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诱导增殖相关蛋白1和16、18型人乳头瘤病毒E6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来源 :实用妇产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信号诱导增殖相关蛋白1(SIPA1)和16、18型人乳头瘤病毒E6蛋白(HPV16/18E6)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Western blot检测宫颈癌C33A、HT3、SiHa、HeLa和CaSki细胞株中HPV16/18E6和SIPA1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40例)和宫颈癌组织(174例)石蜡标本中HPV16/18E6和SIPA1蛋白;分析SIPA1和HPV16/18E6相互之间及其与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细
其他文献
介绍了近年来聚己内酯共混生物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这些生物材料包括了淀粉、聚乳酸、蛋白质、壳聚糖、纤维素等。对共混物形态的观察表明在聚己内酯与极性的生物材料间缺乏
采用甲酸/盐酸水解体系水解麦草,发现65℃水解0.5 h可实现麦草中半纤维素的充分水解。选用热带假丝酵母发酵麦草甲酸水解液制取木糖醇。分别研究了在不同浓度甲酸及甲酸根条
<正>~~
期刊
利用竹活性炭(BAC)的强吸附性和二氧化钛(TiO2)的光催化氧化性二者的协同作用,对水溶液中的甲醛进行处理。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溶胶,采用浸渍法将T
华北油田具有油藏类型多、油水关系复杂、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等特点.在对比诸多剩余油分布监测技术及其应用效果的基础上,针对油藏特点和生产实际,引进了注硼中子寿命测井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