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权利禀赋与我国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实证研究

来源 :当代经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er1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欠发达地区的根本特征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社会经济运行不平衡。经济权利禀赋是导致以上不发达状况的重要因素。计量分析表明,经济权利禀赋中的物质资本权利、劳动力权利及市场化收入分配权利对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体制转型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权利和对外开放权利对这些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尚未充分显现。改进经济权利禀赋结构等,是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其他文献
亚当·斯密提出并系统论证的“经济人”概念并非狭隘范畴,其问蕴涵着“利己”走向“利他”的丰富内涵。在经济学引入道德分析后,“经济人”与“道德人”得到了进一步的统一
2008年7月22日,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在贵州财经学院隆重召开。本次学术年会的召开适逢马克思诞辰190周年。年会主题是:《资本论》的教学
中国的城市化是以土地制度为核心,由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及产业政策交互作用构成的制度体系,不同的制度安排在城市化制度支持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
人口城市化不仅要以工业化发展为前提,还和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各项制度安排密切相关。我国原有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及农村土地制度等已成为了阻碍人口
新的资源税制在调节级差收入、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统筹区域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据“简税制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上,中国被广泛地认为是引入外商直接投资促进经济发展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主流文献应用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得出结论,认为外商直接投资透过资本形成、出口扩
在新历史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在新历史背景下,随着劳动的内涵和外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不断拓展,马克思的劳
罗尔斯的分配理论(以差别原则为依据)与中国解决现实分配问题的对策能否通约,不能直觉地独断,它需要理论论证。按劳分配、共同富裕、关注弱势群体的中国现实政策正好与之对接。由
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基础,但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产物。对外贸易可以使本国的生产规模扩大,对一般利润率发生二重作用:一方面,对外贸易能够提高资本有
在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有观点否认按劳分配理论的价值,认为按劳分配理论不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必然表现,仅是不能实现的一种道德化的追求。实际上,按劳分配理论不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