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醚醚酮全髋假体复合材料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iyu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制一种低弹、高强、耐磨且生物相容性好的新型全髋假体材料.方法:采用国产材料和工艺研制出连续碳纤维增强的聚醚醚酮和短切碳纤维增强的聚醚醚酮两种CFPEEK复合材料,在模拟体液环境下比较测试CF-PEEK与传统人工关节材料的耐磨损性能.采用兔骨内置入的方法,判断各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结果:CFPEEK的体积磨损率分别为Ti和Co-Cr-Mo的1/50和1/20,前者与后两者相比,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磨损表面形态观察显示其磨痕细小,基质-纤维结合良好;CFPEEK-骨的界面结合强度明显优于传统人工关节材
其他文献
在1869年,Langenbeck首先应用了肢体延长手术[1].在1904年,Codivilla开始使用穿针牵引来延长肢体.直到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Ilizarov提出了牵张应力效应,并设计了具有多种
寻找早期具有良好固定作用,后期较少骨质疏松的骨折内固定方法.方法: 采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锯齿环抱器治疗管状骨骨折40例,股骨干骨折10 例,尺骨骨折6例,桡骨骨折8例,掌骨骨
目的:探讨可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的应用.方法:自1997年6月~2002年5月,采用可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对12例16膝进行了置换,所有病例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随访时间2.4
目的:介绍应用计算机数字视频技术对膝关节镜手术资料进行采集、编辑、管理、保存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利用视频卡实现计算机对于关节镜动、静态图像的采集,应用计算机各种软件
自1994年,笔者多次走访国外医院进行临床学习,并于德国汉诺威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
在全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尽管在过去的20年里,在防治感染和外科技术方面发展很快,但在美国仍有3 500~4 000例全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病人需要治疗.
机械压迫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痛的主要原因,但是一些临床经验和实验研究显示,炎症因素在神经根的致痛机制中起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神经递质参与了炎症的发生和神
医用超声波诊断系统,基本上是利用其本身能量的特性.由于人体不同组织具有不同的声阻抗,当入射的超声波进入相邻的两种组织或器官时就会出现声阻抗差,当超声波通过这两种组织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是脑组织在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遭受了损害,呈现出固定的非进行的病损,损害可发生于脑的各个部位,产生这种机制仍不十分清楚[1].临床表现也较