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道歉不被接受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deman_0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卫兵标志性人物宋彬彬就文革中的言行向母校师生道歉,引发舆论振荡之余,应该引起我们对道歉本身以及它的社会、道德作用的思考。道歉并不只是说一句“对不起”,社会学、心理学和法学讨论“道歉”的取向虽不尽相同,但都强调,道歉者必须说清自己过错行为的责任,并无条件地承担这个责任。
  道歉研究在指明个人责任的同时,也兼及其他的方面。例如,法学家John C. Kleefeld引用心理语言学家Steven J. Scher和John M. Darley的研究对道歉作了著名的4R定义:悔意、责任、决心和补偿。心理学家Janet Bavelas指出,为伤害性过失行为道歉,悔意与责任是最重要的,道歉必须承认自己是伤害行为的行使人,也必须详细说清行为的经过和性质。
  严重伤害别人的过失行为是一个人从文明道德秩序当中的自我放逐,道歉是他郑重要求回到所有社会成员同等尊重的道德秩序中来。社会学家Nicolas Tavuchis指出,道歉是社会和谐和道德社会所必不可少的,道歉不只是个人表示感情或心意,而且是起社会、道德作用的“言语行为”。道歉的根本作用不只是让道歉人获得良心安宁或纾解罪感,道歉的作用是“维护和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让过错者重新在社会秩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美国心理学家Gary Chapman说,“当道歉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人类关系会很健康。”
  道歉必须有的悔意和责任承担都是通过言语来表达的。道歉是否被认可、接受,取决于道歉者是否有真诚的悔意和真正承担了责任。这两个“真”都是一种言语效果,是受害者或公众对道歉言语的解读所作的评判,是看法和感觉,而不是确实无疑的“事实”。因此,对待具体的道歉总是会有分歧和争议。
  人们用“真诚”来衡量道歉的悔意,是因为“真诚”被普遍视为一种“美德”。但是,现代心理学、心理分析理论和文学理论告诉我们,“真诚”是一种构建而不是直观现象,正如已故美国文学理论家,哈佛大学教授莱昂内尔·特里林在《真诚与真实》一书中指出的,“真诚”与“真实”是不同的。就在我们把真诚视为一种德行,并用它来评价道歉时,我们应该知道,今天的真诚并不能减轻昨天罪行的严重性。这是因为,过去的罪行有它自己的“真实”性质,它并不会因悔罪是否真诚而有所改变。
  如果你受过某人很大的伤害,而只是你一个人在评判他对你表示的悔意,那么,由于你对他的深度反感,不管他如何表示悔意,你都可能觉得他不真诚。但是,只要他是公开地表示悔意,作出评判就不只是你一人,而且也是广大的公众。在一个公共说理起作用的理性社会里,公众能够对悔意是否真诚作出相对公允的评判,他们识别真假悔意或道歉,主要也是从言语来看道歉者是否逃避自己的责任。例如,“对不起,让你受委屈了”就是一个假道歉。道歉者只是说自己不幸让你有了委屈的感觉,并没有承认自己做错了什么,“委屈”也许是你自己太敏感、多心、偏执的缘故,并不是道歉者真的有什么必须担负的责任。利用道歉来作某种解释和表白,以此反驳和消除别人对自己的批评,也是一种常见的逃避责任方式。宋彬彬表示道歉的《我的道歉和感谢》中有许多这样的解释和表白,因此被认为是缺乏诚意,不是真的在道歉。
  在道歉中承担责任,需要对过错与罪责的性质有所认识,这是道歉中最难的部分。例如,宋彬彬在为自己文革行为道歉时应该告知世人她是在为什么道歉,是为普通性质的“错误”呢?还是为参与某种邪恶而必须承担自己的一份“罪过”?如果是“罪”而不是“错”,那么,她为之承担一份罪责的罪恶又是什么?如果没有认识到或不愿触及罪过行为的本质,那么责任便不明确,道歉不管是否真诚也都没有意义。她不能清楚地说明自己承担的责任有两个可能,一是她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认识,二是就算认识到了,由于现实的环境,也不能说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评估她的道歉只能局限于悔意是否真诚,而无法向真实责任进一步深入。
  道歉的悔意越真诚,承担的责任越明确,道歉就越有效,受害者和公众也就越能接受道歉,并对道歉者予以宽恕和原谅。但是,即使是对真诚的道歉,宽恕也不是一种道德义务,而是一种善意的礼物。在道歉和宽恕之间起调解作用的是“同情”(感同身受)。真诚的悔过释放出人的心灵痛苦和煎熬,这会触发他人的同情,并因此予以原谅和宽恕。过错者的悔意中包含了罪感、难过、悔恨等感觉,即使在得到原谅和宽恕后,也可能不会消除。这并不奇怪,因为原谅与自我原谅本来就不是同一件事情。
  (作者系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4月20日,韩国珍岛码头,沉船“岁月”号上乘客的亲属在等待救援队的新消息。从清晨起,码头上就不断出现一艘接一艘的救援艇和一船又一船的尸体。冷肃的航途间或被突然的哭喊与尖叫打破沉默。在经过调查程序后,遇难者的遗体被抬离码头。这期间站在路旁的戒备的警察会悄悄地抹一把眼泪,注视着哭到肝肠寸断的遇难者家属扶着亲人离去。另一艘载着三具或者四具遗体的救援艇又已经停靠在码头上。  越来越多的名字出现在“岁月”号
