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肝脏损害的临床特点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dn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老年人肾综合征出血热具有病情重,病程长,病死率高的特点。为了观察老年人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肝脏损害程度及对病情和愈后影响,我们总结了老年人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肝脏损害的情况。动态检测50例老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肝功能变化,并与50例轻中年患者比较。入院时采血一次,以后按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期清晨空腹静脉采血共4次。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蛋白(T),白蛋白(A),球蛋白(G)等项目。正常值按试剂标准,统计学处理在P4上处理进行。95%以上病例有肝损害,持续15~40天恢复。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肝脏损害与病型关系最大,损害程度与病情呈正相关。老年人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中TBIL和ALT增高,T和A降低,与中青年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其次与病期有关,发热期出现肝功损害,多尿期最为明显。结论:老年人肾综合征出血热肝脏损害较中青年严重,肝脏损害逐渐加重,且持续时间长,恢复缓慢。故对老年人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应加强肝功能的检测,及时给予护肝治疗,促进疾病痊愈。
  
  老年人肾综合征出血热具有病情重,病程长,病死率高的特点。为了观察老年人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肝脏损害程度及对病情和愈后影响,我们总结了老年人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肝脏损害的情况。希望对临床诊治有所帮助。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2008年11月~2009年6月的住院患者按《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进行诊断和分性,并除外甲型、乙型、戊型肝炎和药物性、酒精性肝病。符合以上条件的老年组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60~81岁,平均66.3岁,其中轻型30例,中型16例,重型4例。随机选择50例,同期住院的中青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为对照,男32例,女18例。年龄20~59岁,平均40.1岁。其中轻型35例,中型9例,重型6例。
  1.2方法
  动态检测50例老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肝功能变化,并与50例轻中年患者比较。入院时采血一次,以后按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期清晨空腹静脉采血共4次。检测TBIL,ALT,T,A,G等项目。甲型、乙型、戊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操作,按说明书进行,包括抗HAVIgM,HBSAg,抗HBS,抗 HBE,eAg,抗HBC, 抗HEV 。正常值按试剂标准,统计学处理在P4上处理进行。
  2结果
  2.1两组各型肾综合征出血热肝功能检测结果
  见附录一
  结果表明,各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的TBIL,ALT较健康人增高,随T和A 的降低。病情越重变化越明显。两组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以 ALT升高最明显.,老年组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出现 A/G比例倒置(0.98:1)
  2.2两组肾综合征出血热各病期肝功能检测结果
  见附录二
  结果提示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 TBIL,ALT 升高,多尿期达高峰,多尿后期下降,恢复期末青中年组的 TBIL,ALT,A恢复正常。较健康人高(P<0.01) 而老年组均异常。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
  2.3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肝脏损害的影响因素
  对两组 TBIL和ALT的检测值用析因方差发现。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肝脏损害与病型关系最大,(F值分别为28.77和115.80)。程度与病情呈正相关,其次与病期年龄有关,其中多尿期最明显。95%以上病例有肝损害,持续15~40天恢复。
  3 讨论
  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肝脏损害主要与病型、病期和年龄有关。提示动态监测肝功能有助于判断病情和估计愈后。老年人患肾综合征出血热比青中年严重,肝脏损害加重了病情,且持续时间比较长,恢复缓慢。老年人肝脏较中青年老化。老年人肝实质细胞及线粒体减少,储备能力减弱,功能降低。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直接作用及诱发的免疫反应导致肝脏受损。年龄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应适当加强护肝治疗。并应及时检测肝功能。老年组白蛋白降低更明显。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老年人渗出更明显,白蛋白大量渗到组织间隙中去,丢失过多。更主要的是老年人肝脏合成能力下降,生成减少,造成抗病能力下降,故病程长,恢复慢。
  附录一:老年组轻型36例TBIL(μmol/l) 17.1±10.2 ALT(u/l) 60 ±30.1中型16例TBIL(μmol/l)22.5 ±13.1 ALT(u/l) 125 ±25重型4例TBIL(μmol/l)32 ±10.1 ALT(u/l) 353 ±50青年组轻型35例TBIL(μmol/l) 12.1± 7.8ALT(u/l) 125± 10中型9例TBIL(μmol/l) 15.7± 8.2ALT(u/l) 301± 20重型6例TBIL(μmol/l) 15.7± 8.2ALT(u/l) 331 ±40
