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极必反”、“物极必变(异)”辨谬——“以空为实”的诡论

来源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nyjhnyjn666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极必反"(P)是我国传统哲学中卓越的经典命题,影响深远。然而,由于P暗中用"反"之前一阶段来定义"极",因此犹如"乌鸦是黑色的"(Q)命题一样,是隐蔽的重言真句,进而犯"以空为实"谬误,即表面有经验内容,甚至"无所不包",但实质几近"空无所指"。至于"质量互变(物极必变异)"(R)比P更为笼统,也有类似P的谬误。
其他文献
通过TA15板坯分别在β相区和α+β相区开轧,研究其组织和对应的力学性能,结果显示在α+β相区开轧时,β相破碎较为理想,无新生成β相组织,能够得到等轴状组织,具有良好的力学性
研究采用不同的控轧控冷工艺对高碳铬轴承钢网状碳化物析出的影响。结果表明,轧制过程中采用控制冷却工艺,将终轧温度控制在两相区某一温度区间内,一定程度上改善轴承钢碳化
采用控轧控冷工艺生产的低合金高强度钢Q345E达到了用户提出的高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综合力学性能要求。严格控制铜水纯净度,降低终轧温度,采用冷床风机强制冷却工艺能有效提
介绍了我公司合金钢棒材连轧生产线投产后1Cr17Ni2马氏体不锈钢从原生产线转入连轧生产线后的工艺研究和优化,成功克服原轧线工艺瓶颈环节,实现了其转线生产并实现综合性能和
瑞氏综合征临床较少见,起病快,病死率高。因发病率低,常被误诊为流行性感冒、脑炎、脑膜炎、服药过量或中毒等。笔者现遇1例因乡村医生未能及时诊治该病而致患儿死亡的病例,
本文针对元素分析谱线的选择、仪器分析参数的优化、基体元素的影响、干扰元素的校正及消除方法等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采用系数校正消除元素V309.310nm 对Nb309.418
目的探讨果糖二磷酸钠(FDP)辅治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按序贯试验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