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背景下吉林省城区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来源 :体育风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15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吉林省部分小学体育课程的开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旨为吉林省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与分析,进而探讨和分析出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推动体育教学改革的进展。结果显示:吉林省各小学均根据阳光体育的要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不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有效运用网络技术(如微信群信息、朋友圈、公众账号,等)向家长有效传递学生的学习及参与状况。同时,也要增加经费投入,扩建和改善体育场馆的设施,增加现代化设备并进行有效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拓展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丰富教师理论知识,扩大师资力量,引入教师竞争机制。
  关键词:阳光体育;吉林省;城区小学体育;教学改革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西方发达国家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方面提出并实施了诸多措施,研发的相关课程,被各国所学习和效仿。我国也提出了相关政策和措施,“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对基础教育体育教育改革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伴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孩子享受在家长提供的安逸生活中,然而优质的教育和生活所带来的学生体质下降问题也越发突显。为把阳光体育运动与课程更紧密的结合与发展,本研究选取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长春市一实验小学银河校区、长春104中学小学部三所学校,就“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体育课程的开展状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二、现状与分析
  吉林省城区小学体育课程主要由校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组成,其具体情况如下:
  (一)体育校本课
  校本课程是指以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以学校为中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需求进行科学评估,以学校和社区课程资源为依托,结合当地民俗文化、学校课程资源条件,学校的发展思想、理念,进而科学地设计的体育课程[1]。它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需要通过校长、专家、教师、家长、学生等共同参与。体育校本课程改变了传统体育课程模式,完善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平台,为我国的体育项目人才提供培育,同时也大力促进了教师专业技术的发展。
  (二)课外体育活动
  吉林省的课外体育活动由阳光体育大课间、校本体育竞赛构成。
  1.阳光体育大课间
  1999年国家正式将课间操改为大课间活动,现在全校性大课间活动已经成为中小学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吉林省一般将其设定在上午第二节课之后进行,通常以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前提。其中,小学大课间的活动其内容灵活丰富、组织多样,但极少学校进行《小学生广播体操》,取而代之的是自编的集体舞、啦啦操、篮球操、绳操、武术拳等。研究表明,其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树立了各校的体育活动特色,打造校园品牌,标新立异。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受到场地器材和气候环境的制约,但其组织内容和形式,得到了家长的广泛认可,集教育功能、健身功能、娱乐功能和实用功能为一体。
  2.校本体育竞赛
  经调查吉林省各小学的开展主要以趣味田径运动会和各种项目比赛为主要形式。趣味田径运动会由田赛项目和趣味项目组成。由于田径运动项目技术性强,强调竞技,缺乏娱乐性,大大降低了学生参加的积极性,因此在比赛中各学校增添了许多以“趣味”和“团队”为主题的比赛内容。其比赛内容兼具创新性、乐趣性、参与性、可控性于一体,且参与门槛低、气氛状态活跃,如:低年级的羊角球接力、骑毛毛虫、地掷球、海底传月等。比赛过程需要学生之间默契配合,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团结互助和热爱集体的精神,具有极高的德育价值。一般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自行安排时间带领孩子进行练习,然后参加学校比赛。通过比赛既可以促进阳光体育的开展,也可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树立终身体育观。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吉林省各小学均根据阳光体育的要求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并不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其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能有效运用网络技术,如微信群信息、朋友圈、公众账号等途径向家长有效传递学生的学习及参与状况。
  (二)建议
  增加经费投入,扩建和改善体育场馆的设施,增加现代化设备并进行有效管理。开展体育文化节和阳光体育活動月,录制“金课”并扩大宣传,以丰富的体育活动内容树立学校品牌。使学生和家长认识到阳光体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促进阳光体育制度化、规范化、日常化的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拓展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丰富教师理论知识,扩大师资力量,引入教师竞争机制,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做好体育运动的领路人。加强安全防范工作,制定相应的安全预防措施和预案,鼓励和宣传学生购买意外保险,确保每一位同学的安全,保障体育课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春洪.基于阳光体育背景的小学体育教育改革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01):70-71.
  [2]王海霞.阳光体育背景下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策略[J].学周刊,2019(03):145-146.
  [3]李大林.阳光体育背景下小学体育游戏开设效果的实验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7.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育当中的开展进行简要分析,并以高职教育改革作为基础,提出几点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方法,希望可以对今后相关教育提供理论性帮助。  关键词:赏识教育;高职体育;教学应用  近些年,伴随着体育教育的深入改革,发现当前许多学校中教师与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关注度都比较低,借助相关的研究发现,学生并不是不喜欢体育课程,而是不愿意参与体育课。其原因主要是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死板
摘要:高校体育课程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包括娱乐性、游戏性、教育性等方面,能够很好地激励高校学生的争先恐后的意志,对培养高校学生的团队协作的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还能够具有强身健体之作用。与此同时,高校体育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充分地反映了校园文化建设情况,充分体现了高校管理的科学性以及前瞻性等。本研究首先对创新素质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改中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创新素质培养视域下的高校体
摘要:阳光体育教育是指通过一系列教学手段吸引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操场,走进大自然,吸引学生参与到具体的体育运动中来。本文针对目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开展阳光体育教学的意义,并从教学体制制定、课堂内容改革、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监督体系建立、综合考核方式制定等方面给出建议。  关键词:阳光体育;高校;体育教学  阳光体育教育是我国体育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对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综合发展,
摘要:篮球作为一项重要的体育运动项目,篮球运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技巧性,在高校篮球课教学中,操作意外损伤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了课程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对学生的运动安全造成了威胁。本文之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对高校篮球课教学中学生意外操作预防做出以下研究,希望能够更好的保障学生篮球运动安全。  关键词:高校篮球课;学生意外操作;预防研究  篮球运动具有很强的对抗性,适合青少年的生理特点,
摘要:在我国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教育行业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近年来,我国教学改革不断深入,高校在开展文化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还会注重体育课程的开展,旨在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跨栏跑运动作为近年来我国广泛开展的一项高校体育运动教学内容,其开展进度比较缓慢,主要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高校跨栏跑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原因,对排除其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