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三个问题

来源 :希望月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vo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着许多问题。本文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方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认为学生发展的问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核心问题,教师发展的问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难点问题,学校发展的问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
  
  一、学生发展的问题
  
  学生发展的问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说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着制约学生发展的问题。学生发展的问题包括三个方面:学生发展的障碍性问题、学生发展的制度性问题、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
  首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学生发展的障碍性问题。学生发展的障碍性问题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制约学生发展的障碍。包括思想障碍、身心障碍和知识结构障碍。思想障碍就是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违章闹事、不守纪律等制约学生发展的思想问题。身心障碍就是先天生理缺陷、后天心理疾患等制约学生发展的身心问题。知识结构障碍就是学科知识结构断层、年级知识结构断层等制约学生发展的知识结构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富有成效,就必须着力增强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强化学科建设,突出“文道统一”,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结构。
  其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学生发展的制度性问题。学生发展的制度性问题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制约学生发展的制度。包括基础教育课程制定、实施、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对学生发展的制约。基础教育课程制定制度就是制定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完善等方面的具体制度的制度。基础教育课程实施制度就是有关基础教育课程具体实施的制度。基础教育课程管理制度就是有关基础教育课程具体管理的制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富有成效,就必须着力从制度上增强基础教育课程的科学性,结合区域差异、学生个体差异、教师知识和能力差异、学科特点、年级特点,完善基础教育课程制度,突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针对性,再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制约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主要指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滞后性。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滞后性就是基础教育课程内容陈旧,与时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与国际教育发展、与学生的身心和知识结构发展不相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富有成效,就必须着力强化基础教育课程的前瞻性,结合区域差异、学生个体差异、教师知识和能力差异、学科特点、年级特点、学校特点,完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系,突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预见性。
  
  二、教师发展的问题
  
  教师发展的问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难点问题。也就是说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着制约教师自我发展的难点问题。教学过程即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教师自我发展的问题也包括三个方面:教师自我发展的个体障碍性问题、教师自我发展的制度性问题、教师自我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
  首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难点问题是教师自我发展的个体障碍性问题。教师自我发展的个体障碍性问题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因制约教师自我发展的个体障碍而制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进程的问题。教师自我发展的个体障碍包括思想障碍、身心障碍、知识和能力结构障碍。思想障碍就是照本宣科、不思进取,避重就轻、敷衍了事等制约教师自我发展的思想问题。身心障碍就是先天生理缺陷、后天心理疾患导致的不能适应现代教学技术发展等制约教师自我发展的身心问题。知识和能力结构障碍就是学科知识陈旧、不合时宜,学科知识结构断层导致的授课能力薄弱等制约教师自我发展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富有成效,就必须着力强化师资培训,突出“知识更新”,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突出“爱岗敬业”。解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教师个体不适应性问题,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可持续性良性开展。
  其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难点问题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制度性问题。教师自我发展的制度性问题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因制約教师自我发展的制度而制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进程的问题。制约教师自我发展的制度。包括基础教育课程在制定、实施、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对教师自我发展的制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富有成效,就必须结合区域差异、教师知识和能力差异,以完善基础教育课程制度带动教师自我发展制度,努力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拉动和解放教师的教学力,引导教师自我发展,突出解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教师个体被束缚性问题。
  再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难点问题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教师自我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因制约教师可持续性自我发展而制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问题。主要指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滞后性。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滞后性就是基础教育课程内容陈旧,与时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与国际教育发展、与教师的身心和知识结构发展不相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富有成效,一方面,需要任课教师的积极参与,主动配合;另一方面,着力增强基础教育课程内容与教师知识结构的相融性,力求贴近时代,适应未来发展,和国际教育接轨,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结合,和学科建设结合,努力为教师的可持续性自我发展提供最新的教育理念,最前沿的知识动态和科研成果,以突出解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教师缺乏新课程实施后劲的问题。
  
  三、学校发展的问题
  
  学校发展的问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也就是说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着制约学校自身发展的主要问题。学校自身发展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学校发展的障碍性问题、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
  首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障碍性问题。学校自身发展的障碍性问题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制约学校自身发展进而制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障碍。包括观念障碍、制度障碍和教学设备结构障碍。观念障碍主要指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发展理念等方面制约学校自身发展进而制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制度障碍主要指学校办学体制、管理制度、评估制度、发展制度等方面制约学校自身发展进而制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教学设备结构障碍主要指学校教学设施结构等方面制约学校自身发展进而制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富有成效,一方面,需要学校的主动配合,包括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发展理念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相适应,学校相关制度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可持续良性进展的相配套。另一方面 ,需要学校的被动参与,即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拉动学校自觉转变办学理念和发展理念,自觉调整和完善各种制度,使学校自身发展力求贴近时代,适应未来,和国际教育接轨,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步,和学科建设结合,和教师、学生的发展结合,以突出解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学校内部管理不能适应甚至制约新课程实施的问题。
  其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因制约学校可持续性发展而制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进程的问题。包括基础教育课程制定、实施、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对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制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富有成效,就必须结合区域差异、学生个体差异、教师知识和能力差异、学科特点、年级特点、学校特点,调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结构,完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系,强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个面向”,努力解放和拉动学校教育教学力,推动学校可持续性发展,以突出解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学校发展趋势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南辕北辙的问题。
  
  (作者简介:刘恒荣,生于1967,山东东营市人。大学学历。现系山东省博兴县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其他文献
<正> 一、猪丹毒 此病系感染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急性败血型或疹块型的症状为:体温升高至41℃左右,心跳加快,四肢和腹部等处出现疹块,凸出于皮肤表面,不
进口印度棉多为皮辊棉,其原棉含杂多,短纤维含量高,品级差异大。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并粗工序采取了相应措施,有效地改善了JCl4.5tex纱粗纱条干均匀度和条干CVB即条干不匀率锭差,使
射洪县棉花股份合作制专业技术协会自1995年成立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科协的具体指导下,用合作制原则规范协会运作,始终坚持为棉农服务的宗旨,以科技开发为先导,良种繁
人民币持续升值、原材料、人工成本不断上涨,出口退税降低、加征出口关税……面对如此密集的政策调整和环境变化,纺织企业似乎被逼进了死胡同。在记者和纺织企业的接触中,不断听
期刊
【正】 棉花收购资金供应的原则不再是"收一斤棉,发放一斤棉的贷款",而是执行"以销定贷、以效定贷"、"购得进、销得出、有效益"的原则,市分行营业部及时转换经营观念,适应棉
<正> 人工养殖蚯蚓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特种养殖业。蚯蚓好饲养、用途广、市场销路好,养殖蚯蚓是农友、下岗职工就业致富的好路子。笔者到天津市宁河县蚯蚓购销养殖总
即桑树的根皮(去栓皮)。用50-100g配川贝母35g,煎汁灌服,治疗家畜肺热咳嗽;配车前子30g、赤豆100g,煎汁灌服,治疗家畜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等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