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聋生应用题理解能力的几种策略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an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聋生;理解能力;生活;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5—0061—01
  聋生属于特殊的受教群体,针对其生理特质,应该采取特殊的教学方式。数学教学作为基础性的学科,具有抽象性、逻辑性以及应用性。在教学中,如何提升聋生的理解能力,成为了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际,总结聋生教学的实践经验,探讨促进聋生理解能力的策略。
  一、注重提升聋生的文字分析能力
  在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教学要注意对聋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通过对题目编排设计可以看出,在低年级中,主要是以图画、图文模式作为应用题的基本形式,而到了中年级就开始以纯文字为主。随着聋生的年龄越大,年级升高,聋哑学生面临的文字理解能力挑战越来越大。因此,聋生对文字的分析理解能力,对其学习效率有直接影响。如果对题目所反映的内容、名词等不熟悉,便无法正常理解题意。
  二、充分结合生活经验
  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工具、设施进行启发教学,帮助聋生理解题意。聋生主要生理特征是视觉处于优势,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合理的利用实物、多媒体等进行直观的演示,使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应用题的题意。
  1. 插图的利用。教材中,插图是最常见的表现手段,贯穿于教学始终。低年级学生的教材图文并茂,并紧密结合实际生活,符合低年级段学生的语言基础。此外,从图画应用题过渡到图文应用题,再过渡到纯文字应用题,体现了数学应用题从形象到抽象的表现。其中插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反映了生活经验和题目情节。
  2. 实物的利用。在聋校低年级阶段教学中,最常用到实物表现手段,考虑到小学生生活经验不足,语言文字能力薄弱,借助实物进行演示,使题意更加直观生动,避免了学生胡乱猜测,张冠李戴的现象。
  3. 课件的利用。相对于上面两种演示手段,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最有实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能够普遍运用于聋校教学当中,尤其是对聋生的理解,帮助作用很大。
  三、注重学生的实践感受
  1. 学具的有效运用。在对低年级聋生进行数学概念和命题法则的巩固中,就应该有效运用到学具,能够增强学生的感性体验。例如:用铅笔小棒等为学生摆出数的不同组合,引出“数的组成”概念。
  2. 进行情景模拟教学。聋生的生活经验相较于正常儿童少很多,对事物的认识并不全面。数学中运动变化、图形面积等概念非常模糊。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情节的模拟教学,丰富聋生的感性认识。结合生活实际经验进行分析,可以举生活中修路、往返商店等实例,帮助聋生更好地理解题目。
  3. 画线段图。线段图在数学最基本的三类应用题中应用价值极高。线段图能够直观地表示题意、题目给出的条件、问题等,对聋生来说非常有意义,能够使得题目中数量关系更明确。
  四、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1. 利用操作叙述所理解的情节。聋生的生理特征除了视觉优点,还有手语。在教学中,聋生一般口头表达能力偏弱,而要了解聋生是否对题意理解正确,必须从他们的主观意识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手语交流,让学生将对应用题题意的理解表达出来,并及时反馈和纠正。
  2. 结合算式表达解题过程。只有学会读数学、写数学、说数学,才能够正确地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正确的数学思维。在聋生的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聋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可以采取追问的方式,让聋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解题过程,巩固聋生的解题思路和检验掌握的程度。
  3. 注重思维能力锻炼。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聋生的感知思维、形象思维都不弱于正常儿童,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以及语言水平的局限,会对数学语言形成一定影响,并造成逻辑思维能力落后发展。因此,在教学当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比较思维、分析思维、综合思维的训练和引导,在具体教学中,多为聋生创造思考的空间,并提高其说理能力,帮助其从具象思维逐步过渡到逻辑思维。
  4. 提高聋生的应用能力。只有聋生亲身实践的事情,才能够有效成为自身能力。针对聋生可以在课堂中多开展专题活动,创造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自己找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聋生的科学观以及合作观,使其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提升聋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和应用能力。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化发展,对聋生教育质量的重视是必然之举,尤其是理解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急于求成。其次是在课程设计以及课程内容的编排上,多结合生活实际经验,唤起聋生日常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此外,在解题方式教授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聋生的生理特征,因材施教,提高聋生的感知能力。
  编辑:蔡扬宗
其他文献
小学科学教学对培养小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对科学的兴趣爱好是十分必要的。基于
2008年3月-2009年12月,我院对经阴道自然分娩初产妇在镇痛分娩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期刊
微创已经成为泌尿外科手术的主流,腹腔镜微创手术逐渐取代开放手术成为肾脏疾病治疗的首选手术方式。而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肿瘤部分切除术为一些患者提供了一种手术创伤更
精神疾病是一种还未能明确病因的一种病症,该病症不分年龄,通常在感知方面、情感方面以及行为方面等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目前,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精神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如
为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夯实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教学创新方法进行分析。从注重学生情感、实行分层教学、生活化教学等几个角度入手,以期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诸多看起来不起眼的细节构成,为了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我们常常想方设法从教学过程的预设、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媒体的运用等方面周密考虑、
目的:分析肿瘤放射治疗临床路径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70例接受肿瘤放射治疗患者,研究时间在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接受不同
【关键词】 物理教学;纸带问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7—0123—01  一、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根据纸带上记录的信息可以判断物体运动的性质.若纸带上的点是均匀的,则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纸带上的点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则说明物体做加速运动;若纸带上的点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则说明物体做减速运动;若纸带上相邻相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调整,社会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与日俱增,由此促进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策略的改革发展。新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指出优化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