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历年天然径流量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与受水区进行丰枯遭遇分析的同时,对水源区、受水区和黄河也作了丰枯遭遇分析.结果表明:水源区与受水区自南向北的同丰、同枯遭遇的频率逐渐减小,说明南北丰枯多数情况下是可以互补的;向黄河补水较为有利的丰枯遭遇频率达20.9%,这说明中线工程向黄河河道相机补水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