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的死刑不引渡原则

来源 :新生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c6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死刑不引渡原则的承认,将会为我国加强国际司法协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增强我国法律的明确性。因此,死刑不引渡原则可以缓解我国司法机关在引渡方面面临的困境。但是,我国对于死刑不引渡制度确立之态度却是不为明朗,本文从我国对于死刑不引渡原则的态度入手,尝试分析我国死刑不引渡的立法完善方向。
  【关键词】:死刑不引渡 立法现状 态度 立法建议
  一、死刑不引渡的含义
  在国际法上,引渡是一项开展国际司法协助的重要制度,有利于打击金融犯罪以及恐怖主义犯罪,并将逃逸的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而死刑不引渡是指根据请求方法律,被请求引渡人可能因引渡请求所针对的犯罪被判处死刑,除非请求方作出被请求方认为足够的保证不判处死刑,或者在判处死刑的情况下不执行死刑”,否则,被请求方“应当拒绝引渡”。简而言之,就是要求一方对嫌犯不得判处或者至少不得执行死刑,否则,对方将不予引渡。
  二、我国立法中的死刑不引渡原则
  我国虽然在2000年时通过了引渡法,这对于弥补我国国际司法协助的空白,打击各类国际犯罪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引渡法并未承认死刑不引渡原则。“外国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引渡请求时,被请求引渡人在请求国曾经遭受或者可能遭受酷刑或者其他残忍、不人道或者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者处罚的,中国应当拒绝引渡”。他们认为本条涵盖了死刑不引渡原则,因为酷刑显然也包含了死刑。但这一观点被其他学者认为是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
  此外,有的学者认为我国的引渡法已经间接或是限地承认了死刑不引渡原则,并认为我国引渡法第五十条作为此观点的根据。该条第一款和第二款规定“被请求国就准予引渡附加条件的,对于不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可以由外交部代表中国政府向被请求国作出承诺,对于限制追诉的承诺,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对于量刑的承诺,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在对被引渡人追究刑事责任时,司法机关应当受所作出的承诺的约束”。但是笔者认为由于我国引渡法并未明确规定死刑不引渡原则,因此,司法机关在处理引渡问题时当然不能对外逃犯人承诺免予适用死刑。如果承认免予适用死刑,就违背了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
  三、我国在“死刑不引渡原则”上的认识
  笔者认为,死刑不引渡原则的承认,将会为我国加强国际司法协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增强我国法律的明确性。因此,死刑不引渡原则可以缓解我国司法机关在引渡方面面临的困境。
  但是,从《引渡法》中看出,我国对于确立“死刑不引渡原则”似乎态度并不明朗,总是抱有犹豫和回避的态度,经笔者分析,可能主要有以下幾点:
  (一)将“死刑不引渡原则”与废除死刑挂钩,即认为只要中国还有死刑存在,就不能明确承认这一原则,否则对中国作为引渡请求国极为不利;或者认为承认了这一原则,就意味着承诺废除死刑。事实上,尽管国际上不少在引渡条约中明文规定死刑不引渡原则的缔约双方均为废除死刑的国家,或一方为废除死刑的国家,但是,也有一些规定有死刑不引渡原则的引渡条约是由双方均未废除死刑的国家签订而成。
  (二)认为明确规定死刑不引渡原则就等于限制了本国刑法中死刑的适用。不可否认,如果我们在引渡条约中明文规定死刑不引渡原则,必然无法对本该判处或执行死刑的罪犯适用死刑,对本国的刑事司法权造成了一种约束。然而,这种约束并不是单向的,而是引渡双方都不可避免的。应当看到,在这一问题上,我们与其他国家的权利义务是均等的,也就是说,当中国为请求国时,固然必须作出不判处死刑的承诺;但是,当中国为被请求国时,也有权要求对方作出不判处死刑的承诺。对于缔约另一方来说,情况也是如此。
  (三)担心明确承认死刑不引渡原则会驱使更多贪官为避免处罚而外逃。但是,随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联合国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的相继生效,以及中国对公职人员出境管理的加强,贪官外逃的现象有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遏制。
  (四)其四,担心明确承认死刑不引渡原则会导致公众对国内法适用上的法律公正产生质疑,即逃往国外的贪官虽然比在国内落网的贪官罪行更为严重,但逃脱死刑的可能性要大得多,此种罪刑失衡背离了法律公平的要求。
  四、对我国“死刑不引渡原则”的立法完善思考
  遍观世界各国的引渡立法,关于死刑不引渡原则立法可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相应划分。根据拒绝引渡是否需要附加条件可分为部分拒绝和完全拒绝。
  部分拒绝是指当请求国对被请求国提出要求进行承诺后,被请求国可准许引渡被引渡人。完全拒绝是指当请求国可能对被引渡的对象判处死刑时,而被请求国不赞同对其适用死刑时,被请求国对此完全拒绝请求国请求,对被引渡对象拒绝引渡,不管请求国附加任何变通条件。从世界范围来看,采取部分拒绝的国家占多数,因此,笔者认为我国死刑不引渡原则的立法也应采用部分拒绝的方式。
  当然,我国也可以采用任择性理由的立法方式对死刑不引渡原则进行规定。按照请求国的法律作为请求引渡原因的罪行应判处死刑,除非该国作出被请求国认为是充分的保证,表示不会判处死刑,或即使判处死刑,也不会予以执行。但是,根据请求国的法律,被请求对象所犯的罪行应该判处死刑时,被请求国并不当然拒绝请求国的要求。
  从当前来看,我国推行死刑不引渡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立法、司法造成冲击。但是,从长远来看将会使中国步入一个权利时代的社会。死刑不引渡原则是国际上一项非常重要的现代引渡刑法原则,对死刑犯采取不引渡原则,并不等于死刑犯会而逃脱各国法律的制裁。正如有的专家所言,在各国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对触犯刑律的被告人是否判处死刑,是一个具体的量刑问题。所以,我国在国际引渡合作实务中,应灵活运用死刑不引渡原则,尽力消除引渡中的“死刑门槛”,以更好地开展国际引渡合作,打击国际犯罪。
  【参考文献】
  【1】黄风.中国引渡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104
  【2】谢瑜.论死刑不引渡原则[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110
  【3】汪云遥李文军.论“死刑不引渡原则”之立法完善.重庆大学
  【4】死刑不引渡原则探讨———以中国的有关立法与实务为主要视角[M].政治与法律第一期.2005:70