  附录二:老年组发热期50例TBIL(μmol/l) 15.1± 3.2ALT(u/l) 70± 10.2低血压休克期6例TBIL(μmol/l) 17.5± 4.5 ALT(u/l) 85 ±11.1少尿期9例TBIL(μmol/l) 27.7± 5.6 ALT(u/l) 258 ±20.1多尿期50例TBIL(μmol/l) 21.1± 3.8ALT(u/l) 278 ±21.5恢复期50例TBIL(μmol/l) 20.1± 5.2ALT(u/l) 90± 26.6,青年组发热期50例TBIL(μmol/l) 13.1 ±3.1 ALT(u/l) 60± 10.2低血压休克期9例TBIL(μmol/l) 15.6 ±4.4 ALT(u/l) 80 ±4.4少尿期12例TBIL(μmol/l) 25.7± 4.2ALT(u/l) 260 ±20.7多尿期50例TBIL(μmol/l) 20.1± 4.8ALT(u/l) 275± 23.1恢复期50例TBIL(μmol/l) 10.2 ±8.1 ALT(u/l) 60 ±10.1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从中医辨证的计量体系和中医用药的计量体系进行阐述,认为半定量体系与定量体系是不对称的,统一辨证与用药的计量非常有必要,进一步寻找解决辨证与用药统一计量的方法,从采集老中医经验入手,药力作为媒介,把辨证的半定量体系与用药的定量体系相结合,用药力来描述色浅、色深、色大深具体的量化标准,使辨证的半定量体系与方药的定量计量体系达到统一。  【关键词】 辩证;用药;计量体系;模型;药力    
期刊
【摘要】 中药鉴定技术的主要任务是研究鉴定中药的品种与质量,鉴定其真、伪、优、劣,整理复杂品种,以期寻找、扩大新药源。要实现这个任务则必须要有切实有效并且与时俱进的技术方法做保障。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不断涌现出新的特色学科,与此同时,这些新的学科也正不断融入到中药鉴定技术的研究发展中来,新的学科无疑开辟了新思路与新手段,并且对中药鉴定工作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现中药鉴定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既需要继
期刊
【摘要】 目的:探究新生儿溶血症的产前诊断方法。方法:对2009.02~2011.08本人接诊的520名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诊断后,均有溶血症的症状。上述新生儿主要包括四种血型,即A、B、O以及Rh型血型,上述四种血型的患儿的病例数分别为170例,145例,105例,100例。首先对其进行实验室检查诊断,然后再根据实验室检测的结果得出相关的诊断方法。结果:出现贫血症状的为128例,出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在医疗条件简单的县级医院行辅助式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在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这七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乙状结肠癌的临床确诊病例11例(定义为A组),在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这四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乙状结肠癌的临床确诊病例8例(定义为B组)。A组患者采用临床的传统开腹手术方式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腹腔镜的辅助下进行手术。对两组患者进行术中及术
期刊
【摘要】 齐拉西酮是一种非典型性治疗精神病的药物,能很好地抵抗5-HT2A和D2受体。由于5-HT2A和D2具有亲和力较高、比值较大等优势。在精神科临床上普遍使用,对于治疗患者忧郁、焦虑、暴躁等精神障碍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同时对抽动-秽语综合症的治疗也很有帮助。  【关键词】 齐拉西酮;精神科;临床    齐拉西酮是美国一家制药公司研制出的用于治疗精神病的药物。目前,这种药物在近90个国家中上市
期刊
【摘要】 目的:评价术前服用尼尔雌醇对绝经期难取宫内节育器(IUD)的妇女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绝经期妇女先进行妇科检查,做B超后确定节育器在宫腔内的形状,位置有无嵌顿等,然后口服尼尔雌醇药片,4mg/次/周,7天后再次取器,结果:42例绝经期妇女服用尼尔雌醇后,2例因嵌顿而导致取器失败,成功率达95.24%。结论:绝经期妇女服用尼尔雌醇后再进行宫内取节育器。是一种操作方便,痛苦小,患者易接受较理
期刊
【摘要】 现代科学研究,有相当一部分中药的特性,特别是功效方面,已可以用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来表征,从而可按西医药学理论体系采使用。对此,如果将西药按中医药理论体系进行研究,设法标定出其相应的中药的特性,并用中医药术语表征其功效,人们就可以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西药。  【关键词】 西药;中药;特性和功效;研究    中药是具有中药的特性如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并以中医药术语表示
期刊
【摘要】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产科常采用的助产手术,其常见并发症为感染、血肿、失血或形成窦道。本文就我县2003年9月~2007年9月行会阴切开术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目的是探讨其原因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 会阴切开术;并发症;防治     随着降低孕产妇死亡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与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工作的实施开展,我县住院分娩率逐年上升,为了预防新生儿窒息,行会阴切开助产也相对增加,这一
期刊
抗生素是某些微生物所产生的能杀灭或抑制其他病原微生物及肿瘤细胞等的化学物质。目前临床应用者除从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外,亦可人工合成或半合成,40年代青霉素的发明及应用开创了一个抗生素应用的时代,目前抗生素已成为临床工作中的常规用药,然而,通过几十年的临床应用,人们发现由于长期广泛使用抗生素,许多菌株已部分或全部失效,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机体、药原体与药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即机体对病原体的防御机能与
期刊
【摘要】 目的:对脊髓型颈椎病(CSM)及其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以飨读者。方法:通过总结、归纳、比较和分析,探讨了手术治疗CSM的研究基础和颈椎前路手术的研究取向。结果:注重综述了近年来颈椎前路手术治疗CSM的主要研究进展。结论:颈椎前路手术是目前有效治疗CSM的主要方法之一。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前路手术;研究进展    1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的研究基础  脊髓型颈椎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