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物质的量计算的认知模型研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
  2016年9月,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正式发布,教育部印发了高中各科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要求,学生能认识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多种认知模型来描述和解释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
  由于物质的量概念本身的抽象性,使其成为高中化学的教学难点。现在的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面临未知、不熟悉的问题情境时,选择放弃的比较多。因此,本文选择了物质的量计算这一内容进行研究,试图建立认知模型帮助学生解决复杂化学问题。
  二、认知模型的构建基础
  “认知模型”这一个术语起源于计算机科学领域,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是指“人类认知过程中计算机模型”,在认知心理学中则被用来简化描述人的认知过程。通过以上分析看出:认知模型是指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
  高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高峰期,他们积极、热情、真挚、实事求是,单缺少社会经验,想法单纯,容易轻信别人的看法。他们的思维发展还不够成熟,无法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遇到问题缺乏理智,思想方法上较多片面,看问题大多流于事物的表面,不够全面;缺乏主动思考,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满足于现成结论,对别人的意见容易相信,盲从。相当多的高中生不能多层次、多角度地全面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思路狭窄,不能用科学的视角去分析解决问题,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
  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知识点很多,难度较大。在知识积累不断增多时,学生无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思维存在混乱状态,严重影响他们学习的动力和效率。特别是对于处于信息,掌握知识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掌握运用知识的方法,这就要求培养高中生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认知模型,以解决复杂的化学问题。因此,帮助学生构建认知模型,能加快知识掌握和问题解决的速度,减少或避免高中生思维的盲目性,提高学习的效率。学生通过建立相应的认知模型顺利解决现实问题,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三、解物质的量计算的认知模型构建
  1.认知模型建构在解物质的量计算中的作用
  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化学计算是高中化学计算教学的核心。由于此类计算类型复杂、牵涉到的知识面广,学生往往对有关计算不能融会贯通,做题时就题论题,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成为化学计算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认为,突破此难点的关键是根据物质的量知识结构建立起认知模型,才能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做题时需要先分析问题,明确问题的特点和要求,再依据问题的特征,结合自身的认知水平,构建认知模型,然后依据模型去解决复杂问题。
  2.解物质的量计算的认知模型的构建
  物质的量计算为“读题——析题——初建模型——解题——完善模型”的过程,过程中构建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由此构建了根据物理量之间换算模型、根据化学式计算模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模型。
  (1)根据物理量之间换算模型
  物质的量(n)、摩尔质量(M)、物质的量浓度(c)、气体摩尔体积(Vm)和稀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基本上是一个已知量计算另一个未知量,通过多个公式进行换算,就能完成简单物质的量的计算。
  (2)根据化学式计算模型
  对于一个化学式AaBb,n(A):n(B)=a:b,先将已知微粒的物理量进行换算,再根据各微粒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微粒个数之比的关系,进行计算。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模型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先找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始态和终态——算出各组成物质的量的变化量——利用各组分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于方程式系数之比建立关系式。
  3.解物质的量计算的認知模型的检验
  构建认知模型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掌握解决问题的“套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解物质的量计算的认知模型将解题方法程序化,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这样有利于学生快速、准确解题,提高得分率,最终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多种物质的量认知模型的构建,既能解决有关物质的量计算问题,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模型构建能力、类比迁移能力、信息分析处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总之,一个好的认知模型应该是:能够把复杂凌乱的内容化繁为简,把抽象难以观察的内容显化,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本质和核心。
  四、认知模型对化学教学的启示
  解物质的量计算的认知模型对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认知诊断及教学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认知模型是研究学生化学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有效手段。问题解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心理学、认知科学、认知神经科学都对该领域进行了研究,但因为视角不同,都无法也不可能对问题解决的实际过程详细描述。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无法直接获取,通过构建认知模型来
