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人生需要常拐弯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汉语拼音的创立者周有光教授,现年已102岁了,但是依然身轻体健,精神矍铄。
  周有光命运坎坷,但他从不怨天尤人,而把不幸看成是在磨练自己的意志。1941年,他在重庆做经济研究工作,当时日军正疯狂的对山城狂轰滥炸,他在躲避飞机时,恰巧一颗炸弹落在他身边,一下就把他掀翻在地,朦胧中,他以为自己死定了。苏醒过来时,他一看身边许多人都被炸死了,再摸摸自己,居然连皮都没擦破一点。那一刻,他感到非常欣慰,心想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1955年,中央调周有光到北京参与“汉语拼音方案”的修订工作,这对于一个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的教授来说,无疑是人生的重大转折。但他连想也没想就去北京报到了。有人问他说,这可是与以前的工作风马牛不相及,你难道就没一点想法吗?对此,周有光笑着答到:这有什么好想的,既然国家看上了我,就说明我能胜任,想那么多又有什么用呢?他这一干,就一直干到了退休,而且从未发过牢骚。
  由于长期过量的脑力劳动,导致他患有失眠症,痛苦一直折磨着周有光。就在这时,“文革”爆发了,周有光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这样的境遇,对于别人来讲是场灾难,可是他却将此当成治疗失眠症的绝好机会。在劳动中,什么活最重他就抢着干。几年下来,他不仅治好了失眠症,而且身体也比以前强壮了许多。
  周有光退休后,不像有些老年人那样闭门不出,而是广交朋友,尤其喜欢结交青年朋友。他经常把他们请进家来,交流思想,从中汲取青春活力。
  周有光平时也参加体育运动,还发明了一种独特的“象鼻子运动”,即晃晃头、甩甩手、伸伸腿、弯弯腰,每天要做很多次。他是这样解释这种运动的,他说,大象身体笨重,是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它之所以能活几十年,是因为它的鼻子时刻都在运动,这就是持久的小运动带来的好处。况且,这种运动不需要器械,不需要费用,不需要场地,更不需要整块的时间,什么时候想运动都行,不过,要想从中受益,则需要持之以恒。
  周有光是个幽默的老人,他对于死是这样理解的,他说,一个人活到90岁死去,叫做“圆寂”,活到100岁算功德圆满。我现在已活过了100岁,这说明我不仅“功”超了“圆”,而且“德”也溢了出来,但是,这又有什么呢?我周有光有个“三不主义”,即一不立遗嘱,二不过生日,三不过大年,每天忙忙碌碌地过,也不枉老天心疼了自己一场。
  那年,央视主持人崔永元对周有光进行了采访,谈到现在的网络语言让人难以读懂时,周有光却十分地大度。他说,对于网络语言,我是个文盲。但我却不认为它是洪水猛兽。我的看法是,网络语言是一种新生事物,不要人为地扼杀它。
  周有光每天仍坚持看书读报,每月为《群言》写一篇卷首语。更重要的是忙着写他的第32部专著《比较文字学》。他说,我已经退休30多年了,仍要退而不休。年轻时,我得过肺结核,患过忧郁症。结婚时,算命先生说我只能活到35岁,但我不信这个邪,现在不也活过了几个35岁了吗?所以说,人的一生不管遇到多么困难的事,都要想得开。人的眼睛为什么要长在前面呢,那就是让人用来时刻往前看用的。如果有些事真的想不开了,不妨让思想拐个弯,说不定就豁然开朗了。
  
  编辑 王建国
其他文献
寿与“七伴”  古 夫    寿与众伴 生命之树欲常青,须扎根在肥沃的土壤中——与周围人融洽相处。与众为伴、远离孤独的人,生活充实,有安全感,充满信任、爱心和友情,十分有利于保持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平衡,从而健身益寿。  寿与动伴 常言道:“动则不衰,用则不退。”老年人经常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或运动,如扫地、浇花、登楼、做操、打太极拳、户外散步、慢跑、跳交谊舞、短程旅游等,可利关节、丰肌肉、通
“小时羡慕人家有好吃的,大一点羡慕人家个子商,再大一点羡慕人家买大房子,没想到有一天,我开始羡慕人家可以睡个好觉。”  家住山东淄博的王艳慧(化名),从2003年至今,从未睡过安稳觉。即使睡着了,也迷迷糊糊睡不实。51岁的她戏称自己已经提前进入“古稀”之年。睡眠研究会今年的睡眠主题是:“健康生活、良好睡眠”。根据精神卫生中心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中老年人失眠患病率超过50%。  曾经,一个星期王艳慧只
