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致命伤”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f00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业生中有近50%的人年薪收入超过4万元。大部分雇主认为“民办高校的学生素质尚可,而且近年来正逐步提高,对薪酬的要求也比较现实。”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民办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有自己的优势,一定程度上其务实的就业态度和动手能力值得公办学校毕业生学习。社会,特别是雇主对于民办高校毕业生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有所提高,但是同时也显示揭露出了民办高校毕业生的致命伤——基本素质相对比公立院校学生低,长期发展的后劲略显不足,胜任更高职位发展不如重点院校的学生,也可以概括为职业发展的长期过程缺乏持久动力。
  2.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致命伤”产生的原因
  使得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的长期过程缺乏持久动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以下仅从大学生学习风气、民办高校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分析。
  2.1 大学生学习盲目性和功利性共存,缺乏沉稳的学术风气
  现在的大学生一般以独生子女居多,而且家庭条件相对较好,同时由于科技和网络的发展,大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娱乐会越来越多样化,如果大学生缺少对学习的自觉性和规划性,很容易会过渡地沉迷在其他的娱乐活动当中。
  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都相对宽松,与高中有着很大的差距,正因为整体环境的变化,部分大学生缺乏了学习的激情和动力,缺乏对大学四年学习的规划,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大学期间没有很好地把握好时间,平时将过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娱乐或者其他方面,到了考试前才临时复习和看书,特别是一些毕业生在即将毕业和找工作的时候,才急功近利地去参加一些技能考试。
  2.2 民办高校课程设置实践性较强,但是理论性较低
  民办高校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中都较为注重针对性和实践性,这是民办高校办学以及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与公办高校的重大区别之一。民办高校的课程设置会以实践教学为主,在理论方面与公办高校相比会显得薄弱,但是一些技能性的课程又会逊色于中专、技校,这就使民办高校学生的知识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民办高校在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下了不少功夫,这也使得部分学生受到企业的好评,但是在课程设置上,理论性的薄弱和技能性教学不够深入,也直接影响了民办高校毕业生以后的发展。这样一来,往往令民办高校毕业生在职业发展的机遇面前停步不前,发展的前景受到阻碍,发展的后劲不足。
  2.3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流动性大,稳定性差,离退休教师、兼职教师比例偏高
  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基础,民办高校也不例外。而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是教师。教师的素质往往对学生的素质有巨大的影响。回看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由于受到办学资金等的限制,民办高校实行专职兼职教师相结全,以兼职教师为主。首先在专职教师的结构上呈现出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要么是刚毕业没有教学经验大学生,要么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他们在思想、教学方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方式上有着较大的区别,而且在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中,兼职教师占有一定的比例。兼职教师身兼数职,甚至在许多不同的大学任教,兼职教师的素质和学校对于兼职教师的管理,直接影响着学院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由于民办高校成立时间短,在对教师的待遇等各方面不完善,使得高校教师的流动性相对较大。民办高校中教师队伍流动性大,会直接使得学生心理产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对学生静下心来学习、钻研学术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同时,教师队伍的流动性大,也会使得人心不稳,会使学生对于就业和职业发展产生不正确的看法和态度。
  3.医治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致命伤”的方法
  3.1 完善民办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毕业生基本素质较公办高校低,理论水平低,职业发展后劲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教学的水平,而教学的基础在于专业和课程的设置。民办高校专业的设置一直以来都有着与公办高校“错位发展”的趋势,在专业设置上更显针对性和应用性,这适应民办高校发展的形势,也适应人才分层培养的要求。但是,针对性的专业设置并不应该限制了学生职业发展的宽度和深度,应用性的专业设置也不应该忽略了学生长期职发展的要求。因此,民办高校在坚持“错位发展”专业设置和高实践性的课程安排的同时,应该在课程安排上更加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学生长期发展的需求。同时,应该更多地去引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使学生懂得发掘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并以此来追求更深层次的学习,充分地发挥每个学生的不同的潜力,个性发展。这样才能实现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的结合。
  3.2 提高民办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稳定教师队伍人员和质量
