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3年郭沫若在《创造季刊》上发表雪莱译诗八首,广受欢迎。从描写译学角度出发,通过对原诗和译诗文本内外因素的描写性分析,重建翻译常规,即初始常规层面,受当时中国新诗发展步伐限制,翻译侧重译诗在目的语文化中的接受性;基本常规层面,译者的浪漫主义文艺观和泛神论哲学思想主导翻译选材,未见文学功利性;操作常规层面,在古典诗歌传统、中国新诗发展和译者翻译观共同影响下,诗歌翻译呈现出新旧诗体齐肩、文言白话并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