  通过模型可以看出,问题解决问题由几个阶段所构成,每个阶段包含有若干个内部加工的过程。要产生一定的学习结果,在设计问题时应依内部加工过程为依据。例如:设计问题时,应该考虑化学学科的特殊性以及高中生的认知特点,突出问题情境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
  认知模型能够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建模的过程,初步领会模型的思想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养成良好的化学思维品质,使学生看到不同的化学,学到有用的化学。
其他文献
教学背景:  江苏宜兴有着古老的制陶历史,蕴涵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优秀的技艺在陶瓷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被誉为“中国陶都”。生在陶都的儿童,长在陶都的少年,从小就受到陶的教育,受到陶文化的熏陶。  江苏省宜兴市蜀山古南街,是一条古色古香的步行街。在明清时就成为宜兴陶瓷的主要集散商埠,曾经人口聚集,商市繁荣。目前也是宜兴为数不多且保存相对完整的一块历史地段,蕴涵了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它不仅
期刊
一、音乐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唱歌教学出现的突出问题  音乐课堂最为突出的现象就是大量的音乐课等同于音乐欣赏课,把审美等同于欣赏。以为“审美”就是听听、议议别人的作品,以为只要采用多元、综合的手段,就能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这样的现象和认识,在唱歌教学中产生了如下问题:学生的唱歌能力退化了(只听不唱);学生喜欢的歌少了(经典语通俗比例失调);属于青少年特有的歌声没有了(综合问题)。  现象一:唱歌教学手段
期刊
在我国,自孔子以来历代学者都把“立志”作为学习的必要条件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就把“引起动机”作为其五大教学原则之一,现在教学思想越来越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尤为重视。在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除了在客观上必须了解学习原理并熟悉方法外,还要了解学生本身的两个主管因素——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从学习动机方面看,教师教学成败决定于学生是否努力;而努力是学习动机的表现,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动机
期刊
一、要有一个好的指导教师  大家都知道,在小学要健全一支足球队,与指导老师的主导作用、学校的正确领导、班主任及家长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一是调动积极性。学校调动、搞班级联赛、搞友谊赛、搞夏令营,让家长和孩子参与进来。校园文化以及班级文化的宣传很重要。二是教师要热爱、教师引导学生,要以身作则、要沟通。三是指导教师要多学习。如何发挥指导老师的主导作用是很重要的,指导老师是训练课的组织者与指导者。指导者自觉
期刊
一、对于大班能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发现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的特点可以投放有明显变化现象的材料  科学材料及其所呈现的现象,将影响幼儿的兴趣探究和行为。在投放材料之前作为老师我就需要想,这个材料投放到区域中我会预设一下孩子会如何进行自主探究,玩完以后他能学到什么,我需要他从中获的科学知识经验呢?例如,在“有趣的纸桥”材料中在桥墩固定的条件下,通过改变纸桥的形状提高承载积木的数量。在数量的不断增加中,幼儿
期刊
阅读被尊为“学习之母,教育之本”,阅读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环节。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引领孩子们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中小学生学生阅读能力低下,阅读面狭窄等现状,思考其成因,并寻找对策,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已经成了当务之急了。为此,我校语文组成立了“海量阅读,轻松作文”课题组,对此问题进行了两个
期刊
教学目标:1.回看历史:学习中国共产党在每个历史时期的实践和奋斗梦想,体会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2.学习党的十九大,了解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党的使命。  3.展望今朝:结合时代要求,谈谈自己的人生理想,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实现自我的价值。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强青年。  教学过程:  导入:听伴奏。《唱国歌》  教師:《义勇军进行曲》是新中国的国歌
期刊
社会情感学习,是基于儿童的发展需要,通过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家校合作等支持性环境的建设,在校内外形成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的人际关系与积极氛围,帮助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获得发展所必需的对自我、对他人、对集体的认知与管理意识以及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有信心、责任意识、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情感和道德品质,有效的面对成长过程中的挑战,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应该是一个有
期刊
教育界普遍认为,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统称为数学思想方法。同时,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简单地理解,数学方法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应用的作题方法。例如,数学学习中的列表法、作图法,公式法等,而数学思想更具有抽象意义,讲究的是做题的思维,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的进一步概括和提炼。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导入——拓展——实际运用这三个阶段。  一、新课导入须精准  想要达到导入学习的深刻作用
期刊
一、前言  篮球运动是一项大众喜闻乐见的健身、娱乐手段,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人们在竞赛的对抗和拼搏中培养了顽强的意志、克服困难的精神、勇往直前的坚强信心,具有教育的功能。新世纪以来,篮球运动在全民健身和奥运大潮的引领下,成为普通大众日常健身休闲的重要方式。  体育专业作为高等体育院校(院系)常设专业,更是担负着指导科学健身、引领健康生活方式的责任,必须掌握指导大众体育、养生健身、休闲娱乐及特殊人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