  要医治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致命伤”,教师无疑是重要的“医师”。民办高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较低是学生知识水平较低的不可退却的因素,而教师队伍的流动性较大同时也对学生的心理和职业发展观念产生着影响。因此,民办高校提高办学质量,提高社会认可,提高毕业生职业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就是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而民办高校在各方面地限制和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不能与一流大学攀比,不能盲目追求办学层次,不能太偏重于教师的高学历、搞科研项目,而应贴近社会职业需求,注重突出专业重点,树立拳头专业,培养教学学术骨干和教学专家型名师。同时,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也应该转变当前流动性大的局面,通过提高教师队伍待遇等多方面的努力,形成民办高校骨干教师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以中老年教授为指导、中青年教师为骨干,以拳头专业教学为主打、相应学科建设为支撑的格局。
  3.3 民办高校毕业生应该自强不息,不断追求进步
  正如马克思所说,内因才是事物发展根本原因。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后劲不足,除了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师水平的影响之外,更大程度上由于自身的不努力。高考的失意可能会使很多民办高校的学生更容易害怕,甚至会导致一些学生自身定位发生错误。在当今的“经济”时代,功利性的学习习惯严重阻碍了学生自我发展的步伐。当代学生都应该摒弃“急功近利”的学习态度,要沉住气,静下心地学习、钻研。民办高校学生要准确地定位,还要有发展的眼光,在掌握一技之长的同时,要不断完善自身,不断追求进步,在机遇到来之时要拿出能够抓住机遇的本领。
  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时代,民办高校毕业生要实现就业,并且要在职业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就,除了上面所说的几个方面的努力,同时也需要社会改变对民办教育的误解,需要政府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支持、引导和管理、需要雇主给民办高校毕业生更多的机会。只有各方面的努力,才能解决好民办高校毕业生,乃至是全体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
  
  参考文献
  [1]陈岩松,赵瑞君.大学生就业指导[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
  [2]赖三策.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理论与改革,2004(4).
  [3]调查显示近8成雇主对中国民办高校毕业生质量表示满意[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1).
  [4]许永梅.论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02).
  
  作者简介:骆帼棣(1986—),女,广东韶关人,大学本科,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会计系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学。
其他文献
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期间,北京市统计局对6762家“百万元”以上单位进行执法检查,发现1478家有提供虚假经济普查资料现象,视其情节轻重分别做了查处,其中罚款233.7万元,较好
本文主要针对规划视角下特色小镇的编制思路与方法为重点进行分析,结合规划视角下特色小镇的内涵为依据,从特色小镇的起源、特色小镇规划的编制方法与实践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
在每个人的性格里,都会找到某种动物的影子。也许,这种动物就是你潜藏起来的人性。那么,就请回答下面的问题,看看你的潜藏“兽性”是怎样的。  1. 如果你是一只野兽,遭到猎人的不停围捕,你最害怕的是:  A.成为别人盘中的美味  B.成为他人身上的锦袍  C.被关在笼中供人赏逗  2.你是一只雌斑鸠,有了一只心仪的雄斑鸠,但另一只雌斑鸠  也对它青眼有加,你会:  A.对爱侣如影随形,伴它双飞  B.
期刊
经历三度闯关及连串改革后,A股终于成功入摩.MSCI宣布将222只大市值股份纳入其新兴市场指数,初步约占指数比重0.7%.有市场分析指出,MSCI首阶段纳入A股自由流通市值5%,此举预计
期刊
Some senior members of China’s fi nancial supervision authority recently sent signals of an upgrading in the supervision of financial technology (fintech). Major economies in the world tend to have si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社会对高校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就业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因为就业问题本身就牵涉社会稳定、人们幸福感,加之高校毕业生接受高等教育,不仅承载着家庭希望,也承载着社会期望。在经济高速发展、就业岗位不断增加同时,也出现了结构性矛盾、信息不对称、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广大学生不知如何求职就业等问题。因笔者从事高等职业院校就业工作,本文拟从职业指导的角度,结合社会对人才
随着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仅体现在了住宅的结构设计,而且对居住环境和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住宅小区的设计与规划应以人为本,强调生态平衡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并进入新常态,企业之间的市场化竞争不断加剧,想要在诸多企业中脱颖而出,最根本的办法之一就是做好预算控制,降低成本。本文针对国内企业预算控制管理中
2001—2004年是我国实施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头四年。这一时期,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首次超过1000美元,城乡居民消费中的恩格尔系数低于40%,这标志着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