其他文献
【摘要】:党建带团工作是要求将员工或公民进行创新创造事业的革新,从而保证社会建设能够在全新的发展理念引导之下向上发展。因此我国的党建带团能力在国家领导人以及管理者的重视之下稳步提升,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条件。本文将针对基层党建带团建的工作实际以及作用内容出发,全面探析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发展情况,从而对实际问题中存在的不出提出参考意见。  【关键词】:基层 党建带团建 认识理解 相关举措
期刊
【摘要】: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考验,是四大考验的关键和核心。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诞辰100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能否长期执政的问题成为了一个焦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国内对中国共产党的评价越来越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希望中国共产党能够长期执政,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希望中国共产党能够长期执政。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基础是什么?本文从理论基础、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三个关键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十九大报告的英译不仅牵涉到文化、语言和翻译问题, 而且还涉及政治问题。 因此, 运用功能翻译理论来看十九大报告的英译, 就是要在基本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 , 选择有助于达到译文目的的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 即可根据需要对原文的词汇、句法结构进行适当调整,以此来达到预期目的。目前,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对电影字幕、旅游宣传材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很少涉及政治报道。本文将结合功能翻译理论对中国共产
期刊
谈及白话文运动,必须提到两个概念文言语和白话语。在中国古代文言语与白话语对立共存的现象是极其普遍的。张中行先生《文言与白话》一文中这样概括这二者的不同“文言,意思是只见于文而口不说的语言。白话,白是说,话是所说,总的意思是口说的语言”。简而言之,文言是中国古代用于文章正式场合的一种书面雅语,而白话则是更接近普通大众的口说语言。  文言总的来说是知识分子与贵族的语言,它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与中国古
期刊
【摘要】:冯小刚在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中对景框进行了大胆得创新实践,试图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交替运用独具魅力的圆形景框和正方形景框,使得景框的设计没有流于形式,赋有深刻含义。影片中景框的独特建构与故事的发展紧密结合,与人物的塑造相辅相成,与构图的互动别具匠心,既拓宽了中国电影的创作思路,又是对电影美学的一次全新的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景框建构 人物塑造 叙事 构图  在当前众多电影一味迎合观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分析贵州省“智慧交通云”项目内容和发展状况,提出我国高速公路监控系统应该进行“互联网+监控信息一体化”、实时监控路面状况并将信息提供给高速公路驾驶员、构建智慧出行信息诱导平台。并展望未来高速公路的发展缺少不了多个部门的合作协调,打破信息孤岛,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关键词】:高速公路 监控系统 信息化 出行服务  一、前言  随着高速公路体系的不断完善,高速公路信息化、智能化
期刊
【摘要】:“以奋斗者为本”,是目前大多数现代企业所推崇的文化理念,该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企业的具体落实,也是对“以人为本”在企业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实。企业党组织将“以奋斗者为本”的文化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对于激励员工奋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以奋斗者为本”的内涵,并针对党组织如何建设“以奋斗者为本”的企业文化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以奋斗者为本 核心价值观 以人为本 企业
期刊
【摘要】:闹洞房是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婚礼的重要特征。文章以淮滨县为研究案例,分析民俗文化中闹洞房的来源、种类及特征,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与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闹洞房 来由 民俗文化 种类  一、前言  结婚被认为是人生“只有一次”的大喜事,所以人们操办婚事总是尽量铺张,把婚礼办得隆重而热闹。“闹洞房”可以说是乡村婚礼的一大特点,它也代表了该一定的民间信仰。文章以淮滨县为
期刊
【摘要】:内部控制是企业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制约的机制,对公司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COSO内部控制框架颁布以来,一直是被世界范围内的企业所接受的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起指导和说明作用的规范性文件。本文通过梳理COSO内部控制框架的发展探究从中获得的启示。  【关键词】:内部控制 框架发展 启示  一、前言  COSO是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由五大协会联
期刊
【摘要】: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应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在国有企业贯彻执行。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经济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砥柱力量,其党建工作水平不仅关系到党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