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探讨

来源 :文史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gle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这条道路的基本点,作了扼要而又深刻的论述。其中在论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时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我们的任务是要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每一个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适应和便于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这个论断的提出,使长期以来存在于社会主义建设和人们头脑中的形而上学观点为之一扫,为亿万人民通过生动的实践和深入的理论研究,努力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具体模式开辟了广阔道路。本文结合目前我国经济建设的新情况,特别是群众创造的各种形式的经济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模式问题谈点肤浅的认识。不当之处,希望得到同志们的批评指正。
其他文献
期刊
利用等度区间族覆盖数轴的简单知识,给出了有理数对实数逼近的表示方式及其应用;对带余除法公式给出了直观的证明和应用,对分析中的一些结果给出了统一的处理方法。
女红军陈映民,是陈绍禹(王明)的胞妹,后在延安改名叫王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女红军,当年跟随红四方面军由大别山转战到了大巴山,经历过三过草地的艰苦长征,之后又参加了西路军的苦征
9月6日上午,受国家档案局委托,由山西省档案局副局长王保国及太原、晋城、临汾等市档案局专家组成的评审组莅临城区,对城区档案馆晋升国家二级工作进行了测评。评审组按照国家档
<正> 不久以前,从一本哲学译文上看到这样一种见解,即认为我们的时代是各种人道主义互相倾轧的时代。依照这种见解,马克思主义只能被认作是人道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诚然是其中最“彻底”的一种表现形式。联系到我国哲学界近几年盛行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包括人道主义的原则于自身之中”的命题,或者简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的命题,觉得很有认真研究一番的价值。一我想从人们对信仰的追求谈起。历史走着曲折的道路。善于在历史的运动中思考的人们的认识也是这样。人们对于某种理论的追求,对于某种信仰的追求,在不同的历
以中性表面活性剂十二胺(DDA)为模板剂,在常压下温和湿化学法合成了无序的虫洞状介孔结构的硫化锌,并系统研究了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体系pH值等工艺条件对材料合
<正> 《文史哲》今年第一期发表了张季平同志的文章《怎样理解精神在一定条件下的决定作用》,对该刊去年第四期上刘光裕同志《只有一个决定作用》一文提出了异议。现在我想就此问题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与张季平同志商榷。关于“一个决定作用”,还是“两个决定作用”,这是我国哲学界较长时期以来激烈争论的问题。表面看大家对物质第一性是没有疑义的,分歧似乎在于如何正确看待精神的作用。可是,精神总是与物质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决不能孤立地研究精神的作用,必须考察物质与精神的相互关系。我们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在解决物质
<正> 李商隐的审美观主要是在他的作品中表现的。因为他的诗歌的意境比较深邃,用辞遣句有时也比较晦涩,因而要正确了解他的审美观点,就必须对其诗其文,进行全面、深入和细致的探索。作为诗人世界观中一个侧面的审美观,归根到底自然是受他生平思想的制约的;但作为审美观自己本身,也有其特定的形式和发展、变化的轨迹。既然李商隐的毕生遭际是如他自己曾利用一种飘荡婉转的美丽的鸟儿打比方时说过的,那种羁愁颠沛、无枝可依的生活——
辽宁省档案馆收藏着6件唐朝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形成的档案,距令已近1300年,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纸质公文档案.也是世界最早的纸质公文档案.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曼早的同类档案。数
<正> 一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以来,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就有了科学的理论根据。马、恩从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中指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并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基本特征做了许多有价值的设想和预测。但是,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由于缺乏具体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他们只能根据时代的要求对于社会主义发生发展的规律做一般理论上的论述,不必要也不可能规定出社会主义制度的细节。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一次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