业学生学习《材料化学》、《高分子化学》和《药物化学》等后续课程的基础,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有着特殊作用[3]。但是完全照搬本一、本二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教学方法与手段,往往效果不理想。因此,我们必须在把握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2012年,笔者参与了江苏大学京江学院(独立二级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专业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期间的探索为今后独立学院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下面是笔者授课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时间
  在常规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中,有机化学实验概述、磨口仪器的介绍、回流、蒸馏基本操作常作为第一讲,实验学时为4学时。这些内容涉及有机化学实验中的两大重要操作,即蒸馏和回流。这两个操作的熟练和准确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后面每一个合成实验的进度和产品收率。因此,对于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稍差的独立学院学生来说,第一讲的内容可以为5学时,并且适当补充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技巧。比如,教学中可以借助插图细致、耐心地向学生讲解磨口玻璃仪器的类型、型号与尺寸、清洗和拆装的要领。又如,在讲解回流和蒸馏操作时,除了介绍其原理之外,可以编一些顺口溜,帮助学生记住操作的注意事项。在回流操作中我们可以用以下顺口溜:试剂慢加无危害,通水之后电再开,防暴沸石必须在,水流下进上出来。在蒸馏操作中我们可以用以下顺口溜:隔网加热冷管倾,上沿下沿两相平。需加沸石防暴沸,热气冷水逆向行。同时,在回流和蒸馏实验后,我们可以提醒学生把回流和蒸馏操作用手机拍下来,便于学生写实验报告和下次快捷地搭建装置。
  二、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间提问
  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提出了要求。对于主动性稍差的独立学院学生,我们要求他们课前完成预习报告,预习报告作为平时成绩的考评依据。同时我们要重视课间提问,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熟悉实验步骤的好习惯。譬如,在实验“乙酸丁酯的制备”的教学中,笔者精心设计了“为什么选用浓硫酸为催化剂”、“为什么选择增加原料醋酸的量”、“怎么能做到对产品进行粗提和精提”三个问题。在教学中,笔者认真倾听学生的答案,并结合实验步骤分析问题的最终答案。通过这个过程,大部分学生在预习中能更主动地思考问题,对实验原理、仪器装置、实验步骤、主要事项等要点掌握得更好,做起实验也更得心应手。于是那些平时不愿动脑筋的学生不得不开动脑筋,那些不会思考问题的学生慢慢也学会了如何思考问题,真正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严格规范实验报告书写
  “温故而知新”,学生在完成实验报告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重新回顾实验原理、仪器装置、操作步骤和注意要点。这样做,学生实验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学生也才能真正地提高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独立学院的学生自律意识欠缺,把做实验当做任务,实验完了他们的任务也完了,实验报告经常照教材上抄写一遍,真正的“雁过无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对独立学院的学生严格规范实验报告格式,内容必须包含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原料用量及规格、物理常数、仪器装置图、转化产率计算、问题讨论和思考题,还明确规定了实验报告质量是实验成绩的主要考量依据。同时,笔者要求各位学生在实验报告的最后一部分写上对实验的总结,主要涉及分析实验转化率低的原因分析、主产品纯度低的原因和操作步骤出错的原因,以帮助大家加深对实验过程的理解,避免一些人为的误差和因素。第一次实验报告批阅时,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的分析和总结不到位,仅流于形式。于是在第二次实验前,笔者花了10分钟专门评讲了第一次实验报告存在的问题。通过不停地强调、要求、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越来越深刻,慢慢养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最终实验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通过一年多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笔者所带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了较大提高。当然,实验教学改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与本一、本二专业的学生相比,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水平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马戎.独立学院有机化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J].咸宁学院学报,2010(30):230-231.
  [2]符强.对独立学院特色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与实践,2008(04):29-30.
  [3]文艳霞,卢起来,马玉龙.浅谈独立学院学生有机化学实验思维能力的培养[J].广州化工,2013(41):206-207.
其他文献
摘 要: 二十一世纪,从我国整体发展形势看,创新型人才越来越成为国家在人才选拔,用人单位在员工录用时十分看重的要求和条件,因此人才培养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的整体目标,转变人才培养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成为当下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需求。中学地理课程教学因集知识性、操作性于一体,具有很大的教学改革的尝试空间。本文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初中地理课程教学,
摘 要: 本文从语篇分析的基本理论运用出发探析其对英语阅读教学的指导意义,旨在阐述合理教学策略对发挥该理论的实践指导价值的重要意义。依据文本阅读主题大意,注重挖掘语言表达信息的深层内涵意义,将文本阅读表达主题融入学生的认知感悟过程之中,使得学生准确理解表达内涵,突破阅读“泛泛而读,难知其意”的局限。以此理论为指导,培养学生整体认知感悟和多元理解思维策略,提高学生语言理解的精度,促进知识技能的内化生
摘 要: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关键词: 物理实验教学 想象力 观察能力 创造性思维 实际动手能力  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科学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在物理教学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不断激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归
摘 要: 初中地理中的大部分知识都是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将生活搬到课堂上,让学生在“死”的知识中学习到活的东西,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 生活 教学改革  初中地理内容是非常繁杂的,特别是涉及一些人文地理、地质地貌变化规律等。如果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就会让学生感觉非常枯燥乏味,很难学好初中地理。  其实,
摘 要: 文章主要阐述了在新课改下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物理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对高中物理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轻松掌握学好物理的方法和手段,从而适应新课改理念下的物理学习。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积极性 自觉性  物理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愿意学、主动学、
摘 要: 作者结合自己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对初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提出导学型课堂的设计理念、教学设计和导学稿编写中应注意的问题,对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初中物理教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导学型课堂 教学设计 导学稿  导学型课堂的精髓在于为学而导,根据学生的需要在课前、课中、课后高效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目标虽然明确,在实施过程中却极为不易。下面我就导学型课堂教学如何设计
目的:探讨白桦酯醇和白桦酯酸对D-氨基半乳糖联合内毒素诱导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 D-GaIN,700 mg/kg)联合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s, LPS,10μg/kg)建立小鼠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腹腔注射D-GalN/LPS前1h,预防给予不同剂量的白桦酯醇或白桦酯酸单体(20,50 mg/kg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常用的教学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的。而把以各种电教媒体如: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等为标志的多媒体教学与以黑板、挂图、实验、模型等为基础的传统的教学有机结合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