回顾去年欧洲三大电影节,来自三位三四十岁的年轻导演的作品《和谐课程》(柏林杰出艺术成就)、《赫利》(戛纳最佳导演)以及《暴力小姐》(威尼斯最佳导演)组成的一组暴力影像异常抢眼。新世纪人人都爱手持风格,暴力题材接二连三引发争议并且获得评审团青睐,多少反映了世界电影的某种审美癖好和潮流趋势。单从画面上看,《和谐课程》是其中最干净的一部。整部电影最血腥的暴力,其实只有开头杀羊放血、剥皮断骨的一幕。这段画
2014年到来前最后一天,纽约第108任市长布隆伯格卸任。媒体对其12年任期进行铺天盖地的评论、反思和总结,有批评,也有褒奖。“我在地铁里见过他,很爱笑,很会作秀。从富豪到市长,他无疑是成功的。” 在纽约经营网络和广告公司的辛麦琪说,“现在谈起布隆伯格,我就想到,怎样让我家那三个孩子,尽量不接受烟草,尽量少喝可口可乐,最好别接触枪支。这些是他留给我们的警告。”  “他这样做是对的,对孩子和成年人都
中国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货物贸易国,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还不是大国。虽然近几年人民币清算额和贸易结算比例都在迅速增加,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也在加快,但总体上依然受制于美元主导的全球金融体系。  近年来,中国金融外交的最大手笔当属作为发展中大国在二十国集团峰会中的表现。中国借此进入全球经济治理核心圈,话语权不断扩大。  在国际金融领域,中国这些年力推两大举措:一是不断扩大双
1990年9月1日,北京初秋。12岁的女孩王姝音在妈妈的陪同下,从陕西赶到位于万寿寺路1号的北京舞蹈学院附中报到。  附中的全称是“北京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是一所全国顶尖的舞蹈中专院校。王姝音是该校在陕西录取的唯一学生。  对王姝音来说,进入附中意味着可以远离父母的管束,以及尚不清晰的舞蹈梦。对于父母来说,则意味着女儿的“铁饭碗”——进入附中就意味着拥有了干部身份。  妈妈在忙着相看女儿的
《春花的葬礼》  作者:耶麦  译者:刘楠祺  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社  定价:58元  时光倒转回七十六年前,诗人弗朗西斯·耶麦在法国西南比利牛斯省的阿斯帕伦与世长辞,他留给世界的最后一个词是“奥尔泰兹”。这词的背后是诗人生活的地方,是他的全部意义所在。  1898年,耶麦诗集《晨昏三钟经》出版,轰动文坛。诗人夏尔·盖兰热切地向往着前去奥尔泰兹。当他见到耶麦时,他感叹着,并留下这样一行行动人心弦的
如同外星人、UFO(不明飞行物)一样,多年来,野人也被人们炒得神乎其神。然而,就像迄今并没有研究能证明外星人、UFO的存在一样,也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能证明世界上存在着野人。  人们从未找到或捕获到实体的野人,只有一些图片或录相的“证据”,而且这些影像资料非常模糊,难以判断。尤其是在有了电子制图工具以后,图片的真实性就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怀疑了。野人“再现”  不过,2014年6月底,美国弗吉尼亚州40岁
一个不好的预感,突然爬上心头。章军(化名)开始说不出的慌张。  本来是很日常的一顿早餐。章军素来有晚起的习惯,3月8日是周末,他9点左右才起床,然后边吃早饭边看电视新闻。  他突然发现各个新闻台都在播出有关一架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飞机失联的消息:“马来西亚航空8日发表声明称,该公司一架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航班,在当天凌晨时失去了联络,航班载有239人,原定于8日早上6点30分抵达北京。
2014年5月12日,一个平静的星期二,却让全世界科幻影迷猛然一惊,瑞士超现实主义艺术家H.R.吉格尔(1940.2.5-2014.5.12)在那一天病逝了。  一般读者也许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提起1979年的电影《异形》,很多人就会想起他了。这部被电影圈誉为开辟新纪元的伟大作品,在今天依然坚挺。《异形》的成功,至少有一半源自“异形”那可怕而奇特的吸引力。这一形象是如此特殊,设计出这般作品的艺术
在两会闭幕后的记者见面会上,李克强总理在回答记者有关能接受的最低经济增速的提问时说,“GDP增长的预期目标是7.5%左右,“左右就是有弹性的,高一点,低一点,我们是有容忍度的。”  这再次引发了外界有关中国政府对经济放缓程度的接受范围有多大的疑问。有分析人士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认为,政策对经济下行的容忍度已经提高,往年的GDP增长目标常被看作政府可以接受的增速下限,而今年的目标将不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