“爆竹一声迎新岁,家家户户团个年。”若在元旦、春节之际,制作一些药膳糕羹食用,则可以增添节日乐趣,还可以滋补身体,可谓一举两得。下面介绍几种药膳糕羹,供读者试做品尝。    人参鸡油汤圆    配方;人参15克,鸡油30克,玫瑰蜜15克(或黑芝麻30克),白糖150克,面粉15克,糯米粉500克(其中粳米20%)。  功效:补中益气,安神强心,和胃生津。  应用:脾虚泄泻、心悸自汗、倦怠乏力等症适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牙病防治意识逐步得到加强。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而形成的牙病防治误区,仍在困绕着人们。本文仅就有代表性的几个问题加以剖析,以帮助人们改变观念,走出误区。    误区之一:“牙痛不算病”    长期以来,社会上流行一句话,叫做“牙痛不算病,痛起来要人命”。这句话正是人们缺乏口腔保健意识的真实写照。有关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城市中有大约20%的人、农村中有半数的人不刷牙。万元
足疗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经人指点,我用足疗的方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10天后收到良效。具体做法是:先用热水泡脚。水温40~50℃,时间15~20分钟,然后,按顺序先左后右进行足疗。  (1)松:一手拿足踝,一手握足尖,缓慢向左,再向右,各摇10次,双足同。  (2)揉:双手拇指依次推揉足底、内外侧、足背,3~5遍,找出痛点,关键在拇趾趾间关节周围(口腔穴位),双足同。  (3)按摩:用拇指反
包裹    一天,邮局来了一位怒气冲冲的妇女。她大声抱怨道:“我中午回家发现门口有一张通知单,上面说邮递员试图投递一个包裹,但家中无人。而事实上我丈夫一上午都在家,他一直没听到有人来。”  邮递员道歉后把包裹交给了她。  “哦,太好了。”她接过包裹并打开后突然情不自禁地喊了出来,“我们等这个包裹已经很长时间了。”  “那里面是什么?”邮递员问。  “我丈夫新买的助听器。”她说。    四百多岁的人
当人们感到身体疲乏、体质虚弱和营养不良时,都习惯于到药店买些补药服用。不少人误认为补药就是营养药,营养药即是补药。实际上,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补药”属中医药学术语。跟现代医药学中的营养药不同。  中药学把能补益正气、扶助虚弱、治疗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药。一是用于病后正气受损,用以改善虚弱的症状,促进机体恢复健康;二是用于正虚邪盛或病邪未尽、正气已损的虚实夹杂之证,配合祛邪(攻泻)药,以扶正祛邪,
炒鸽米    原料 鸽子脯肉350克,青豆100克,泡辣椒粒15克。  鸽子脯肉切成绿豆大的粒,加入绍酒5克、精盐2克、胡椒粉少许、蛋清2只、淀粉少许,拌匀上劲。另用小碗放入绍酒、鸡汤、精盐、白糖、味精、水淀粉调成芡汁待用。  炒锅上火烧热,放菜油750克烧至五成热倒入鸽子脯肉,熟时盛入漏勺沥油。锅内留30克油,投入蒜泥、葱粒、姜粒、泡辣椒粒、青豆略炒,倒入鸽子脯肉,加芡汁,颠翻并淋上麻油即可起锅
婆婆从乡下来,起初以为她做的饭菜一定不好吃,哪知道,几天下来,我发现她简直像个魔术师。那几天,我再也不需要到超市大包小包的买菜,却吃得丰富多彩。  比如说,头天晚上我们吃鸡蛋番茄面条,剩下一小碗,我习惯性地要倒掉,婆婆一把夺了碗,说:“别倒,我明天早上吃!”她反对浪费。她说,那是粮食啊!一米一面,半丝半缕,她都要发挥到极致。  第二天早上,我问,那碗剩面呢?让我吃吧。婆婆却指指锅里:“在这儿!”我
60多岁的退休教师王先生是我的邻居,他患2型糖尿病多年,长期口服格列齐特(达美康),血糖控制得很平稳。最近他罹患了肺结核,出现口渴症状,化验发现血糖升高,医生认为必须改用胰岛素。但他嫌每天注射2次太麻烦,于是自作主张,去药房购买了一瓶优降糖服用。第二天清早,家人发现他面色苍白、身体软弱无力、出汗、肢体不能动弹,以为他得了“中风”,急忙来敲我家的门。我看他神志淡漠,但四肢没有偏瘫,不像“中风”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