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并重 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有效构建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en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时期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注重人文关心和心理疏导,将其与教育的管理制度相融合,一方面对教师的理念进行更新,坚持以人为本,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心,开设学生心理指导课,及时了解和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构建和谐健康的校园。本文就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并重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有效构建进行探讨。
  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学生教育管理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十七大报告召开,不仅要求加强教育力度,还要更新和完善教育方法,注重人文关心和心理疏导相结合,从而为中学的教育引导了方向。目前,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应该转移到怎样完善人文关心和心理疏导上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就对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并重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必要性和具体措施进行探讨。
  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并重学生管理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近几年,中学中因厌恶、憎恨、羡慕、嫉妒等情绪的影响,发生很多让我们心痛的事件。由马加爵杀害同学事件到赵承熙的射杀人民,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离我们而去,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反思吗?这些事件不仅仅是个人悲剧,它更折射出了我们当下教育方面存在的纰漏。鲜活的生命离去不但对个人的家庭造成打击,它更对社会的发展造成阻碍。事过境迁,经过学者们的研究和人们的反思,我们可以意识到,在社会的发展逐渐城市化、工业化、机械化和市场化的当下,旧的价值观被颠覆,人们为了生计而奔波,迷茫而劳累;又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学生更无暇顾及自己的内心。经过岁月的冲刷和现实的残酷,疲惫的人们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马加爵的“绝命书”,不正体现了它缺乏沟通和交流吗?马加爵因不被人理解尊重,得到的只有嘲笑、歧视和厌恶,促使心理的厌恨和厌世,最终酿造了一场杀害自己同学的悲剧。若在中学中,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马加爵这类的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予他们人文关心和心理疏导,也就不会再酿成现在的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和金城事件了。可见,中学学生组织教育中,我们注重人文关心和心理疏导的必要性和急迫性了。
  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并重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有效构建
  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事件分析,建立人文关心和心理疏导并行的管理体制是必要的选择。其中,在工作中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就是说,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全面发展,既要教育,又要关心和尊重;另一方面,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情绪波动,积极进行疏导,消除心理障碍,进而提高说服力和影响力。这两者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又对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帮助。以下就具体说一下,如何构建两者并重的学生教育管理体制。
  1.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奠定基础
  学生全方位的成长过程犹如一棵树,面临着许多问题,不仅需要物质上的营养,还要有精神上的阳光滋润。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结合各主体的差异性,进行个性化的服务。正确的树立学生的健康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必须完成这三关,即调研关、感情关和因材施教关。具体来说,一方面,则要求教师们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明确他们近来所关心的问题,掌握各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及时的解决他们的困难,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则要求教师们在人文关怀建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开展心理疏导课程,强化情感互动旋律,以诚挚的感情去感染学生,尤其要帮助弱势群体或“问题”学生,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情绪,升华其思想。另外,根据个体之间的差异,理解他们不同层次上的兴趣、性格、爱好和价值取向,然后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去展示和发展自身。
  2.增强服务意识,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并行
  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构建一个教育、管理和服务为一体的管理教育模式是工作正常进行的关键和保障。每个学生都有着独立的个性,在教学中,我们要强化其主体地位,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多理解少责备,多宽容少抱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思想教育的活动。另外,还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打破“教师中心论”,完善和谐的交流机制;倾听学生的不同声音,不以偏概全,一味地说教和灌输思想,要采取平等民主的方式,在交流中获取信息,使学生成为工作中的主角。此外,还应该建筑心理危机干预、预警和宣泄缓释机制,加强对学生各种心态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并与人文关心相结合,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和情感问题及时发现和及时解决,通过对学生进行感情慰藉和心灵关怀来不断提高服务学生的成效。
  3.学校建立制度,创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机制
  学校应该在尊重学生权利的基础上,探索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并重的方法,公平科学的建立学生管理制度。学校应积极开展挫折意识和生命教育的讲座或活动,并对违规的学生持以治病救人的态度,言而有情。另外,针对学生的共性心理问题,要加以了解,并建立心理咨询室,进行指导和聆听。把人文关心与心理疏导相结合,让学生在人文关怀的和谐气氛中,树立自信和自尊,培养热爱生命、坚韧不拔的精神,处理好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近几年在中学里发生的惨剧进行剖析,不难意识到,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思想政治的教育已经成为中学教育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从而使得构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并重的教育体制刻不容缓。但是,这一体制不是单一的模式,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就单从观念层次上来说,不仅要努力创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加强教育管理制度,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要注意学生的日常生活的教育管理,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创新工作理念,使学生日常管理教育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郝娟,孔令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剑南文学,2013,(9):134-135.
  
其他文献
本文以实地调研为基础,通过座谈讨论、个别访谈、网上问卷等方式,调查并掌握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路径。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uO—Fe2O3-ZrO2/SiO2双助剂型催化剂,将其用于催化甲醇与乙醇一步合成异丁醛的反应,考察了助剂Fe2O3和ZrO2含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采用BET,XRD,H2-TPR等手
摘 要:在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老师始终都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而学生则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老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老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关键词:科学实验; 培养; 理性思维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056-001现在的学生在科学课上思维的发展,大多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